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贺新郎 庚子暮秋,侍母乡旋,舟中作

贺新郎 庚子暮秋,侍母乡旋,舟中作

宋代 安道

落日天将晚。望前涂、烟云一抹,江澄如练。烟载风尘羁异地,喜得归帆如箭。

经几处、白萍斜岸。水态山容观不尽,见溪村、颇动林泉念。

何日里,适吾愿。

自怜身似秋帆转。怎奈它、寒砧画角,吟虫征雁。水叶惊飞霜乍结,阵阵金风拂面。

触旅况、恓怀无限。计历关山将两月,恨长涂、乡国何时见。

心转切,眉慵展。

诗人安道的古诗

题沃洲吕侍御画四首 其三 溪塘秋晚

宋代 安道

溪水泠泠玉露天,笛中声泛木兰船。莫教吹出阳关曲,不为悲秋已黯然。

送汤公子应荐之京

宋代 安道

高冠长剑并嵯峨,许国筹边感慨多。
少拟过秦追贾谊,老思用赵忆廉颇。
封侯万里宁非命,募士千金岂论科。
执手离亭饶酒伴,飞扬跋扈奈君何。

天柱晴雪

宋代 安道

天柱巍峨霄汉间,四时飞雪不曾乾。淩空禅塔银为顶,承露仙茎玉作盘。

影混晴云同洁白,色凝华月倚高寒。我来问俗过潜霍,几度前山揽辔看。

万寿寺木塔

宋代 安道

巍然笔势蘸寒空,九级玲珑造化工。结顶朝元映日月,盘根错节傲霜风。

声飘烟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灵瑞毓钟张掖秀,能仁枵范永流东。

人间词话七则

宋代 安道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贺新郎(次辛稼轩韵寄呈)

宋代 安道

邂逅非专约。纪当年、林堂对竹,艳歌春酌。一笑乘鸾明月影,馀事丹青麟阁。待宇宙、长绳穿却。念我中原空有梦,渺风尘、万里迷长乐。愁易老,欠灵药。
别来几度霜天鹗。厌纷纷、吞腥啄腐,狗偷乌攫。东晋风流兼慷慨,公自阳春有脚。妙悟处、不存毫发。何日相从云水去,看精神峭紧芝田鹤。书壮语,遍岩壑。

宫词 其十一

宋代 安道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

菩萨蛮 留别景姜杜表姊

宋代 安道

深闺相伴无相隔。而今只有长相忆。剪烛话三更。应知同此心。

一笺携手赠。莫抱天涯恨。别泪枉黏巾。年时当再亲。

寄林文翰舍人 其一

宋代 安道

□炮连宵枕上听,可怜豺虎尚奇零。一身作客如张俭,四海为家类管宁。

衔石有心悲怨羽,负山无力泣秋螟。思量欲献平戎策,独立檐前看将星。

书斋偶兴 其二

宋代 安道

舐笔和铅学点鸦,年年涂抹作生涯。挥毫直扫千人阵,握管俄开五时花。

漫道时文非载道,须知小技亦名家。诸君莫但贪坊样,平淡由来烂似霞。

赠陈宝应

宋代 安道

送马犹临水,离旗稍引风。好看今夜月,当照紫微宫。

夏雨即事六首

宋代 安道

征夫冒暑去无还,风雨如怜五岭蛮。驿电不知能递否?连天烽火在深山。

百字令 冬夜冯洁士大行招同,五长、峨白、元锡、月川、镜如集饮 ...

宋代 安道

群贤毕至,恰围炉促膝,寒冬风物。板屋三间僧院冷,人倚蒲团半壁。

劈兰阄题,分笺染翰,竞吐阳春雪。看君用意不虚,今代诗杰。

最是黄菊花残,双螯斗酒,高兴还频发。笑指墙东千个竹,烟里夕阳明灭。

画阁谁家,箫声清婉,袅袅歌如发。醉中分手,树头犹挂残月。

寒山持经拾得手接

宋代 安道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日暮晚眺

宋代 安道

白日忽西坠,黑云俄四封。偶依门外树,遥睇雾中峰。

野旷雷声大,天低雨气浓。负薪应未返,

朝谒太清宫九首 其二 宝册升殿用《大安》。

宋代 安道

图书昭锡,典礼绍成。烝民何幸,教父储灵。钦承景贶,祗奉崇名。

致虔宝册,垂祐基扃。

题金台宴集

宋代 安道

弹冠别乡井,欣然际时康。都门集簪组,展席开华堂。

笑谈屏声伎,贵介辞金张。怡怡桑梓会,蔼蔼情好长。

维时属冬叙,朔雪飘天芳。列坐不惜醉,献酬乱飞觞。

怡酣发长歌,馀音绕云梁。壮志遂弧矢,青年俱奋扬。

安能守闾巷,刺刺儿女行。

题陶心云同年稷山访碑图

宋代 安道

稷山楼主海上来,贻我宝刻同来瑰。媵之长歌更奇绝,逸气磊落浮云开。

昔年杜老探奇迹,刻画琳琅出丛碧。避兵何处吊钱王,此是建初元载石。

偏旁点画考订频,廿字三韵通先真。大吉岂徒摹吉语,祓除不洁招灵神。

君今怀古嗜幽访,翘企前修敢多让。手携毡墨踏云来,姓名题遍青萝嶂。

一千八百又五年,石花墨汁长新鲜。近时翁王昔欧赵,眼福辄欲誇前贤。

从来古刻江南少,烽火经年幸长保。差与三老相肩随,不独校官誇瑰宝。

嗜奇我亦与君同,曾访残碑走蜀东。破画拭苔认丁鲂,駮文敲火辨卢丰。

同调天涯人几个,嗟君意气遭频挫。漫咏将离寄别情,石交更忆陈惊座。

神物显晦终有时,蓄志媚古天应知。乱山青青云尽处,祝君再遇鸿嘉碑。

潞河三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画鹢中流起棹歌,参差荇藻漾晴波。泽梁虽设曾无禁,斜日鱼罾两岸多。

谢惠竹萌

宋代 安道

新挑笋苗喜登盘,减却南阶竹几竿。
已为枯禅参玉版,暂停排日报平安。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