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郭山人次甫游秦中

送郭山人次甫游秦中

明代 谢榛

马上吴歌壮尔行,度关非是弃繻生。黄金剩买新丰醉,红树遥含故国情。

地出三峰雄陕服,天分八水杂秦声。霸陵纵目多秋兴,日夕雕飞蔓草平。

诗人谢榛的古诗

酬五岳山人黄勉之见寄

明代 谢榛

人壮三吴地,天开五岳图。神交江月迥,目极海云孤。

老凤鸣琪树,秋花照玉壶。洞庭骚雅会,知尔说狂夫。

金笳曲 其二

明代 谢榛

碧眼名王貂鼠衣,天寒走马猎金微。弯弓仰射双雕下,日晚穹庐带雪归。

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 其四

明代 谢榛

望浙峰头秋叶彫,望京楼上断鸿遥。应思旧日看花处,走马卢沟第一桥。

访葛徵君

明代 谢榛

西城閒访葛洪家,篱落秋馀白豆花。高枕自知无俗梦,数椽茅屋在烟霞。

寄黄质山徵君

明代 谢榛

古来词客自悲秋,江上斜阳正倚楼。南望战云斜越徼,北移王气绕燕州。

几家避乱偏多苦,诸将成功各自谋。今日黄生须献赋,千金宁复买吴钩。

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

明代 谢榛

秦岭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蹇驴龁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

须臾炊黍摘秋果,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欲蹑玄踪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著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

秋日即事五首 其五

明代 谢榛

叠嶂云仍惨,孤村鸟亦稀。共嗟经铁马,谁复守柴扉。

战地生寒色,征旗乱夕晖。还思汉飞将,逐北过金微。

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明代 谢榛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大伾山夜约李子庚不至

明代 谢榛

凉月照青萝,山亭坐深夕。放歌聊一杯,待我同怀客。

北园同孔老赋得风字

明代 谢榛

悠然云在空,此意许谁同。身出勋名外,心归恬澹中。

高楼偏夕照,深竹自凉风。试问今秋兴,还添菊几丛。

清凉山秋夜听儿元灿弹琴

明代 谢榛

吾儿解幽事,露坐一弹琴。声落石崖迥,兴当秋夜深。

潭龙乘月色,山鬼傍松阴。飒飒天风起,清商满翠岑。

杂画 其二

明代 谢榛

山木秋风高,黄叶扫复堕。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

夜集陆道函官舍同丁子学张肖甫漫赋

明代 谢榛

乌鹊翻飞月满城,可堪漂泊旅魂惊。三秋共赋漂吾老,四海论心见友生。

天转明河分夜色,风摧落木乱寒声。醉来击筑高台上,燕赵悲歌自古情。

寄石太守君采

明代 谢榛

驱驰国计久知难,出守多劳感岁残。淮海一州宁卧治,东南千舸正愁看。

石头路断云何惨,瓜步兵来水更寒。赤子归心龚遂事,遥闻渔唱起江干。

秋夜寄郭黄州

明代 谢榛

久别多遐思,惊心夜半鸿。霜飞邺台冷,月照楚江空。

感慨三秋过,徵求万邑同。细侯深有意,聊尔托长风。

送蹇武选子修使秦中便道还巴郡

明代 谢榛

都亭离宴对斜晖,万里星轺岁暮归。蜀岭云低迎昼锦,巴江草绿换春衣。

天连上国书难达,山断中原梦不违。南北严兵当此日,岂容常掩故园扉。

游嵩高山同莫子明

明代 谢榛

相约登攀兴欲飞,山风吹我薜萝衣。碑存汉代莓苔古,地接周京气色微。

二室仙踪云共渺,三花灵种月交辉。夜深谈罢长生诀,笙鹤犹疑天外归。

夜饯周时隆表兄东归

明代 谢榛

弟兄此别重伤神,况复淹留一病身。白发相看淹堕泪,清樽才罢转愁人。

江鸿北转燕山夜,河柳东连鲁甸春。若到乡关逢故老,为言游子倦风尘。

寄怀王郡丞叔纯

明代 谢榛

暂閒官署得烟霞,相对论心坐日斜。邺下佩刀应自壮,齐中弹剑更何嗟。

老餐古涧青松子,君爱秋塘白藕花。王谢风流今北转,高堂燕子是谁家。

送御医顾世安辞官归上海

明代 谢榛

中岁辞官向薜萝,西风回首问兵戈。雁飞海徼寒云断,帆落江城秋雨多。

欲采兰花留楚赋,还期樽酒听吴歌。辟疆自是林园主,何日相寻杖屦过。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