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开元老柏鄞城东,平地有此谪下龙。黄肠腐烂腹空空,五石之尊亦可容。
一面天然户开辟,四围日透窗玲珑。瘦骨已见黑如铁,直柯岂有青于铜。
昔日盘盘九天上,十亩繁阴散春浪。四山云气接蜿蜒,万里天风翼清壮。
不知今日带凄凉,秃短竟如髡斩状。两枝独秀何凌兢,元气不减千年青。
密叶偏承雨露泽,寸心默荷天地情。呜呼朽质空好在,大器无成欲谁待。
开元遗植到皇元,萧然屡阅山河改。开元天子锦绣焚,五风十雨真好春。
李花乱落子规叫,春梦悠悠空暮云。青毡旧物窅何觅,幸有老柏至今存。
我来相对坐良久,临风默默思开元。只今四海天荡荡,一身苦无尺地安。
何当就此啖芳烈,身生羽翼如翔鸾。乘虚御风览八极,东游阆苑西昆崙。
坐令鬼物骏奔走,雷雨夜作移霜根。不种昆崙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
仙山积层翠,瑶台薄青冥。云梯白麟下,天柱青鸾鸣。
中有泊然者,栖居读遗经。仙人好楼居,无乃餐玉英。
交疏纳朝采,阴风肃泠泠。托此游圣涯,谅以终馀生。
天子五云内,群髦粲盈庭。仙姿重圭璧,束帛当见徵。
霞居越霄汉,先后森百灵。辞抽夙所秘,赓歌答休明。
遐思古仙山,何哉为重轻。
噫吁戏吾闻地不爱宝,胡为乎空青土中少。五金生处方有之,鬼禁神呵閟深窅。
水浆如汞石壳黄,壳如桃核含水浆。石团金气沥为液,碧色湛湛冰雪凉。
它器收藏即消散,以沙锥石才取浆。取浆一滴疗昏眚,白日食既还耿光。
石孕精华几千岁,白璧明珠岂为贵。神农未必知有灵,谁启玄关救人世。
玉山峨峨云树深,何君得此良苦心。錞釪盛水浸寒玉,几人欲售空持金。
噫吁戏世上之人云有目,白日犹如夜无烛。后土何不令空青出土泥沙然,大使何君疗人双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