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沂州过诸葛武侯故里

沂州过诸葛武侯故里

清代 夏孙桐

卧龙千古此钟英,故里琅琊尚可寻。汉代山东原出相,少年梁甫亦耽吟。

重扶炎运艰难业,不改躬耕淡泊心。求达如公果无愧,我来凭轼倍倾忱。

诗人夏孙桐的古诗

玲珑四犯·夏夜听雨,用白石体

清代 夏孙桐

玉簟润生,莲檠光掩,凉声惊破残睡。未秋先送爽,入耳烦歊洗。

檐花定知暗坠。又芭蕉、傍阶敲碎。坐久添衣,吟阑迟漏,谁解寂寥意。

西窗语,归期未。早长安倦旅,今旧情异。竹山词笔老,更减中年矣。

香沈梦醒凄迷候,念当日、南皮瓜李。偏不待,金风便、消魂此际。

玉楼春·梨花,用欧阳炯体

清代 夏孙桐

落尽桃绯飘柳线。只觉春游心意懒。小园昨夜又东风,花事棠梨开别馆。

玉燕交飞帘乍卷。夕照余红浑不掩。一庭香雪悄无人,啼到杜鹃春已晚。

次韵酬袁洁珊

清代 夏孙桐

我来史局君先去,十载闻声只慕思。岁月编摩闻易逝,风云扰攘叹方滋。

藏山毋忽千秋业,攻错还期一字师。今日相逢真恨晚,白头愧对汗青时。

吉林成淡堪龙沙感事诗遗墨乃易箦前所作其子属题二首 其二

清代 夏孙桐

兴山黑水旧岩畺,翻近他人卧榻旁。谁解绸缪思未雨,伊川一叹早神伤。

独坐图二首 其一

清代 夏孙桐

过庭诗礼忆当年,斗室居诸别有天。尽许馀閒耽静坐,吾家风味在青毡。

江神子·萃锦园看海棠,分韵得秾字

清代 夏孙桐

瑶轩都被锦云封。逞春容。十分秾。花下分茵,花片堕杯中。

料得今宵无月到,银烛映,越娇红。

西园胜侣漫追从。惜衰翁。彩毫慵。羞对琼姿,不称赋惊鸿。

但祝来年花更好,铃索静,护春风。

岁暮怀人十四首客广州作寄以代柬 其十 张异之

清代 夏孙桐

乘槎博望有家风,精悍时流翰墨中。好是砚池冰解后,乞留碑版照江东。

立春感事柬赵芝生同年再叠前韵

清代 夏孙桐

十年京国真如梦,又见东风扫旧尘。来事茫茫山鬼语,此心落落海鸥亲。

相看袖手同危局,难说缨冠赴斗邻。綵笔输君多气象,且将酬答岁华新。

赵次珊馆长重逢乡举之年同人各以诗纪奉呈二律 其二

清代 夏孙桐

涑水庐陵宿望隆,仍于载笔见公忠。斯文维繫千秋责,晚节艰难一篑功。

先正有灵方策在,鲰生报国此心同。汗青终得桑榆慰,莫为嗟麟虑道穷。

何夫人蕉阴小像重装题句四首 其二

清代 夏孙桐

东郡趋庭七载馀,奉亲多暇日钞书。倾茶乐事成追忆,风雅闺中实起予。

陈子砺寓韩家潭为芥子园旧址招同年小集赋索子砺和

清代 夏孙桐

省台殷剧元亭寂,岁岁同销九陌尘。薄宦星霜人自老,深宵灯火意相亲。

园林旧迹徵名辈,弦管清声歇比邻。莫怪沧桑容易阅,黄垆酒伴一时新。

曹纕蘅春曹话旧图二首 其一

清代 夏孙桐

前有渔洋后定庵,题名仪式昔曾谙。看花君已成婪尾,风月南宫尚可谈。

浣溪沙·周养安得徐电发、汪退谷、洪北江、胡竹岩小砚各一,摹拓 ...

清代 夏孙桐

俪珏双双四美夸。过江人物百年遐。兼诗书画各名家。

石友澹交成沆瀣,砚神小记萃风华。支机何异乞云槎。

翟家庄逆旅壁间澉上钓徒八绝绝佳依韵和之 其三

清代 夏孙桐

轮铁凭将岁月磨,日斜原上断行歌。万重峰嶂回环处,只有青天数雁过。

登金山二首 其二

清代 夏孙桐

雄关互市聚华夷,天堑长江漫诩奇。北府旧闻兵可用,东流长慨浪争驰。

海门落日横楼舰,山垒秋风展大旗。不觉又添游子感,自云遥望雁来迟。

禹慎斋摹松雪鹊华秋色卷子冯叔莹复仿之为题三绝句 其二

清代 夏孙桐

祢宋开元论画宗,鸿胪具体刻求工。傥教真见匡庐面,胜处王羊可许同。

傅沅叔藏园校书图三首 其一

清代 夏孙桐

瞿杨丁陆半销沈,绝续贞元有嗣音。省识读书真种子,不同充栋饱枯蟫。

表兄周立可太守浙中同官近隐居吴下寄诗以姑丈少宰公遗书事状上史 ...

清代 夏孙桐

忆昔秋斋听夜鸿,忧时亲见老成风。卅年残客垂衰白,重到脩门怆软红。

曲突徙薪皆历验,党牛怨李亦成空。谢公遗事吾能述,惟有西州恨未穷。

斗百花·闰花朝

清代 夏孙桐

二月燕山寒冱。常惜东风来暮。今年两遇花朝,禁火才过百五。

消息阴晴,饧箫声暖铜街,彩缕烟笼芳树。春色平分处。

老爱春迟,驹隙看花如雾。春纵暂留,人不少年重度。

拾翠归来,多情杏屋明蟾,还劝玉尊深注。

夏孙桐

夏孙桐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29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