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一剪梅 其二 北岩寺酒阑书感

一剪梅 其二 北岩寺酒阑书感

明代 杨慎

戎旅今年四处家。故乡咫尺是天涯。寻巢未定身如燕,览是曾经鬓似鸦。

愁对酒,懒看花。青衫老泪感琵琶。侧身天地无刘表,徙倚阑干日又斜。

诗人杨慎的古诗

续百一诗 其七

明代 杨慎

墨子回车地,朝歌佳丽丛。新台既清洒,淇水复春融。

锵如南子佩,锦车同卫公。隋珠光照日,罗衣香从风。

招摇过柳市,繁华惊娈童。垝垣望复关,桑中接上宫。

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

安宁温泉董北溪新建碧玉楼

明代 杨慎

碧玉泉边碧玉楼,崇幽何羡采真游。清秋长笑惊山鸟,朱夏闲眠对水鸥。

孺子沧浪休濯足,高人剡曲漫回舟。衰年七帙重来此,何限相知半白头。

罗甸曲贵州道中 其五

明代 杨慎

蛮树不凋叶,蛮云不放晴。长亭望不见,何处是渣城。

望江南 其二

明代 杨慎

明月好,流影浸亭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

只是欠传杯。

东望楼

明代 杨慎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壮游轻万里,逸迹淩九州。

抚时厌迫隘,胡为此淹留。越乡悲南冠,骋望登东楼。

遥树小如荠,连峰如波流。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跳听何所见,驰目空悠悠。海曲歌五噫,天末咏四愁。

崇山自兴恻,旷野谁与俦。焉得云螭驾,托乘从霄浮。

扶南曲 其四

明代 杨慎

游赏上春时,踟蹰望所思。花娇初学脸,柳浅未成眉。

问讯沟头水,微波可致辞。

送江景熙

明代 杨慎

西陆戒严两,东溟理仙舻。征■摇孟渚,行阕动吴觎。

山川成异地,岐路感分衢。云中翔乘雁,汀际隐双凫。

林枫夕响振,篱蘠霜艳敷。蹉跎良游阻,荏苒芳节徂。

晨风方发发,晚露已涂涂。行矣旷音息,因之重踟蹰。

涉江采芙蓉

明代 杨慎

沉沉秋江水,灼灼芙蓉花。叶叶凌清霜,枝枝明朝霞。

娟娟东邻子,采采惜芳华。昔时赠同心,今日悲天涯。

欲寄苦无因,向风长叹嗟。

风入松 其一

明代 杨慎

喷香瑞兽小妆台。咫尺天台。芭蕉不展丁香结,闭春心、眉芭难开。

银蜡烧灯过后,金钗斗草归来。

徘徊花月可怜宵。天近人遥。有情芍药含春泪,梦回时、一枕无聊。

王母池边翠水,云英家住蓝桥。

续百一诗 其六

明代 杨慎

大禹入祵邦,累然解衣行。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玉笙。

岂不易性素,所重在全生。栖栖非余志,皦皦非余情。

所愧先机者,飘然反柴荆。被褐怀珠玉,何人知姓名。

存殁绝句 其八 安公石

明代 杨慎

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泪痕添沫水,名字见峨峰。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三

明代 杨慎

一部清商竹啸风,三霄碧纛舞晴空。披襟巳在珠宫上,宋玉兰台赋漫雄。

玉台体 其一

明代 杨慎

流盼转相怜,含羞不肯前。绿珠吹笛夜,碧玉破瓜年。

灭烛难藏影,洞房明月悬。

西江月 唐宫守岁图

明代 杨慎

五柞宫中腊尽,万年枝上霜清。沈香火底坐吹上。

玄圃楼台不瞑。

蕊女金钗剪烛,花奴玉导挑灯。红儿酒渴嚼春冰。

忽报景阳钟应。

行旅

明代 杨慎

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

矌野忽寒气,四望但寂寥。严霜下丰草,朔风鸣枯条。

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白日隐馀照,玄阴晻层霄。

鸣毂无停轮,嘶马不解镳。飞鸟夕知还,征途何迢迢。

无以慰苦辛,兴言自成谣。

送内弟黄秀卿

明代 杨慎

素舸涛江来,白马崤关去。荻岸屡沿洄,芜皋几容与。

寒日照行觞,朔吹飘离绪。超远望平原,悁脰空延伫。

浪淘沙 其四

明代 杨慎

归思满琴心。幽恨难禁。月儿楼下海棠阴。想见纤纤弦上手,羽咽高沈。

青鸟寄归音。一字千金。离鸾别凤谩沈吟。花发月圆须寄取,好在春深。

送卢师邵

明代 杨慎

空谷滞跫步,石山枉佳招。长风自远来,逸翮怀迥霄。

期我于浮城,投我以英瑶。我仆巳整驾,我马亦在镳。

愁霖泥修途,江广讵通舠。粤子暌昔约,伊人阻今朝。

良会虚高言,三游绝孤标。神襟重悒悒,怅望倚逍遥。

佳期旷何许,碧云生泬寥。愿附同声翼,因寄相思谣。

感通 其三

明代 杨慎

璈响云中孔雀,钟鸣霜里华鲸。龙树七人共坐,虎溪一笑相迎。

赠王民望 其五

明代 杨慎

归鸿翔泬寥,绪风传䬃沓。凉氛秀峰期,温盟通海榻。

讵诧彩霞分,终令碧云合。张敏梦不迷,刘协兴还荅。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