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 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译文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水天一色一片清静凉爽气息,庭院中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纳凉消夏。门帘高卷清风摇动着室内的蜡烛,竹影婆娑映照墙上就像一幅美丽的写竹图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醉后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轻罗纨扇微微煽动凉气徐发。荷塘里骤雨一下子就过去了,明天一定会是秋风萧杀。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蜡炬:蜡烛。
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一霎:一会儿。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宣宗道光初年(1821年)。项鸿祚自幼天资聪援,善于著文。他填词很讲究音律,虽内容大都是伤春悲秋之作,然却以古艳哀怨的词风著称于世,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很多可取之处。这首词作是词人借描写夏夜在庭院纳凉的情景,抒发出几分对人生的哀怨。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赏析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判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晃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宁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扶墙走到床边,躺在竹席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虽使人略感清凉,但却难解词人的醉意,在朦胧的醉意中,词人由凉爽的夏夜,忽然想到了秋天的景色。“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眼前池塘正是莲叶碧青,荷花争奇之时,然而瞬间雨过,一夜间便花凋叶残,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最后两句着似写景,实则是借写醉意中的幻觉,寄托词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全词勾勒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席上人晃、手中扇摇、水中波兴,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对比分明。项鸿祚曾自言“幼有愁癖”,容易触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忧情苦绪。这首词就是词人以传神的笔墨,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的如画的境界。

诗人项鸿祚的古诗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四

清代 项鸿祚

又是同云酿雪天,猧儿嫌冷唤愁眠。为郎憔悴有谁怜。

檀板倦翻金缕曲,绣衾虚费水沈烟。不应忘了过新年。

天香二首 其一

清代 项鸿祚

纨扇凉轻,纱幮月静,嫩阴浅隔庭树。艳雪玲珑,小莲葱茜,清绝自然无暑。

兰姨蕙姊,可相识、蕊珠仙侣。最称晚妆浴后,熏风暗飘窗户。

凭栏几番摘取,下瑶街、茜裙沾露。待剪冰丝穿就,茗瓯闲贮。

莫道罗帱夜短,更携得、琼芳鬓边觑。一枕秋香,催人梦雨。

醉太平四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诗魔酒魔,愁过病过。撩人一段横波,唤卿卿奈何。

池喧绿荷,墙围碧萝。骤凉亭院风多,近黄昏睡那。

浪淘沙四首 其小

清代 项鸿祚

绿酒负金蕉,叠鼓春宵。小屏风底暗香焦。闲梦小床推不去,夜夜枫桥。

往事只魂销,双鲤迢迢。梅花与我两无聊。剩有眉楼弓样月,还忆吹箫。

南歌子五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对面嫌光逼,回身见影单。花落小屏寒,寸心灰欲尽,泪阑干。

南歌子五首 其四

清代 项鸿祚

茜被何曾暖,铢衣为底熏。一缕博山云,晓风吹得散,是离魂。

虞美人二首 其一

清代 项鸿祚

划船打桨催将去,愁听乌篷雨。越王台上梦乌乌,人在乱莺声里、过花朝。

归来重见东风面,杨柳青如线。碧桃还有几分留,为我一春湖上、不曾游。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一

清代 项鸿祚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无情无绪奈春何。

踏莎行二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蝉碧分胎,莺黄破蕾,双心钿合殷勤惠。锦书封心又重题,问谁尝惯相思味。

酒后吟悭,茶边语细,口香沁梦行云腻。冬郎憔悴已经年,翠梢空结东风泪。

虞美人二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碛云寒结胭脂紫,立马王嫱里。枣林一抹乱鸦啼,啼到打更时候、更凄凄。

红酥手与黄滕酒,往事空销瘦。燕姬拢袖压琵琶,不许离人今夜、不思家。

浣溪沙十八首 其九

清代 项鸿祚

风蹴飞花上绣茵,柳丝无力绊残春。今年时节去年人。

蝉锦暗销双枕泪,雁弦愁锁一筝尘。不思前事亦伤神。

临江仙四首 其四

清代 项鸿祚

一架牵牛花褪了,日长亭院秋清。云罗低抹远山青。

疏疏小雨,凉透木犀屏。

薄睡起来添半臂,夕阳又照西棂。更无人会此时情。

自钞宫谱,闲品玉靴笙。

醉花间二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书难寄,恨难寄,难寄盈盈泪。判作负情人,翠被笼香睡。

旧欢应忘记,蓦地还提起。秋雨五更头,冷在心儿里。

徵招四首 其三

清代 项鸿祚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

愁草。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齐天乐九首 其三

清代 项鸿祚

湿云初放红楼晓,丝丝雨残犹陨。淡写山眉,轻笼日脚,笑我清游无分。

余寒尚紧,恁绕过春分,海棠吹尽。忽忆苏堤,香泥多少袜尘印。

闲愁几番自遣,一鸠啼午寂,难寄芳讯。小市评花,幽坊换酒,谁念鬻茶风韵。

蟾蜍砚润,记采壁题名,旧时疏俊。待约明朝,刺船应未稳。

朝中措二首 其一

清代 项鸿祚

翠蛾轻晕斗春红,香暖燕泥融。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

齐天乐九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金铃犬吠笼鹦睡,纱窗骤添寒绪。斗帐围香,篝灯倚暖,预觅探春新句。

吟情正苦,更索索疑风,萧萧似雨。谩捣红冰,相思却到断肠处。

东阑有人步玉,恨铺平藓径,好事偏阻。雁阔书稀,乌栖檐静,冻涩五更更鼓。

才听又住,怕压损阶前,小梅一树。向晓开帘,漫天都是絮。

柳梢青题疏影词

清代 项鸿祚

楼倚晴霞,几生修到,红袖乌纱。东阁诗清,西湖袖冷,福慧输他。

双心同证梅花,更不数,寻常画家。淡墨冰绡,黄昏月榭,一样横斜。

摸鱼儿六首 其四

清代 项鸿祚

幸先生移居未遂,孤山终属和靖。玉簪也抱冬青恨,名士几人心冷。

还试省,记冻雨、荒词遗象今谁认?重来系艇,怪梅坞栖云,鹤栏占水,倒浸一楼影。

巢居阁,结屋编篱觕定,小窗邀我同凭。他年野志搜嘉话,剩有君词为证。

都莫问,且倚醉、临高酒薄风唤醒。暗香半岭,正清磬初圆,画船催散,月到万花顶。

天香二首 其二

清代 项鸿祚

玉唾含漦,珠胎溅沫,骊渊未醒痴睡。碾月肌明,镂冰骨软,不数鹧班新制。

银膏浅炷,应化作、鲛人铅泪。螺甲重添活火,鳞鳞翠帘风细。

凉宵水纹浸被,漾空濛、海天云气。更好凤团闲对,麝塺初试。

一自星槎去远,剩仿佛、吴家断肠字。冷抱薰炉,蓬山梦里。

项鸿祚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12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