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吴当
凤凰千仞冈,中有隐者庐。流水绕屋下,青山当座隅。
邻曲不在多,聊可共耕锄。种菊秋露重,斸花春雨馀。
致亭诗 其三
顾瞻周行,玄邈奚绪。曷其致之,惟圣有矩。我车既坚,我马孔阜。
无远弗至,式谷尔御。
宪使储布哈守楚元帅余阙守舒 其三
庐岳层层耸碧空,仙岩佛塔白云通。几多楼阁青红地,尽在寒烟野蔓中。
觅盆梅
病中犹未见梅花,何日尧夫驾小车。为觅小盆分少树,东风如到野人家。
强仲贤赴广东师帅幕
元戎分阃握兵符,筹昼须君答庙谟。千里昼来天北极,五羊城在海东隅。
香云荔子丹砂颗,清露芙蓉锦绣图。早立勋名重邦国,莫令妖气傍江湖。
相疑
向国应无计,归田屡作期。江湖身病日,松柏岁寒时。
老鹤云千里,惊乌月一枝。人生各有志,物态莫相疑。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四
当宁资贤辅,持危巩圣图。万邦通禹贡,九德协皋谟。
师出宜无敌,城降戒不屠。老臣空有策,何计彻神都。
次韵寄友 其二
几年野烧着寒灰,此日楼船向海回。万叠日烟秋似黛,一江风浪夜如雷。
歌残玉树浮空棹,梦入金茎渴露杯。想待上林花未发,春光应得鼓声催。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二
久而弥孚,向义骎骎。锡贡无已,大赂南金。
述感十五首 其十二
福极频移柄,明良久失图。匠材违矩度,博局转枭卢。
宝鼎宗周器,玄圭大禹谟。万方俱有间,九贡近来无。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三
宫车调得马蹄匀,细草轻风不动尘。织成翠羽垂珠幕,缕就黄金结绣茵。
欧阳建寅赴松江巡检
京华久客宦情微,身到江南即是归。虎士刺船迎逻鼓,鲛人停杼望云扉。
蒹葭夜月风连海,粳稌春云水绕围。自笑白头犹恋阙,何时五马借光辉。
与同馆戏续前韵 其六
未踏猖狂举世傩,长安紫陌望铜驼。陶公门外犹存菊,严子滩前不解蓑。
望柴桑
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五株门外柳,九日径边花。
己草归田赋,难乘下泽车。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
诗书歌弦,孰则孰效。折其狂猘,笃尔忠孝。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九
霓旌移仗蕊珠宫,云母屏门不隔风。花外侍臣成久立,听得新歌乐意同。
丑月六日见迫趋升抗论力争复絷于小舟龙开河口累夕惊风怒涛中六日 ...
曾忆黄河守冻船,鱼肥肉美酒如泉。半生辛苦成何事,衰病饥寒雪里眠。
赠樊秀才
忆昨承恩乞鉴湖,几回清梦谒神都。葡萄天马来边徼,粳稻云帆出越吴。
旸谷吠晨惊蜀犬,神祠乘夜托城狐。龙钟卧病空筹策,万里云霄羽翮孤。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六
新庙既作,执事有恪。王其享兹,用配诸葛。
九日江楼分韵赋采字
江上秋风多,客里时序改。嘉菊空满目,幽香为谁采。
江楼对西山,物景颇潇洒。山云寒冉冉,汀树晴蔼蔼。
何以慰今朝,浊醪向邻买。野馔在盘餐,梨栗杂醯醢。
眷兹二三友,被服盛兰茝。举盏送飞鸿,翩翩望沧海。
潘子华画上都花鸟
冰泮东风鸟力微,暖云将雨湿芳菲。不知天上寒多少,谁剪春罗作舞衣。
吴当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310篇诗文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二
脩省斋诗 其四
与同馆戏续前韵 其三
性乐堂诗 其二
次赵伯友韵 其一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五
美赵侯祈祷
萧閒外舍次许可用承旨韵
脩省斋诗 其五
年雨堂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二
归舟江涨
送丑时中安陆知府
咸阳王功德诗 其八
老士安治书为使江东时尝构参云亭在京师属赋之
孙氏孝义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二
杨公明徐志可贻诗次韵荅之 其二
谩题 其一
连旬大雪 其一
辛巳秋初归田有期喜而成咏因感今怀昔赋成一百五十韵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五
送桂道士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七
立春日感旧 其四
次韵寄福建魏廉使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六
性乐堂诗 其三
脩省斋诗 其九
送达天山融州大守
李节妇田氏 其五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五
观弈图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一
咸阳王功德诗 其三
脩省斋诗 其六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十
送陈道士奉香归四明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二
送蜀士赴潮阳巡检
予有京师之役十月三日诸君子祖饯章江门行舟阻南征军士未发对景书 ...
王继学赋柳枝词十首书于省壁至正十有三年扈跸滦阳左司诸公同追次 ...
述感十五首 其一
赠日本诗僧
挽余忠宣公
明良诗 其八
玉雪坡为周学士赋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八
史馆上直次王应奉韵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六
谩成 其四
坦明堂
除夕有感 其一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七
送丁太初温州蒙古字学正
中秋对月口号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