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镇江多景楼次刘改之先生韵

镇江多景楼次刘改之先生韵

明代 谢肃

一剑南方定九州,秪今风景不生愁。山标万里朝天望,江洗中原被发羞。

绿树马嘶阳羡道,青云鹤唳广陵楼。两京巡狩须过此,长见飞龙挟綵舟。

诗人谢肃的古诗

送喻汤佐由试佥事降文昌县主簿

明代 谢肃

文昌主簿新纡宠,平乐分司旧拜恩。獬豸高峨冠上角,凤皇深护棘中身。

问津海涌琼崖晓,辞阙天回紫极春。自古功名归秀士,好将惠泽溥黎民。

寄舍弟忠

明代 谢肃

三年吾弟无消息,一日行人报好音。黄顾群头寒月棹,凤凰台上早春吟。

岂知亲鬓垂双雪,应有家书直万金。东望越山青际海,种桃何处不成林。

题四马图

明代 谢肃

风吹细草沙场春,忽看东绢落骐驎。一疋前驰复回盻,二匹齐驱若飞电。

最后一匹奚官骑,意态深沉目光炫。太平天厩粟如山,此物饱食长年间。

玉台阊阖遍游观,五花满身云锦翻。焉知汗血干戈底,北伐南征千万里。

惠养之恩终未酬,空负将军托生死。此图乃是吴兴写,龙种权奇信无比。

呜呼安得真致此,万岁千秋御天子。

题唐人打毬图

明代 谢肃

惨淡风云地,奔驰汗血驹。若非张㒒射,休上击毬书。

瞻峄亭次欧阳圭斋先生韵

明代 谢肃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夷白先生令咏和树喜鹊

明代 谢肃

清风舒旭日,双鹊鸣相和。不惜辞野木,唯愿巢和柯。

主人诚爱物,琼林亦婆娑。高栖有垂荫,低濯无张罗。

饥啄月丘粟,渴饮玉池波。养此侯印质,伤彼月树歌。

衔梁非偶尔,送喜夫如何。夫人巳咏德,织女将填河。

逍遥台

明代 谢肃

逍遥台倚青天外,玩物何须与物齐。出水游鱼观未了,穿花飞蝶梦先迷。

悠悠蒙县闲云近,渺渺濠梁落日低。若得先生重说剑,乾坤容易息征鞞。

寿张知县

明代 谢肃

朱绂南来自帝庭,牛刀宰邑万人宁。农耕戴胜鸣桑野,吏散慈乌下讼庭。

阖境幸沾君子泽,烛天欣睹老人星。千年桃发阳春丽,五色芝凝湛露馨。

好举琼杯餐石髓,仍挥綵笔写丹经。汉良辟谷应留诀,唐果修真足引龄。

东日映云生华彩,南山当户落空青。池捎荷雨神龟尾,海拍松风逸鹤翎。

潋滟兕觥聊上寿,峣峨麟阁会图形。由来岂弟常纯嘏,一为哦诗尚可听。

至镇江

明代 谢肃

封事相关入帝京,船临京口敢迟行。江流清激京山寺,地势雄盘铁瓮城。

丹阙翔云双彩凤,青冥披雾两苍鹰。仪刑不是忘钦恤,要为天家辅太平。

题姮娥图

明代 谢肃

谁道姮娥是羿妻,桂花香露湿云衣。翻然跃入清虚府,不□人间有别离。

荪溪别墅

明代 谢肃

懒峰霞气午湖烟,映带幽栖屋数椽。春畹光风兰叶盛,秋篱凉露菊花妍。

巳深庞老鼋鼍窟,不露成公政事萹。天理物情如烛照,更应几度绝韦编。

题许由一瓢图

明代 谢肃

先生若肯临天下,舜禹皋夔总是臣。却重一瓢轻万乘,乾坤真个有闲人。

赋大丹

明代 谢肃

浮世何人不学仙,仙成高举定何年。一神变化非无地,万息周流自有天。

霜海波澄红日丽,秋旻云尽玉蟾悬。谁能问我金丹诀,大笑无言在目前。

壬子三月二十日送徐

明代 谢肃

再见东风草木蕃,老亲犹自隔淮村。关山千里不能觐,天地一身何可存。

梦蝶坊深趋晓寝,乘龙洲近侍春尊。为言别后长相忆,愁听啼莺倚碧轩。

勉任守礼进学

明代 谢肃

良玉不易求,跻险昆崙上。明珠谅难采,杳渺没瀛浪。

何如探大道,廓若天旷荡。驱车行弗息,圣域将可望。

人生孰不学,此心在无放。神明湛中存,妙用能曲畅。

苟昧精一切,利欲纷作恙。灵台日已芜,出入迷所向。

水荐体习坎,雷行法无妄。德业一以成,吾中胡不广。

嗟哉媚学子,此道当勉强。为山或自亏,白首徒悲怅。

题柳机仲所藏明皇跃马图

明代 谢肃

开元天子骑龙马,来往骊山及太平。华萼楼中骊五幄,集贤殿里校群经。

不疑野鹿衔花卧,却跨青骡首蜀行。治乱有机如反手,请观臣结颂中兴。

挽王豫斋先生

明代 谢肃

槐树生阴昼满庭,风流儒雅想仪刑。养亲固巳营三釜,教子还能受一经。

四海交游如昨日,百年耆旧见晨星。东风忽断人间梦,愁绝西原草色青。

题美人图二首 其二

明代 谢肃

绣得鸳鸯似,春窗困思迷。闲携玉如意,花底听黄鹂。

杨柳枝五首 其一

明代 谢肃

南浦春光媚绿波,脩眉轻展似柔蛾。若非张绪风流态,敢趁清阴马上过。

谢肃

谢肃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2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