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平生习迂僻,人物常怀古。自从尧舜来,历历固可数。
降兹秦汉下,无才继邹鲁。伟哉宋德隆,夫子生四五。
日月丽中天,远近曷不睹。人心一返正,斯道朗以溥。
嗟我小子愚,私淑岂小补。偶从黄卷中,瞻像慰渴慕。
因像以求心,益自陶莽卤。不及犹恐失,谁知此心苦。
会当写斯图,顷刻恒敬负。
赠江渊
久重才华识俊英,偶从此地共茅亭。几时更对何乡榻,细写江东渭北情。
同诸生登聂家尖
寻常多爱此峰游,踪迹疏来已十秋。他日会心峰愈胜,小诗难写兴悠悠。
宿横峰 其一
庞眉齐考两如宾,欲把香醪慰远人。报道闻糟也应醉,一枝聊息梦中身。
观语类后作
平生朱训不离绅,舟上微言月夜亲。又喜朱乡山水近,幸哉亦是及门人。
寄严州刘太守
我爱霜松托趣深,慇勤特表岁寒心。当年缟纻休相讶,遥寄新诗咏断金。
题齐原岭凉亭
齐原岭上架虹梁,来往令人感意长。嗣续更期诸好事,好将名姓共流芳。
数日桂花香
丹桂秋香又一年,老怀不必思华颠。闻香随处堪乘兴,浮世升沉一听天。
奉题怀宁伯双骥图 其二
竞功双骥大功成,造父王良总擅名。设使当年无伯乐,何由千古著雄声。
同小儿游山
幸得身閒心自休,呼儿时作小春游。千山莫景难描画,磐石何妨又少留。
坑里
青松夹广路,绿水连芳塘。茅屋八九家,风俗如虞唐。
宿案头
癖性从来厌市墟,息肩时托近乡居。金风禾黍秋连野,绿柳池塘月照庐。
奉柬塘坑诸亲友
久客宁容忘式微,瓜期日念去迟迟。闻君好爵端孤负,棹雪山阴定有时。
独夜怀古
怀古心期孰与论,客边程课自朝昏。梅花溪上春光好,一味新功励子孙。
题徐氏村居
跋涉遥寻玩易踪,幽栖近在县南峰。松篁共听今宵雨,礼乐多存太古风。
俛仰浮生一梦寐,相看华发两龙钟。酒酣细和辛夷什,丹桂丛兰思正浓。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暂坐清溪畅病身,又瞻联辔两儒绅。行装自促无劳迓,定在旬馀蹑后尘。
宿白云庵感怀
曾服前贤孤立辞,空山独夜感于斯。何由得拜龙门道,一写平生慨慕私。
寄郡庠陈广文
滥窃时名负愧多,劳君两辱碧山阿。墨池泮水宵来梦,红树西风寄短歌。
景德舟中
几展寒衾未忍眠,残灯旋剔又舒编。虽云甚矣吾衰也,一息犹存合勉旃。
中夜偶成
病枕醒来镇不眠,起看星象听鸣泉。寸心敛处能容物,始识天君本泰然。
舟中小立
晴色微开远近山,倚篷閒看鸟回还。数声柔橹苍茫外,又载吾伊过别湾。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
小陂东桥成诗以劳众力云
次种湖
游罗山
同宗人允基拜罗冈先陇
寄赠李春
刘佥宪挹清轩
王锦衣赠梅圣俞集
赠严州张太守 其二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七 石溪先陇
暂寓程庸氏屈府主王侯贲临夜承郎君伴宿
卦口 其二
送天使王侯回朝綵旗联句
宿潼湖
发磨刀口
省躬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
宿白沙寺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一 皇华亭
古城舟中
题樟溪书屋
同胡冕陈凤宿路口铺
晨坐东斋
送陈庸从军江浦
次湖莽
新移蜜檀柑金橘皆已结实日供清趣
寄傅裘
小憩游顿寺
课宝贤隆新二孙
题彭原李氏门扉
别金陵道次五显旧游口占授章余李三友
饶烈使
题弋阳吴茂宰双白轩
蒋莲铺
鸡鸣候晓坐对东林残月宛然昔者之景又续鄙句
晓枕作 其一
寄赠金太守
长湖章氏绝句
鄱阳舟中
分枇杷丝头柑归种
癸未除夜 其二
辞家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留吴营元氏
次打石港
泊周家渡
奉别彭吕二学士
宿种湖
黄磉舟中
泊武城
慈明寺即事
源中即事
与吴贞游东陂石泉
曹天使重庆堂
牧归马上口号
寄太学郑助教
贵溪邑庠作
赠文公先生令孙伯升 其一
哭傅秉彝
忆城东寄饯行十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