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春风一宿太平禅,桃李芳菲霁月圆。明发青山怀雪爪,笋舆人在白云边。
奉别族里
旧乡三载赖周旋,归兴朝来已浩然。莫怪迂疏临别语,人间万事读书先。
沼上独坐
病眼昏花少近书,时从碧沼坐观鱼。支颐细忆平生志,行止何能与道俱。
书郑伉卷子毕偶成
残经讲罢慨虞唐,步月归来兴未央。诗卷写阑吟更好,又挥馀墨两三行。
偶过北院
讲罢残经思已荒,徐经别院暂徜徉。静来春意君知否,昼寝房栊日正长。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暂坐清溪畅病身,又瞻联辔两儒绅。行装自促无劳迓,定在旬馀蹑后尘。
午爨玉湾
曾承缟纻贲荒山,欲报琼瑶久未閒。贱迹何堪符吉梦,葱葱春色蔼门阑。
复居小陂
省墓归来二载馀,青山绿水复相娱。两乡故旧皆青眼,何处人烟不可居。
对月偶成
夕阳扶杖步前庭,归踏繁阴霁月清。灵府偶然无一物,静中意思验周程。
望家山感怀
望望家山近故丘,西风疋马怅高秋。旧游历历人如梦,昨日少年今白头。
宿龙潭
微雨沾鞍风满襟,长途无使客愁侵。天光云影投装处,流水高山是我心。
题黄氏花萼楼
神京曾忝仲联行,乡国相于季氏良。花萼楼深春昼永,自天多福一穰穰。
赠王医士
杏林春色满窗纱,好是当年董奉家。我借馀光辉客邸,神功特向众人誇。
题黻丘
何处云岚是黻丘,中山近在屋西头。五峰风月谙来久,谁道乡关日在眸。
三峰亭
一亭危构接云烟,亭罢基存境宛然。重赋新诗留故事,清风从此更谁边。
黄家原道中
出得黄城望故山,皇华近在翠微间。回头旧友遥追逐,细酌芸窗慰客颜。
丰城史郎中宅
桃李春风访郤林,青灯犹记旧时吟。图书满目人何在,万里凄凉瘴海心。
宿沙河
梦回试省有何思,只念因循学过时。几向平常犹易失,志当造次愈难持。
与钟生同宿东陂
日落辞莲塘,东陂到已暝。烟雾村径微,灯花茅斋静。
细语夜卧迟,月华发清兴。黄卷试一开,琅然共歌咏。
元旦枕上作
升沉荣悴信由天,莫以私心搅自然。人事尽时须委命,春风随处咏新年。
船头对月偶成
笃斯懿德任吾真,宁计朝晡苦与辛。黄卷两行歌一曲,陶然日作葛天民。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作远书罢卧自得亭
邗城
忆九韶
同族拜吕家壕先陇
大同原牧归后坊道中口占授小儿及曾正
奉题怀宁伯双骥图 其二
狭原洪氏
自慈明寺东游龙安镇
避暑普济堂
永感堂为桐城朱善题
发仪真
寄赠金太守
隆孙诞日
新移蜜檀柑金橘皆已结实日供清趣
观语类后作
舟中听诸生歌诗
车泰使归喜而作
歇雨鹤山庙
重宿白杨寺
以石竹雪竹诸字赠周余诸友
睹桐林书屋
贵溪邑庠作
溪上偶成
寄饶景德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
盗名
题淡然卷子
发南浦示璿庆及诸生
铅山道中 其三
中和斋
平林舟中
省躬
孙氏丛桂堂
游綵云山
题德州梁家庄驿馆粉壁四牡聘贤二图
歇雨太白桥
卦口 其二
苏州绝句次唐诗韵 其一
赠别熊崇义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重宿下窑寺
石泉开田
宿樟镇灵峰寺
癸未除夜 其一
重过北院
舟中见红树
新堂即事
吴氏会景楼
题慈训堂
柬黄季恒
题程希善梅月
赠程李二友
小浆铺道中
奉别李尚书学士
东窗独坐有怀先友秦庄仲纶
璿庆夜读喜而赋此勉焉
发磨刀口
石桥感兴
三月十三月下感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