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伍瑞隆
回舟泊水寺,入夜访禅踪。月送过江雁,云随出洞龙。
晚凉清宝瑟,细雨落芙蓉。客醉倦思睡,开帘闻晓钟。
灯夕杂咏 其三
画烛沉沉动玉楼,佳人初御紫云裘。自怜灯好千金值,犹恐春阴不自由。
五仄体寄何似公
向夕不得志,仗剑倚落日。地僻过客少,径冷藓迹密。
白露下野草,岁序自倏忽。感此怆五内,有美意不怿。
念子久不至,慷慨咏远室。所契在沥胆,岂曰著与述。
一壑幸独保,把臂岂自失。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二 赋得作霖灵石
青天秀出神仙窟,帝遣巨灵擘山骨。嶙峋陡立万仞馀,隐映云霄倚天日。
有时变化含风雷,从龙一洒春霖开。泽尽苍生谢天子,乘风万里归蓬莱。
九日答胡绢庵明府
重阳风雨不成秋,官署山亭一样愁。载酒未酬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住三洲。
白云寺与诸子对菊怀何襄武伯友
幽人澹如菊,对菊爱幽人。密蕊经霜净,繁香入酒新。
栽依无树域,开并散花晨。采采山中暮,何由寄所亲。
禽言 其五
挟弓挟矢,弓如席,矢如几。个山山头行不止。尔禾尔黍,我不敢害。
尔但惜我肉,不能当尔齿。
雨后临云馆夜坐
乍雨催残暑,轻雷送早秋。晚凉微欲霁,片月淡初流。
竹翠沾衣薄,花红倚槛幽。今霄风物好,多在水边楼。
拟古踏灯词 其一
灯烟一带紫光斜,何处新妆踏落花。前面金莲双綵烛,行人知是五侯家。
杂咏 其十一
流水多情去复来,绕篱穿槛到琴台。先生昨夜垂竿去,万朵莲花掌上开。
将游西樵舟中与李太史诸公赋 其一
不惮名山远,来从太史游。客兼群谢会,人羡李膺舟。
水色摇残日,蝉声剩晚秋。滔滔江上意,箫鼓在中流。
春日病中 其二
为仙事总遥,作佛路仍滑。无空无无空,非法非非法。
二者蹑飞尘,一语不得泄。读尽两藏经,掩卷如钝铁。
堪叹释迦愚,又笑老君拙。千言道不破,启口反未脱。
何如还聃文,且得谢口舌。我生未法中,抗志梦圣哲。
幻身良不惜,随恐法身绝。恢恢造化网,我体乃薄劣。
彩笔如春花,不救病冷热。无乃小儿权,翻欲弄豪杰。
吾将断巨鳌,以补穹苍缺。
登拱北楼
地灵神物护,天阔海云长。五岭衣冠气,三城日月光。
凭高临渺渺,迥立尽苍苍。极目关山北,瞻云意不忘。
何文徵山斋杂咏 其三 御风台
高台望不极,万里御雄风。旬日那能返,泠然天地中。
为何伯韬赠庆伯别
三月柳条春,离堂画烛新。可怜璚树侣,同是沅陵人。
未得花间赏,先伤别后神。何时过南阮,杯酒一相亲。
月夜酌溪上三首席上赋 其二
碧空如水露初漙,羸得尊前几夕欢。鼻似玉壶冰濯出,梦悬珠树鹤飞寒。
良宵岂合书空过,好月偏宜半醉看。幽事只今无不可,未愁天际御风难。
灯夕杂咏 其七
紫陌烟晴杨柳新,青丝千缕扑香尘。谁家女伴鞦韆下,竞折长条调笑人。
绿萝馆为詹伯润赋
初服时同薜荔裁,万重青翠小堂开。意应彭泽先生解,客许西昌逸士来。
解带晚风摇下榻,窥人片月到衔杯。随他日共蓬蒿长,聊好数从仲蔚回。
舟夜阻风与诸客空酌
水精盐白笋姜红,杯酒乘舟夜阻风。席比冰壶犹未净,盘邀明月且成空。
曲神自领清虚趣,酒圣元堪澹泊中。服食只今渣滓尽,肯令殽核枉相从。
秋前二日同瑞虞天培有开诸子宿龙友凉木荫分韵席上赋四首选一
石榻风清晓露迟,朝来乘兴又东篱。卢仝已拚书千卷,张翰何如酒一卮。
疏雨屡移林下席,秋风欲上槛前枝。相逢莫漫倾尊起,一到红尘未可期。
赠陈襄仲
相逢杯酒少年游,宝剑千金不易酬。风约剑丝寒不定,雨笼花气小生秋。
诗成错落千重锦,人在玲珑十二楼。未论邀欢如许事,看君吐纳已风流。
伍瑞隆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244篇诗文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一 赋得驾海仙坛
翔龙篇赠伯襄上春官
陈时献诸子夜集问月楼时余将还山
岁暮旅怀寄有开舍弟 其五
舟中怀紫雾林寄小开
灯夕杂咏 其一
山中漫赋二首
立春日郊行偶成
即事閒题 其七
宿月溪寄答小开
追赠何嵩玄先生 其二
秋夜不寐因念幼度从弟方在远行赋此寄忆并答见寄 其二
秋晚同周公耀关子兴黄元实林鲁玉诸同年饮北廓
周文郁以除夕别以初春二日来访喜赋
菊集有开养和居赋
情诗 其二
怀从弟文度
何文徵山斋杂咏
冬日积雨 其二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其六
山斋煮茶 其二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怨诗 其三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 其六
竹亭卧雨
同文徵瑞昆有开诸子送龙友入京赋得闻雁
题墨牡丹
古艳词 其二
锦阵图戏为友人赋
春思三首 其一
冬日同何似公李伯襄仁伯定国安国舍弟有开探梅驼山分赋 其二 得 ...
掩骼诗赠何存丹
初夏陈子明何襄武伯友家幼度桢卿有开集白燕亭
九月梅花同子明诸子赋 其二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其七
九月梅花同子明诸子赋 其一
初冬何似公李伯襄诸子过观早梅分赋 其二
灯夕杂咏 其四
滴水岩 其二
春日病中 其一
追赠何嵩玄先生 其一
黄与东鹪鹩园杂咏 其二 襭芳台
李伯玉过访伯玉幼名世玙四岁能大书以神童显名诸缙绅间
效白乐天体赋四绝为赠陈正子父 其一
鸳枕词 其四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其四
三子诗 其一 何吾周襄武
再答文度
箫谱 拟霓裳羽衣曲 其九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一 赋得三山列翠
秋夜同诸少宿襄武函三室席上赋
秋日安国伯友诸子过饮古松树下是夕忽大风雨
西樵山中同戴公纶李伯襄彭伯时李烟客家小开诸子夜登聚仙台
刘君堂前紫菊忽生黄花三朵萧君为索赠 其二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 其二 赋得大姥还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