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仙风字

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仙风字

宋代 吴文英

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仙风字。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欹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仙风字鉴赏

  《声声慢》,此调有平仄两体,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漱玉词》所用仄韵格最为世所传诵。双调,九十七字。仄韵格,前后片各五仄韵。《梦窗词》系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平韵。按句逗不同分为两格:一为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为上片十句,下片八句。
  “瑞香”,系常绿灌木,早春开花,花色内白外红。“分韵”,即几个人相约规定,用某某字作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
  “云深”三句,扣词序中“四香供客”。言生长在深山中、江岸旁的瑞香、梅花、兰草、水仙四种香花,本是各自寂寞而开,“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却比人类还要幸运仙多。因为人们如果要相逢也是件不在容易的事,而“四香”如今却幸福地聚集在一起,以供人们观赏。“一笑”两句。言“四香”象双钗似的排列两行展示着它们报道春已来临的娇容。我们笑呵呵地持灯赏花,精神也为之一爽。“清芳”两句。言“四香”在夜色中竞发清香,争艳斗妍,撩拨仙东风也懒洋洋地至此欲步不前。“探花手”三句,点词序中“友人供四香”。言友人爱花之香艳,千方百计寻觅来这“四香”,并且妥善安排珍藏在自己家中,使我这个见多识广的人也为此而感到嫉妒、懊恼。“司空”,语出唐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京,李司空设宴出歌妓劝酒,刘即席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后人即以“司空见惯”喻事属常见,不足为奇。此处作见多识广者解。上片重在写“四香”。
  “憔悴”三句,述赏花客人。言饮酒赏花原是乐事,然而酒醉却易伤身,使人面色憔悴,形态萎顿,行走歪歪斜斜;又因为心存嫉妒,所以我面对“四香”,却挑剔地说:这些花虽美,却太易消亡残败,就好象空中飞过的“轻鸿”一般,瞬眼即逝。“试问”六句,状人醉中无状之态。“紫云”,主人家侍女名;“丁香”,叶椭圆形,花淡红色,这里喻女子的红舌。“行雨梦中”,即作高唐梦之谓。此言客人中有人醉矣,他暗中悄悄向主人打听,酒宴中哪一位倍酒姑娘最是情深意浓的可人儿。主人笑着连声呼叫:“紫云姑娘,快来陪客人侑酒!”姑娘伸伸舌尖,暗笑此人已醉,但还是尽心尽意地扶他回房休息,使他可以安卧床上去作一个美妙的“高唐梦”。在梦中享受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快乐滋味。下片重在写主人好客待酒,客人(即词人)酒醉的情状。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诗人吴文英的古诗

秋思(夹钟商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宋代 吴文英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动罗筻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丁东敲断,弄晴月白。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叹谢客、犹未识。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

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宋代 吴文英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垂杨漫舞。总不解、将春系住。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
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玄都秀句。记前度、刘郎曾赋。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宋代 吴文英

友人以梅、兰、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韵得风字。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欹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过秦楼·黄钟商芙蓉

宋代 吴文英

藻国凄迷,麹澜澄映,怨入粉烟蓝雾。香笼麝水,腻涨红波,一镜万妆争妒。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又江空月堕,凌波尘起,彩鸳愁舞。还暗忆、钿合兰桡,丝牵琼腕,见的更怜心苦。玲珑翠屋,轻薄冰绡,稳称锦云留住。生怕哀蝉,暗惊秋被红衰,啼珠零露。能原注去声西风老尽,羞趁东风嫁与。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宋代 吴文英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
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江城梅花引(赠倪梅村)

宋代 吴文英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东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分流水、过翠微。
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玉人误、听马嘶。

一寸金·秋入中山

宋代 吴文英

秋入中山,臂隼牵卢纵长猎。见骇毛飞雪,章台献颖,臞腰见缟,汤沐疏邑。筤管刊琼牒。苍梧恨、帝娥暗泣。陶郎老、憔悴玄香,禁苑犹催夜俱入。自叹江湖,雕龙心尽,相携蠹鱼箧。念醉魂悠扬,折钗锦字,黠髯掀舞,流觞春帖。还倚荆溪楫。金刀氏、尚传旧业。劳君为、脱帽篷窗,寓情题水叶。

庆春宫(无射商赵中钱得闲园)

宋代 吴文英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尾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乱篁苍暗,料惜把、行题共删。小晴帘卷,独占西墙,一镜清寒。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晚林青外,乱鸦著、斜阳几山。粉消莫染,犹是秦宫,绿扰云鬟。

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宋代 吴文英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东。辘轳听带秋声转,早凉生、傍井梧桐。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临池飞阁乍青红。移酒小垂虹。贞元供奉梨园曲,称十香、深蘸琼钟。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

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

宋代 吴文英

湖山经醉惯。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啼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凄凉犯·重台水仙

宋代 吴文英

空江浪阔。清尘凝、层层刻碎冰叶。水边照影,华裾曳翠,露搔泪湿。湘烟暮合。□尘袜、凌波半涉。怕临风、□欺瘦骨,护冷素衣叠。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汜人最苦,纷痕深、几重愁靥。花隘香浓,猛熏透、霜绡细摺。倚瑶台,十二金钱晕半掐。

好事近(僧房听琴)

宋代 吴文英

翠冷石床云,海上偷传新曲。弹作一檐风雨,碎芭蕉寒绿。
弹泉轻泻翠筒香,林果荐红玉。早是一分秋意,到临窗修竹。

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宋代 吴文英

占春压一。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独曳横梢瘦影,入广平、裁冰词笔。记五湖、清夜推篷,临水一痕月。
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若把南枝,图入凌烟,香满玉楼琼阙。相将初试红盐味,到烟雨、青黄时节。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阔。

水龙吟 其五 寿尹梅津

宋代 吴文英

望春楼外沧波,旧年照眼青铜镜。炼成宝月,飞来天上,银铜流影。

绀玉钩帘处,横犀尘、天香分鼎。记殷云殿锁,裁花剪露,曲江畔、春风劲。

槐省。红尘昼静,午朝回、吟生晚兴。春霖绣笔,莺边清晓,金狨旋整。

阆苑芝仙貌,生绡对、绿窗深景。弄琼英数点,宫梅信早,占年光永。

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

宋代 吴文英

春风吴柳几番黄。欢事小蛮窗。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窗散幽香。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桃叶已春江。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代 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虞美人·秋感

宋代 吴文英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水龙吟(癸卯元夕)

宋代 吴文英

澹云笼月微黄,柳丝浅色东风紧。夜寒旧事,春期新恨,眉山碧远。尘陌飘香,绣帘垂户,趁时妆面。钿车催去急,珠囊袖冷,愁如海、情一线。
犹记初来吴苑。未清霜、飞惊双鬓。嬉游是处,风光无际,舞匆歌茜。陈迹征衫,老容华镜,欢悰都尽。向残灯梦短,梅花晓角,为谁吟怨。

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宋代 吴文英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
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水龙吟(寿嗣荣王)

宋代 吴文英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祥光重见,紫霄承露掌,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
新栋晴翚凌汉。半凉生、兰檠书卷。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3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