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吴芾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其二
官舍似邮传,宦游如路岐。吾年行七十,安用苦奔驰。
王若夫谓水晶蒲萄本出其家求诗
又和金克家送春
送朱彦先归乡
题陈彦山草堂
仆平日闻有此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之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其十二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山居上元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十四
谩来水上结危亭,更凭栏干听水声。洗得肺肝清似水,莫言亭下水无情。
李子仪喜津改秩作诗相庆因次韵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十一
出入乡关四十期,劳人迎送每惭之。今朝单骑归来速,且喜乡人都不知。
题涵碧亭
上七斋素不饮
和董伯玉韵
野性耽閒昼掩扉,坐看斜日上书帷。不妨看册从吾好,亦学吹竽笑昨痴。
鬓发星星行且老,胸襟碌碌苦亡奇。与君正欲论心事,又恐分携各一涯。
挽楼枢密二首 其二
忆昔登龙日,从容接胜游。轩窗临绿野,尊俎俯清流。
尚欲荣花坞,那知负钓舟。新阡何处是,极目暮云愁。
和陶咏二疏韵
世人耽宠荣,往往麾不去。日已迫桑榆,驰骛方成趣。
谁肯急流中,便作冥鸿举。屈指数哲人,在昔独疏傅。
万口共称贤,饯送塞归路。天子亦嘉之,赐金示优顾。
渊明作此诗,端欲迷者悟。我观二疏高,岂无子孙虑。
挥金以自娱,益表清节著。
昔杯渡禅师自西域开山隐静止携五叶松来岁月
又和谢良辅惠箭筍
题钟路分见一轩二首
送侄赴廷试 其二
一第男儿未足誇,喜传衣钵振吾家。大廷好上千言对,要使声名播迩遐。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544篇诗文
去春劝耕云际移植海棠曾留小诗今岁困于多事
如老堂
余年七十辄和乐天诗以自广
七夕戏成二绝
和陶归鸟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
寿元伯母太夫人八秩
挽姚君二首
和天予即席咏岩桂
家人生朝
送江簿归括苍
和杨季恪景疏希白二首 其二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二十一
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寄题鲁郎中遂隐堂
续潘仲严秋夜叹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和犹不能自已又复
权郡许丈饯别于蛾眉亭怅然有作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和严倅觅碧香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其十一
和向巨源冷语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
再和前韵赠江朝宗
和子仪同赏荷花
和泽民求海棠
释奠礼毕偶得数语呈广文兼简诸生
题戴雄飞腴轩诗
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
挽王之先
挽钱省干
和朱世同见寄
和许守喜雪
再和绝句寄韩子云
和梁次张谢得酒见寄四首 其一
和鲁漕春雨有感三首 其一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其三十
三月十一日风雹
和赵观使喜雨
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
和林大任三首
香丛
泽民因诵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寄赵德庄
曾元伯以余七十用韵见庆复和之
戊子孟夏二十二日登碧云亭有感二首
和朱世同韵二首
挽鹿国强二首
和陈泽民见寄
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
和任司理赏梅
睡仙楼
和鲁宪见寄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