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张伯成

挽张伯成

宋代 安道

何处重逢说别时,斯文千载尽交期。学怜知己先登早,生愧同庚后死迟。

笺疏空令传杜律,志铭谁与继唐碑?寡妻弱子将焉托,节传遗文只益悲。

诗人安道的古诗

立秋夜读书

宋代 安道

烧烛摊书夜正长,一声萧瑟满林商。不因为拂低垂苦,那遣新凉到草堂。

清平乐·半淞园冬景

宋代 安道

朔风吹雨。槛外寒如许。人在梅花清绝处。悄共寒香无语。

一年好景全凋。园林到处萧条。犹剩几竿修竹,风前故故飘摇。

诸菊咏十二首 其八 白牡丹菊

宋代 安道

玉露凝辉粉艳新,芳魂无意近阳春。只愁野鹿重衔去,零落秋香逐路尘。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其三

宋代 安道

繁华胜景误前朝,留恋湖前锐气销。七世衣冠还寂寞,百年宫苑总荒寥。

屯营将士符天命,故国君臣恨海潮。天堑风涛犹莫恃,寒更梦觉雨潇潇。

小重山·不是蛾儿不是酥

宋代 安道

不是蛾儿不是酥。化工应道也难摹。花儿清瘦应儿孤。多情处,时有暗香浮。试问玉肌肤。夜来霜雪重,怕寒无。一枝欲寄洞庭姝。可惜许,只有雁衔芦。

挽陶县令叔元

宋代 安道

千载同归两陶令,故园相望一青山。
怪来强健休官早,赢得艰虞阅世閒。
差乐输君已天上,不堪愧我尚人间。
斯文回首游从日,泪尽重华叫不还。

兰渚

宋代 安道

光转东风弄暖天,永和人物尚依然。谁怜纫佩凄凉客,倚策愁吟楚泽边。

送永州黄判官并寄丁郎中

宋代 安道

零陵古佳郡,山水楚南奇。太守逢康乐,佳宾得杲之。

翩翩渐高陆,逐逐就新羁。别子东归去,长沙风雨时。

调笑令·兰桡

宋代 安道

纤月。纤月。照彻凌波罗袜。兰桡閒了三年。只待人来荡船。船荡。

船荡。春在鸳鸯湖上。

示宫中捷音

宋代 安道

向南瞻北斗,水际见飞鸿。雪照平沙月,云生大漠风。

捷书传远塞,喜气溢深宫。奏凯鸣銮近,新荷夏正中。

恭和御制悯忠诗三十韵

宋代 安道

东岳降生发其祥,李公卓荦殊寻常。读万卷书不爱死,英风侠气偕灵长。

公之少年有大志,斗鸡走狗斥荒唐。疾恶如仇去如疾,市井无赖呼为狂。

嘉庆戊辰成进士,曲江春宴颇轩昂。帝曰昌才非百里,汝其试之往江乡。

是年秋涨溢淮泗,鱼鳖斯民走且僵。诏开内帑赐银币,侵渔牟利相颉颃。

独公力持矫其弊,元凶稔恶王山阳。杀民更杀慈父母,下同厮仆祸心藏。

岂有酖人羊叔子,叵耐跋扈皆豺狼。可怜杯酒须臾命,金石毒发摧心肠。

北望宸极魂飞去,月明颜色绕屋梁。敝袍丹血鬼神护,家人梦寐咸悽怆。

叔父爱侄如爱子,抱衣吞泣心慞惶。酷暑千里汗相属,披发投地呼天阊。

斯须九重达聪听,赫然震怒天威扬。白日雷霆惊霹雳,跃跃三尺寒锋铓。

法司传敕急星火,蠢彼群丑失路伥。楚囚终日相对泣,引颈待罪轵道旁。

剖视心肝血漉漉,腥秽馀沥倾壶觞。阴风飒飒来格享,松涛怒捲声洋洋。

沈埋冤岳清如洗,昭然依被日月光。国家论功重死事,丰碑屹立锡天章。

郡君食俸二千石,心如冰玉操如霜。乃嘱守令为立后,千秋俎豆承馨香。

吁嗟乎书生无气人所鄙,每为斯人意差强。人生百年忽已矣,谁复言之慨且慷。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宋代 安道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

老僧笑语劝加餐。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

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宋奥寄友

宋代 安道

落日犹未落,青山还自青。
鸟飞云外见,泉过竹边听。
童子求新汲,先生守旧扃。
相看不相见,应註太玄经。

巫山一段云 携杖上禅房山

宋代 安道

自在三山客,逍遥西海宾。孤身到处自全真。风月永为邻。识破浮华虚假。谁羡望云星马。一条拄杖胜龙骖。稳步上高岑。

诗本

宋代 安道

诗本例分上下编,率当一百册余篇。
丁年乐府补空白,戌岁盛京缀帙全。
秋月春风景无问,山情水态句捐妍。
即今祥禫游犹懒,月令搜吟拟阙填。

用韵答钱邑博孔易三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儒官散地列清流,近领恩清出上州。诗酒聊同尘外赏,容颜迟惜镜中秋。

才同伏骥堪先致,史继悲麟会晚修。谁念廉贫藏万卷,富儿容易置书楼。

皇祐亲享明堂六首 其六 送神用《诚安》。

宋代 安道

我将我享,辟公显助。献终豆彻,礼成乐具。饰驾上游,升烟高骛。

神保聿归,介兹景祚。

四块玉·一点皎然冰玉洁

宋代 安道

一点皎然冰玉洁。浩劫无生灭。跨古腾今无暂歇。遍极目,真空摄。此法方知通妙诀。玄理人难别。两路曹溪分关节。映水照,天空月。

小游仙三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借得刘君一鹤骑,飖飖云汉欲何之。偶来暂驻长松下,嬴得秦翁一局棋。

西圃

宋代 安道

依依杨柳映苍苔,满树桃花映日开。
不知燕子栖何处,此际东风依旧回。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