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冯驾部伯祥出守羊城

送冯驾部伯祥出守羊城

明代 谢榛

折柳踟蹰傍御堤,长亭回首夕阳西。独看芳草初成赋,相聚浮萍又解携。

出浦棹声空外杳,隔林帆影雨中迟。三江路尽烟岚迥,百越城高牛女低。

日上火田鸣翡翠,风翻炎海跃鲸鲵。尉佗旧俗还能化,陶侃遗踪可自题。

共道抡才今代盛,遥知为郡古人齐。行春露冕青山下,父老争迎五马嘶。

诗人谢榛的古诗

哭晁太史君石墓

明代 谢榛

多士期东阁,孤怀向北辰。名高太史笔,病剧长卿身。

匡世天何夺,怜才谁更真。茫然隔气象,遽矣失经纶。

白舫云随榇,清秋月写神。半生馀著作,万事已荆榛。

策杖来何晚,临风怆独频。尚思排难处,一诺定交晨。

泪湿墓前土,心通泉下人。明年花自发,犹似玉堂春。

送陈驾部锡卿还钱塘省亲 其四

明代 谢榛

片帆飞去拂云霞,月满中秋应到家。人在长安望南国,隔江春信寄梅花。

题孟得之园竹

明代 谢榛

西风万木正彫残,脩竹娟娟谩自看。为爱清阴摇绮席,不教新笋上金盘。

色连淇澳秋霜净,声彻潇湘暮雨寒。中有栖迟九苞凤,野云长护碧琅玕。

过故居留别王南村先生

明代 谢榛

尔居吾旧业,吾弟久相依。往事今谁好,浮生会自稀。

河亭聊别酒,桑梓共斜晖。百感愿常健,终心殊不违。

送程子仁之楚

明代 谢榛

十日九弹铗,留君竟此行。乡心急岁杪,客计缓平生。

雪暗梁园树,江空鄂渚城。不闻王粲赋,愁绝滞南荆。

送吴汝秀考绩之京

明代 谢榛

车马翩翩向北行,郡斋驯鸟送离声。一官曾化秦风俗,多事还忧汉甲兵。

上国浮云秋黯澹,西山爽气夕分明。天王况复垂衣日,礼乐从今问鲁生。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四

明代 谢榛

孤月高高照朔荒,戍楼吹笛满天霜。三秋杨柳飘零尽,此夜征夫总断肠。

送赵太仆子伸入觐

明代 谢榛

流风出自赵平原,曾访丛台旧迹存。海内交游丛白首,天涯风雪一清樽。

几瞻帝阙驰燕路,千转云山到蓟门。春动上林聊寓目,莫将边事醉中论。

寄洞庭山邹子序

明代 谢榛

雁书寄意三秋过,龙剑藏灵两地分。旧日交游思共醉,他乡风物感离群。

笛中夜落关山月,楼外天连海峤云。老去相逢定悲怆,吴歌对酒不堪闻。

晚坐槐庭同王明府师古各赋短歌以志幽兴

明代 谢榛

繁阴坐久日将夕,孤鸟飞来此栖息。雨滋苔径交苍痕,月出槐庭破暝色。

一官宁辞百事劳,琴弹白雪调弥高。更期联榻澄心夜,天外松风万壑涛。

送刘佥宪才甫北伐

明代 谢榛

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东园秋怀 其一

明代 谢榛

地僻有长松,鹤閒非短翮。落落丈夫心,白头几人识。

题陈中贵园亭

明代 谢榛

去秋亭馆曾招客,几处张筵到深夕。花竹学成金谷园,池塘倒插锦川石。

昨经春雪复来游,古木閒云淡若秋。尚忆歌童唱新调,醉来拍手见风流。

送别张佥宪肖甫之颍州兼忆徐太守子与

明代 谢榛

浮云蓟北叹相违,旧社词人各是非。谪后两迁心事定,醉中多赋宦情微。

黄花含笑孤秋色,白雁离群几夕晖。颍上有怀徐干远,建安风调迩来稀。

送田户曹子仁督饷秦中

明代 谢榛

几年郎署见多筹,西度函关得壮游。旗影极天开驿路,剑光终夜照边楼。

吴江百战苍生泪,秦地长征白发愁。共道转输非旧日,帝京遥望朔云秋。

寄赠方金湖中丞

明代 谢榛

今王神武重边功,镇静遥看节钺雄。蓟北霜连兵气外,幕南春在政声中。

天分两地书难达,路隔千山梦易通。更忆楚才心独壮,何须摇落赋秋风。

送赵兵宪絅夫之宣府

明代 谢榛

晓发居庸道,征袍霜露侵。扬旌度寥廓,吹角动萧森。

残月楼中啸,青山马上吟。风云占气候,亭障足登临。

狐岭寒城断,龙沙秋草深。明王忧紫塞,战士感黄金。

樽俎三边策,烽烟独夜心。功成竟何处,海上有丹岑。

瞻远楼为宋大参伯镇赋

明代 谢榛

古姚州,郭西别业开林丘。花石夹阶小玄圃,极天形胜当高楼。

况复三台之峰最秀拔,岚光直向空中浮。画栋雕甍耀日月,倒写丹碧澄溪流。

窗含沧海越东雨,檐接明河天上秋。啼乌一声重悲嘅,凄风忽起蒹葭洲。

君不见混茫万古鱼龙国,下通地轴深叵测。倏荡烟霞旷望间,四时元气浩无极。

众岛波翻几点青,日初隐见扶桑色。阴晴变幻入挥毫,不到冥搜未易得。

神会动千里,岂独穷目力。逝水与孝思,悠悠两不息。

更堪岁晚对冰霜,主人怀抱复谁识。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一

明代 谢榛

海日高临塞上城,汉家诸将久屯兵。断云飞去辽天阔,北望燕然万古情。

立秋先一夜同吴峻伯孙文揆徐汝思李于鳞王元美五比部登城得秋字

明代 谢榛

几年词客凤城游,蓟北河山共倚楼。清夜桂樽聊对月,明朝蓬鬓又惊秋。

风飘玉笛凄初断,天转银河倒欲流。遥忆故园砧杵动,梧桐一叶起人愁。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