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昨夜巡檐同霁月,今朝联辔共秋山。恍思三十年前梦,信是人生会合难。
奉别乡邻亲友
流传遐迩尽虚声,君子从来耻过情。惜别误蒙乡里敬,匪才何以答升平。
丰安道中
宿雨初收淑气回,春山归兴正悠哉。云烟处处依微敛,桃李家家自在开。
病中有怀子贞九韶
老病怀思只故人,故人疾病总酸辛。如何得似平康步,选胜寻幽处处亲。
近衢州
水原将尽话西江,红叶归心日夜忙。犹爱越山看不饱,焉知孤棹尚他乡。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六 塔山
穷乡谁道塔山名,惟是樵歌牧笛声。岂意远承天上使,翩然下此驻霓旌。
听诵孟子三乐章
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重庵歌为陈子宪题
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
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
不远百里求新诗,咏歌付与孙与儿,奕叶仰止庵之楣。
重宿吕坊龙归寺
曾为松楸此寓居,二旬风月体舒舒。天上归来重宿处,青灯细看旧时书。
独坐偶成
为已工夫何处寻,须知至要在于今。它山之石能攻玉,宁问阳舒阴惨心。
中夜偶成
病枕醒来镇不眠,起看星象听鸣泉。寸心敛处能容物,始识天君本泰然。
次槎江
半月讴吟多胜赏,太平处处共时雍。江山又极登临目,图画天开杳霭中。
书郑伉卷子毕偶成
残经讲罢慨虞唐,步月归来兴未央。诗卷写阑吟更好,又挥馀墨两三行。
偶过北院
讲罢残经思已荒,徐经别院暂徜徉。静来春意君知否,昼寝房栊日正长。
大畬冈望抚州城奉怀任潘诸广文及五峰亲旧
亭亭古木转繁阴,拂面清风昼满襟。坐接水云城郭近,新诗聊为故人吟。
重访传秉彝
日明风淡橹柔和,红树村村逐望多。笑指竹林曾宿处,遥携爱子抱琴过。
寄黄锦章教授
同安烟柳杂晴川,江夏清风十丈莲。此日相思头总白,几时重泛剡溪船。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游子归时亲倚闾,斑衣华发近何如。生涯随分田园好,日课诸孙读父书。
宿板溪 其二
诗罢吾伊尚未停,拥炉更喜共残灯。工夫似此能无间,何患当年艺不成。
冬日拜五六府君墓 其一
断续崇冈野渡傍,朔云寒日共荒凉。劫灰容易成今古,文献凋零事渺茫。
晓枕作 其二
两眼昏花日抱疴,书程全减睡魔多。春深何处无颜色,李白桃红奈若何。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次集庆亭诗韵
重宿墨池傅氏
柬黄季恒
别湖田
隆孙诞日赋诗为寿
同王九鼎省石井先陇
访饶烈 其二
宿熊玑氏
赠文公先生令孙伯升 其一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铅山道中 其四
宿北泽庙
宿白石
渔阳口追次辛丑岁诗韵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九 萝溪重庆亭
赠何生潜还番禺
寄安仁李茂宰
避暑普济堂
发新庄渡
次种湖
饶贰令淡庵
题新斋壁
杏林清趣为过省躬题
重宿九莲寺
重宿经舍寺
閒中偶述
赠严州张太守 其一
人日承李贾二县侯下顾
鄱阳舟中
和康节清风吟
铅山道中 其三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三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赠鳌溪茂宰林侯
载宋宪侯所赠佳酝劳黄柏土功之众
足成梦中绝句
游石牛埠
奉陪判簿刘侯登皇华亭
课宝贤隆新二孙
赠祁门四生
赠吴生归觐钟陵
宿龙潭
雪夜怀恪一辈为求籴旴江
杨太守雪艇
题临江寺
雪窠
同小儿游山 其一
寒夜有怀九韶同不肖奔丧金陵
送天使王侯回朝綵旗联句
东坑幽谷
奉柬大司成先生令嗣
舟子索诗
听本宗诸生早读
铅山道中 其一
独树桃花
塘坑绝句
邗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