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同李于鳞王元美比部集韦氏水亭得韵二首 其一

春日同李于鳞王元美比部集韦氏水亭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谢榛

都门联辔出,此地访烟萝。共酌清樽酒,还成白苧歌。

春云花外度,幽鸟水边多。更拟池亭上,相将采芰荷。

诗人谢榛的古诗

宿崆峒山示梁道士 其一

明代 谢榛

晚到崆峒山,石栏时独倚。万年空碧云,不见广成子。

晚秋呈崔后渠侍郎

明代 谢榛

野旷烟岚重,山深杖屦迟。菊花留晚色,松树挺寒枝。

霜下百虫伏,风前孤鸟悲。苍生忧悴日,独有老臣知。

漠北词 其五

明代 谢榛

碧眼贤王出打围,角鹰欲下兔如飞。一瓢芦酒驱寒色,雪满西山夜不归。

送皇甫水部之荆州 其五

明代 谢榛

大江千折蜀中来,西望黄牛烟雾开。知尔登临最能赋,至今庾信有高台。

环山楼为刘封君赋

明代 谢榛

日上江楼紫翠开,凭阑四顾郁崔嵬。晴云低傍重檐合,秋色高从叠嶂来。

老至应期弘景卧,赋成堪惜仲宣才。楚天黄鹤还飞下,谁共仙翁醉酒杯。

送纪太守明瑞入觐兼省亲

明代 谢榛

缥缈双旌向北飞,遥看喜色动庭闱。关中剑佩喜丹扆,天上风云护紫微。

策马帝乡成昼锦,听莺客路换春衣。太原父老应相望,杨柳河桥立夕晖。

千秋颂

明代 谢榛

平乐筵开冬月初,天风吹鹤下前除。山河万古钟元气,宫殿千秋倚太虚。

华日高辉龙衮上,彩云低度凤笙馀。称觞不尽词臣意,东海壶公有报书。

同李汝锡马伯龄游苏门山柬王明府

明代 谢榛

好山同一赏,行坐有莓苔。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

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欲刻苏门石,惭非谢朓才。

过周节推尚占因谈嵩岳之胜

明代 谢榛

伊洛寻真竟不逢,归来对尔说仙踪。两游洞壑对何剧,独眺烟岚翠几重。

庭树月招缑岭鹤,郡斋风落少林钟。宁言何逊观梅兴,梦到三花天外峰。

冬夜集张兵部茂参宅

明代 谢榛

秉烛坐深更,严城乱柝声。寒云双阙迥,夜雪万家明。

世事清樽尽,边愁白发生。匡时须计远,和敌竟功成。

自有张衡赋,谁怜李广情。剑尘时一拂,莫遣暗龙精。

张少参子明见过

明代 谢榛

病客掩扉卧,时闻车马临。几来燕市里,能识鲁生心。

独树秋先老,浮云昼欲阴。况逢忧国际,谁为访山林。

张丈宅饮至深夜因赴乃叔德徵之招言别

明代 谢榛

阿咸留客此同欢,阮籍相招待夜阑。城柝乱声连巷动,天河倒影傍人寒。

张灯歌舞虚宾席,隔院风骚有鹖冠。莫讶到迟须剧饮,明朝分手会期难。

秋集道院因同徐库部子明醉赋

明代 谢榛

寄迹京华胜赏稀,偶来仙院静尘机。明河倒影夜低户,凉露无声秋满衣。

铜漏滴残人共醉,玉笙吹断鹤孤飞。空庭改席多幽兴,月落长安并马归。

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其一

明代 谢榛

弃官依白岳,岁月此栖迟。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

心閒虎啸处,步缓鹤随时。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送徐进士子绳谪建阳少尹 其四

明代 谢榛

望浙峰头秋叶彫,望京楼上断鸿遥。应思旧日看花处,走马卢沟第一桥。

望嵩峰漫题

明代 谢榛

嵩峰欲赋客徘徊,野菊馀花石上开。何处青山不秋色,白云有意傍人来。

题王大伾侍御别业

明代 谢榛

野扉长掩石林幽,林外寒溪汩汩流。老凤无心横碧汉,高云何意落沧洲。

天王侧席兵戈日,柱史閒居草树秋。二十年来耽著述,不知华发为谁忧。

寒食夜感怀

明代 谢榛

帝里年华重旅愁,几回清梦到沧洲。看花多病清寒食,秉烛何人共夜游。

乡思转添春过雁,剑歌初断月当楼。梁园旧侣今零落,天际黄河空自流。

夜饯周时隆表兄东归

明代 谢榛

弟兄此别重伤神,况复淹留一病身。白发相看淹堕泪,清樽才罢转愁人。

江鸿北转燕山夜,河柳东连鲁甸春。若到乡关逢故老,为言游子倦风尘。

寄怀户部翟员外十韵

明代 谢榛

大雅昔同社,为郎书报迟。黄花寒自发,白雁夕何之。

边饷烽烟处,中怀鼓角时。山林忧共系,岁月道相期。

聊取浮生醉,宁求异代知。家无步兵酒,世有嗣宗诗。

计部劳心力,功臣重鼎彝。乾坤吾老矣,霜露自凄其。

汉室存元气,漳流寄远思。风胡今不见,龙剑失雄雌。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