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宋代 辛弃疾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诗人辛弃疾的古诗

念奴娇·未须草草

宋代 辛弃疾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春消息。尚馀花品,未忝今古人物。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怕是当年,香山老子,姓白来江国。谪仙人,字太白,还又名白。

浣溪沙(漫兴作)

宋代 辛弃疾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西江月 为范南伯寿

宋代 辛弃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

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

金印明年斗大。

鹧鸪天(和赵晋臣敷文韵)

宋代 辛弃疾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爱将芜语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回急雪,遏行云。近时歌舞旧时情。君侯要识谁轻重,看取金杯几许深。

踏莎行·弄影阑干

宋代 辛弃疾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未堪收拾付薰炉,窗前且把离骚读。奴仆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傍边只欠个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

朝中措 其三 木犀

宋代 辛弃疾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

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与玲珑。

拼却今宵无梦。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

宋代 辛弃疾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生查子(和夏中玉)

宋代 辛弃疾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

宋代 辛弃疾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只欠香沾袖。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卜算子 其七 漫兴

宋代 辛弃疾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试上累累丘垄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檐,山压高低瓦。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宋代 辛弃疾

趁得东风汗漫游。见他歌後怎生愁。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眉黛敛,眼波流。十年薄幸谩扬州。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楼。

鹧鸪天(不寐)

宋代 辛弃疾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光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乌夜啼(戏赠籍中人)

宋代 辛弃疾

江头三月清明。柳风轻。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春寂寂。娇滴滴。笑盈盈。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宋代 辛弃疾

君家玉雪花如屋。成应山下成三宿。啼鸟几曾催。西风犹成来。
山房连石径。云卧衣裳冷。倩得李延年。清歌送上天。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送湖南部曲

宋代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朝中措

宋代 辛弃疾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
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念奴娇

宋代 辛弃疾

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贤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
天为指日垂弧,张旃持节,不遣穹庐去。中使传宣,颁赐锡赉,清晓欢声旁午。两世光华,一门荣耀,盛事夸千古。祝公千岁,庙堂长佐贤主。

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宋代 辛弃疾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
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与玲珑。拚却今宵无梦。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72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