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梅仙峰侧绿青青,渭水潇湘共杳冥。试借琅玕来暮倚,洞门风露接蓬瀛。
新堂即事
平生山水心,于焉得休卜。一堂虽甚卑,素意良自足。
坐看风雨来,已喜无沾漉。赋诗纪吾成,古人有芳躅。
次西梁矶
西梁矶下系孤蓬,矶自峨峨水自东。蓂荚不知经几换,几人曾此咏和风。
官原道中
村村桃李谢芳菲,处处山梨雪满枝。和气薰人春欲莫,东风淡荡任吹衣。
赠别于准通判
惜别问官居,宜思位莫虚。有为兼有守,庶以答除书。
小憩游顿寺
偶从花下一閒吟,窗户玲珑竹树深。习习条风知客意,特来清我出尘心。
歇雨鹤山庙
北落村原冒雨过,篮舆暂驻鹤山坡。呼童启钥供铅椠,旋写新诗且共歌。
重宿墨池傅氏
洗墨池边正己堂,问舟西去又投装。儿孙总解隆先执,更把前题续两行。
近建阳
考亭已近素怀开,不负篮舆千里来。明日青山归兴好,草堂应念远人回。
贵溪邑庠作
昨夜凄风霰鸣屋,今宵月满清江曲。预欣明发行李轻,早趁茅檐弋阳宿。
钟潭岭
东游旧友论心好,西返新诗得趣频。又喜野花缘道涌,嫩红满眼似迎宾。
读中庸
一理存乎静,万事著于微。是以君子心,战兢恒自持。
教诸孙诵诗
日亲黄卷坐忘疲,夜拨寒炉卧更迟。淡淡生涯随分足,诸孙同唱老夫诗。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四
夙昔闻太华,耸拔何其尊。未遑游汗漫,流传少陵君。
群峰无远近,环立皆儿孙。何当脱尘鞅,胜览跻青云。
卧自得亭
养病时来沼上眠,托身物外自悠然。区区为幸诚多也,随处先师有格言。
登德州梁家庄驿楼
一赏薰风瞰水楼,楼头清兴暂相留。明朝知隔几程驿,绿树人家记德州。
题临江寺
霜蹄轻捷快晴光,古寺时耽野趣长。乘兴不知沙径永,题诗人在水云乡。
沼上独坐
病眼昏花少近书,时从碧沼坐观鱼。支颐细忆平生志,行止何能与道俱。
章山傅氏
常忆章山吉士情,偶乘良便造君庭。挥毫还慰平生谊,济美堂前好弟兄。
暂宿新居
青山白云里,旷然露平陆。峰峦森远近,涧溪罗屈曲。
辛丑杪秋中,相基蒙吉卜。明年闰月冬,于焉结新屋。
癸卯建未初,移居遂所欲。藩篱虽未稠,斗室聊自足。
露坐天宇凉,语笑偕僮仆。共想古昔来,谁人此曾宿。
观语类为政以德章感程子而作
尤人只见无虚日,罪已何曾有实功。莫把寸心矜立雪,但专一味暮春风。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送原宪使考迹赴天官
饶烈使
慈明寺即事
后坊牧归
宿白石
病中口占授瑞康宁寿
同小儿游山
宿郑氏村居
廖教授求箴语
分枇杷丝头柑归种
白鹤溪铺舟中
舟子索诗
题淡然卷子
课宝贤隆新二孙
又偶成
除日祀先
十里青山
卦口 其一
宿打石港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次荻港 其二
寄太常高博士
送傅裘北归
独树桃花
古城舟中
听诵孟子三乐章
邗城
题全归诗卷
题新路口铺
税场墟道中口占授戈英
坑里
閒中偶述
泊周家渡
寄汤教谕
南原道中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一 皇华亭
宿渐岭
人日承李贾二县侯下顾
杨太守雪艇
发崇安
宿章广文馆
次任教授见寄诗韵
重宿白杨寺
题樟溪书屋
寄赠李春
寄饶景德
集庆亭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
晚坐自得亭
贺彭九彰落成新居
发景德镇
拟呈赵刘二侯
望越中山
宿案头
秋夜怀旧
重宿连樊桥胥氏
同胡冕陈凤宿路口铺
病起游园
与吴贞游东陂石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