宋代 :文同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八
被衮才凭几,跻阶忽受同。哀文铺帝业,谥册讲仁功。
竭蹶趋群后,号咷动两宫。铭旌来巩洛,万里卷悲风。
官舍春日书怀 其一
自趋戎幕佐鞬櫜,四见新阴发旧柯。学饮不成欢意少,好吟无倦苦心多。
舞伤池柳风图甚,泣破庭兰雨奈何。敢对青春叹留滞,且须开口更狂歌。
和何靖山人海棠
寄杨归一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二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著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酿,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恐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晚至村家
霜柏亭试墨
守居园池杂题·南园
送钱规判官归蜀觐遂之岳阳
登邠州城楼
寄景孺提刑
江由岩崄地,万木与云齐。弭节山中宿,思归夜半啼。
麝香沾野草,虎迹滑春泥。到此须凭酒,何人手可携。
送坚甫同年
久不雨喜见晚云
运判南园瞻民阁
寄呈温江安寺丞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其二
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
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 其十三 北堂
净居都葺了,馀地盖斯堂。不用栽萱草,无忧可得忘。
吕惠穆挽诗四首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 其二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
游闲居院
寄子骏运使
和陈基载大雨
访李奂山人隐居
宿云屏山寺
拾羽曲
守居园池杂题·北园
奉送少讷还青神
新晴望北山
下金鸡山
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
黄秀才北郊书堂
五原行
送郭方叔南充簿
依韵和图南五首·平阿马上
岁晚登清素院北阁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郡斋水阁闲书·衰后
和梨花
依韵和图南五首·金牛相别呈诚之
李太尉
衰晚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使余继作
西轩秋日
深渡
兴元府园亭杂咏·凝云榭
守居园池杂题·横湖
画眉禽
面川亭
和吴龙图韵五首·明堂肆赦不得预观感而成诗
水硙
望云楼
夜思寄苏子平秘丞
黄功垂秘书岚城阁
墨君堂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大热见田中病牛
炭泉险道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 ...
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
访古寺老僧不遇书壁
依韵和图南五首·大桃途次见菊
和子山种花 其二
二里溪濯足
将至陇城县
和杨仲轲春难度 其三
墨君堂晚晴凭栏
赠淘金叟
重过旧学山寺
汉中城楼
大慈交师演古轩
兴元府园亭杂咏·甚美堂
守居园池杂题 书轩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
送通判喻郎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