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游仙七首 其三

小游仙七首 其三

宋代 周密

西池宴罢夜深归,风露森森湿羽衣。云外凤皇栖未稳,一声铁笛又惊飞。

诗人周密的古诗

古别怨

宋代 周密

吴王高城栖暮鸦,江南草绿人离家。流黄空织不成匹,门前莫种菖蒲花。

古塞下曲

宋代 周密

塞下枣已红,胡马号北风。传闻右贤王,万骑围云中。

云中太守猛如虎,夜开城门纳降虏。十丈高旂沉黑云,一尺捷书飞白羽。

武皇但喜奏捷频,岂知白骨高如城。边城百战胜常少,一胜惟著将军名。

将军成名战士死,去年战士今无几。血染黄沙草不青,万里阴云哭胡鬼。

塞下曲,不忍闻,何人为我达汉君。武功本是辅文具,愿君偃武而修文。

满庭芳(赋湘梅)

宋代 周密

玉沁唇脂,香迷眼缬,肉红初映仙裳。湘皋春冷,谁翦茜云香。疑是潘妃乍起,霞侵脸、微印宫妆。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
绛绡,清泪冷,东风寄远,愁损红娘。笑李凡桃俗,蝶喜蜂忙。莫把杏花轻比,怕杏花、不敢承当。飘零处,还随流水,应去误刘郎。

寄谢就道

宋代 周密

当年游事记西湖,岁月飘零旧雨疏。剡曲暮云频入梦,长安落叶正愁予。

春前有客徵梅赋,霜后无人寄橘书。回首青云故人远,滞留惟有老相如。

静倚

宋代 周密

小楼寂寂倚春阴,宿酒残香恼客情。连日峭寒疑有雪,隔帘错听落梅声。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一 东啸

宋代 周密

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

■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庐岂真吾庐,我亦自忘我。

渊明千载人,身世一鸟过。

小游仙七首 其五

宋代 周密

一径松花满路香,琤琤玉杵捣玄霜。有时骑鹤月中去,流水白云生晚凉。

西塍秋日即事

宋代 周密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次韵玉台体二首 其一

宋代 周密

一点伤春恨,东风罨画楼。不知缘底事,敲碎玉搔头。

积庆山访金荪壁

宋代 周密

松香竹粉午阴清,闲玩幽芳静听莺。谁在白云堆里住,忽闻山半读书声。

扫花游·九日怀归

宋代 周密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 ...

宋代 周密

东皇驾春去,遗我绿满川。窗前一径苔,珍重如青毡。

闲门断来人,剥啄惟啼鹃。山房万书卷,相对皆圣贤。

滔滔一世中,此道殊孤鶱。

宫词八首 其四

宋代 周密

剪剪轻寒入夹衣,夜深不语倚金扉。珠帘半下疏疏雨,听得笙歌小殿归。

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三 商乐

宋代 周密

秦儒避书烟,逃难商山下。安刘亦谩耳,后世巧模写。

智琼刘何人,一笑示幻化。蛮触聊寓言,此亦何足讶。

未知采芝人,何如种桃者。

读李长吉集

宋代 周密

朝剪湘中一尺天,暮剪吴松半江水。陇西风月属王孙,锦半探取元无底。

酒酣呕出明月珠,奚惊驴蹶心自如。骚哀玄涩无足语,天上不读人间书。

新宫铭古玄卿老,定知识字神仙少。窗外谁呼祁孔宾,短梦初回玉楼晓。

西江月(荼コ阁春赋)

宋代 周密

花气半侵云阁,柳阴近隔春城。画阑明月按瑶筝。醉倚满身芳影。
翠格素虬晴雪,锦笼紫凤香云。东风吹玉满闲庭。二十四帘春靓。

春闺

宋代 周密

嫩柳拖春眼眼愁,怨春人立柳边楼。芳心已被流莺说,手撚花枝暗点头。

醉落魄/一斛珠 醉落魄 其九 拟二隐

宋代 周密

馀寒正怯。金钗影卸东风钗。舞衣丝损愁千褶。一缕杨丝,犹是去年折。

临窗拥髻愁难说。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

待摘玫瑰,飞下粉黄蝶。

病起偶成

宋代 周密

负暄行药小徜徉,困卧长安意自伤。短发怯梳霜柳脆,衰容销镜病梨黄。

熊经龟息持新诀,马勃牛溲试旧方。解祟送穷浑未验,数奇应笑贾司仓。

挽张运干

宋代 周密

同里复同寅,相过意最亲。我方贤此老,天不憖斯人。

有记书先友,无车送后尘。平生交旧泪,一洒霅溪滨。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44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