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简吕少冯

简吕少冯

宋代 吴则礼

此生不说老婆禅,兀兀坐睡忘永叹。要听车声出铜鼎,故教鼻窍吼蒲团。

淮山宿昔面目好,葵藿从来骨相寒。白发轩然同一笑,未嫌跛跛著南冠。

诗人吴则礼的古诗

怀彭志南因寄之

宋代 吴则礼

年光六马去骎骎,末路漂流愧此心。
玉佩金貂自钟鼎,纶巾羽扇本山林。
舟横落月梅花淡,雁贴寒云春水深。
漠漠东风闭蓬户,相思华发忽盈簪。

简航禅师

宋代 吴则礼

纵横古帙散绳床,卧对疏帘卷夕阳。
春去残花已无踪,娟娟新绿上筼筜。

虞美人(送晁适道)

宋代 吴则礼

夜寒闲倚西楼月。消尽江南雪。东风明日木兰船。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
斜斜洲渚溶溶水。端负青春醉。平安小字几时回。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得黄济川书

宋代 吴则礼

荆南黄济川,少小但两屐。
长大身转穷,四壁只麽立。
书来可怜人,苦说遥相忆。
儿辈满眼前,吾发何由黑。
几时打僧包,为子去得得。
要论十年梦,已复话畴昔。

田不伐遗披云图

宋代 吴则礼

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
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
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
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窃。

送曾公善赴定武

宋代 吴则礼

关河落落孤鸿飞,燕然山南霜草齐。
边笳戍角山悲壮,千里不闻边马嘶。
刁斗夜急虎帐静,皎皎陇月临牙旗。
辕门柳色压毳幕,铁甲十万真熊罴。
少年公子身许国,请佐帷幄辞龙墀。
屯云渐对白玉斝,密雪欲犯黄金羁。
晚风萧萧近易水,想见怀古当倾曦。
连城笙镛断羽檄,往往横槊多新诗。
双轮稍蹉隔前坂,转盼各在天一涯。
吴钩锦带岂足赠,寄声但有长相思。

从贯道求双幅图

宋代 吴则礼

江郎平生笔五色,戏遣秀句为奇石。好绢自作凌乱光,万里须论才咫尺。

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孤舟自横天拍水,江南江北多云沙。

寄介然二首

宋代 吴则礼

昨者偶持汉节,白头未识乌蛮。
饱饭癯然摩腹,笑听船鼓过湾。

送陈漕时权帅还自静州

宋代 吴则礼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
初传使者驱多骑,俄见将军定百蛮。
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
伫闻禁掖催颇牧,玉陛归亲咫尺颜。

同澄之器博饭浮玉

宋代 吴则礼

畴昔清都步武联,轩轩鹤骨称癯仙。
君横七弦鹤忘老,吾得一丘端尽年。
白首终成裹饭去,青灯更作曲肱眠。
步虚声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胜缘。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宋代 吴则礼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干霄镇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
长啸。畴昔驰边骑。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霜髯飞将曾镇战,欲掳名王朝帝。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入汴示坰

宋代 吴则礼

前年溯洛水,杨花白如毡。今年溯洛水,青青未三眠。

犹吃嵩福饭,强寻梁宋船。一笑真自喜,蒲团媚癯仙。

石恪画醉僧

宋代 吴则礼

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
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清谷水煎茶

宋代 吴则礼

快烧铜鼎攲胡床,边头初试蟹眼汤。竟陵谷帘定少味,唤取阿羽来说尝。

法云期曾存之不至

宋代 吴则礼

解鞍就尘榻,聊与幽人期。
寒花受微雨,清香散前墀。
箯舆杳不来,坐恨白日迟。
茗瓯无复共,何以慰相思。

和刘坰并简杨虞卿

宋代 吴则礼

少日负书笈,老年看战车。
此生浑觅句,随处有烹茶。
乞吾炊黍米,烦君问蕨芽。
斓斑赤铜碗,渠辈久名家。

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

宋代 吴则礼

诸方妙手嗟谁何,旧闻江东卜头陀。
即今世上称绝伦,只数钱塘陈道人。
宣和日试龙焙香,独以胜韵媚君王。
平生底处虀盐眼,饱识斓斑翰林碗。
腐儒惯用语烧折,两耳要听苍蝇声。
苦遭汤饼作魔事,坐睡只教渠唤醒。
岂知公子不论价,千金争买都堂胯。
心知二叟操钤鎚,种种幻出真瑰奇。
何当为吾调云腴,豆饭藜羡与扫除。
个中风味太高彻,问取老师三昧舌。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

宋代 吴则礼

树底树头无落英,晴鸠得得唤晚晴。
玉芽方入小分盏,故有鶬鹒来一鸣。

自太和冲雪归而旅雁数鸣据鞍偶作书赠令权元

宋代 吴则礼

休论驼背锦模糊,且试腰间金仆姑。
边头可是怜侬辈,忽作徐熙雪雁图。

流光亭

宋代 吴则礼

畴昔九列干典利,谁言复过流光亭。
关河向人两鬓老,敢与杨柳论青青。
吴则礼

吴则礼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21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