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吴澄
谓余将有适,暂此辍弦歌。城市嚣尘远,山林遗逸多。
树膏苏隰稻,凉意到庭柯。为问躬耕者,忧饥思若何?
奉题樵云吟藁以畀其子
读尽樵云野叟诗,樵歌犹似入云时。歌声未共樵柯烂,底处樵家有此儿。
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方壶图 其二
忠臣死去去成仙,住在方壶大洞天。此境移来落尘世,也留遗迹伴千年。
赠裴子晋
怪子抛家去,归来非故吾。阅人如水镜,知己慎江湖。
宿雨添新涨,春风满旧庐。匆匆又言别,聊为赋骊驹。
燕城
燕络中原东北去,吴通上国古今奇。五千里外只如此,数百年来幸见之。
吊望诸坟吾有泪,击渐离筑世无知。西山绵亘三关险,日日毡车铁马驰。
木兰花慢 三用韵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
客床百尺卧危楼。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
代柬曾小轩谢冯笔蜡纸之贶
束缚山中豪,寸管入时操。几微见锋锐,可敌古铅刀。
江人有妙悟,匪直取价高。坡公诧葛吴,蔡澡朱所褒。
迩来浙西冯,声实相朋曹。小技足名世,屠龙宁自劳。
跋画归去来辞
当时归去意,难与世人知。未信千年后,心期有画师。
叠叶梅
罗浮梦断杳无踪,冰雪仙姿两两逢。缟袂怯单寒后袭,粉妆嫌薄晓来浓。
迎风一笑知颜厚,临水相看见影重。道眼只将平等视,玉环飞燕总天容。
题罗汉过海图
阿谁解衣盘礴裸,作此中乘第一果。等閒此狱骇屠沽,如许风波无不可。
巨浸弥天灵怪百,现前幻境元非我。腾蹈逍遥容易去,只有虚空无障裹。
般若岸,金刚山,超登只在霎时间。为吾说与诸尊者,更有海门关外关。
湖口阻风登江矶山观涛
狂风吹人浑欲倒,瑟瑟寒声动秋草。扪萝径上矶头山,万顷江湖波浩渺。
怒鳞云鬣奔腾来,眩目快心千样好。向曾观海难为观,回首匡庐青未了。
玄云作帽深蒙头,五老藏昂元不老。何时月夜水镜净,漭荡澄虚纳苍昊。
著我峰尖伴老人,坐看海东红日杲。
与张仲美别仍用前韵二首 其二
已了公家事,归寻小洞天。友吟留别句,官办送归船。
夜月各千里,秋风又一年。但当频寄字,悃恳问安眠。
送几泉石上人南归
春风吹醒泉石梦,一锡飞来到日边。世界空花俱幻尔,家山老木故依然。
飘飘去住云归岫,处处圆明月在天。亦欲从师了耕种,县南村外有良田。
贡院中和张仲美
墙外浮屠压古城,案头文字浩纵横。不辞霜鬓年华老,又办天朝岁贡英。
秋陇故园迷蝶梦,晓窗客枕厌鸡声。何当孺子亭前去,省想高风浣俗情。
贡院校文用张仲美韵二首 其一
棘闱校艺日如年,生怕谈经说用燕。执笔敢矜修月手,称心得似顺风船。
鉴衡遇物元无意,竹帛书名固有天。裁决至公还自乐,赓诗何惜费长笺。
雪岩诗
木长柔枝草长藤,凤凰冈下老云仍。清名凰凰无名叟,白发萧萧有发僧。
晴霰撒珠泉喷薄,暮烟凝翠石崚嶒。寒山生怕人饶舌,唤作雪岩渠不应。
寿王讲师
欲雪未雪云黯黑,不知此日神仙谪。桃实今经几度红,梅花仍似当年白。
厌向闽山食荔蕉,喜来江浦访鸾箫。广文客舍寒如许,自有春风长药苗。
题简斋陈参政物稿后
君臣密勿绍兴中,文物依稀贞观风。三幅物篇存雅制,诸家题字总名公。
已闻玉匣人间见,空想银钩天上工。百八十年如一梦,摩挲遗墨视瞢瞢。
次韵杨司业
春夏华荣变衰歇,颓飙刮肌山露骨。骚人望秋悲泬寥,忽见小春梅蕊发。
顿然喜气排寒冬,不管天令严鈇钺。古来蹈道如蹈水,与汩与齐偕出没。
坐中白昼对羲皇,门外黄埃自城阙。只怜郭璞注虫鱼,或误蔡谟啖蜞
建康西江避暑用滕玉霄韵
石头城下看淮山,羡杀白云终日閒。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
吴澄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 [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89篇诗文
和逯公谨
水调歌头 次韵寄皮达观
次韵息窝道人
贡院校文用张仲美韵二首 其二
送人游武昌
书李伯时九歌图后
题雪洲图
题阁皂山
为舒景春赋东皋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
次韵杨司业牡丹 其二
九皋亭
次韵王学士七夕新秋
次韵玉清避暑
渡江云 揭浩斋送春
题张尹书巢
题吕公干谒不遇手卷
跋牧樵子蒲萄
赠碧溪相
木兰花慢 再用韵
怀黄县丞
与张仲美别仍用前韵二首 其一
次韵杨司业牡丹
赠金精丁葬师
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
雪谷早行为张允中作
送涂君归浙
题伯时马
再和林提举韵
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
豫章贡院即事奉和云林提举晚春閒居旧韵
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昼坐次韵
饯王讲师分韵得波字
木兰花慢 和杨司业梨花
泗河
用赠李粲然韵述怀
赠人求赙
夜坐次韵
次韵息窝道人远寄
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
送富州尹刘秉彝如京
次韵胡器之问病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