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养浩
平生许国胆囷轮,谔谔危言不顾身。人道龙逢非俊物,我知汲黯是忠臣。
辕驹仗马宁无愧,缚虎擒蛟似有神。故剑年来渐零落,讣闻不觉泪沾巾。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晚霁
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黄州道中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閒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堂邑宣化堂退食
县斋公退炷炉熏,聊为尘烦一解纷。开户不教香远去,簟纹浮动半窗云。
遂閒堂独坐自和三首 其一
击鲜酾酒有馀甘,种竹移花不是贪。世事灰残心上火,年光丝尽鬓边蓝。
地环赤县神州九,人共山猿野鹤三。六载丘园凡六召,小臣何德圣恩堪。
【双调】水仙子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毛良卿送牡丹
三年野处云水俱,逢春未始襟颜舒。故人持赠木芍药,慰我意重明月珠。
入门神彩射人倒,荒村争看倾城姝。急呼瓶水浴红翠,明窗净几相依于。
自言私第惟此本,每开蹄毂穷朝晡。树高丈许花数十,紫云满院春扶疏。
栽培直讶天上种,熏染不类人间株。有时风荡香四出,举国皆若兰为裾。
贫家蔀屋仅数椽,照耀无异华堂居。天葩如此忍轻负,转首梦断巫山孤。
明当洒扫迟凫舄,未审肯踵荒寒无。余闻感德良勤劬,久习懒散倦世途。
深藏非是德公傲,索居莫哂仪曹愚。禁厨一脔味已得,类推固可知其馀。
君持诗去为花诵,蜂蝶应亦相欢娱。
赠李秘监
封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兴和道中
底事劳劳形与神,道途鞍马动经旬。烟横绝涧疑无地,风响深林似有人。
早发举鞭挥雾露,夜行翘首认星辰。何时却逐桑榆晚?爱杀坡仙此语真。
直省
微风吹雨湿层阴,寂寂长廊静足音。怒虎九关天日远,冥静一线海云深。
求田素有陈登志,作吏初非叔夜心。说与饥鸢休嚇我,掉头巢父正长吟。
【中吕】朝天曲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 其二
身与功名果孰亲,万钟何似一瓢真。若教宇宙无难事,未必山林有退人。
遗语五千方外教,行窝十二洛中春。老怀久矣忘机巧,猿鹤欣欣燕雀驯。
过长春宫
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
层楼复观此谁构,只疑天巧非人工。绕檐松影黑于海,步惊栖鹤翔云中。
西山亦喜得佳客,巍峨相向如争功。辽金兴废渺何许?今人一笑怜鸡虫。
须臾遍历至方丈,壶酒盘果罗青红。心清已觉破烦暑,左右况复扇两童。
道人见我乐幽胜,故为留恋谈无穷。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蓬。
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
笑谈人境两相称,此会讵与寻常同。却愁归去到尘世,又随俗迹堕樊笼。
惜鹤十首 其三 挽鹤
共处人烟外,谁期祸乃身。九皋空有恨,四野欲无春。
华表云应泪,瑶台月亦尘。当年林处士,泉下定相亲。
水仙子·咏江南
大雨
六合乾坤一太阴,仰观毛发为萧森。排空疑有鬼争战,对为不闻人语音。
元气只愁今日竭,桑田更比向来深。须臾林杪标新霁,一抹斜阳湿欲沈。
【正宫】塞鸿夏_春来时绰然
绰然亭落成自和二首 其一
地僻门无长者车,身閒不遗子公书。群山侑坐人堪醉,万事忘怀世自疏。
碧玉滟池新雨后,绿云滃径落花馀。凭谁唤起濂溪老,听说窗前草不除。
客中除夕
野性峣峣不耐官,强颜尘土步邯郸。移文久为云山笑,捧檄聊供菽水欢。
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古人事业余何有,羞见茅斋岁又阑。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121篇诗文
云庄遣兴自和二首 其一
【越调】天净沙_昨朝杨柳依
久雨初霁书所寓壁
晨兴用俞立之韵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三
惜鹤十首 其二 病鹤
雁儿落兼得胜令
翠阴亭独坐寄莫俊德经历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中吕】红绣鞋_赠美妓手掌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 其一 春
上都察院
留别元复初
饮城东刘氏园亭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双调】折桂令_想为官枉了
惜鹤十首 其四 忆鹤
一枝花·咏喜雨
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双调】庆宣和
上都道中
有田
维日之良
【双调】落梅引
田居自和二首 其一
建宁道中
行水灾郊外
【中吕】喜春来_亲登华岳悲
休日郊外
游香山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 其四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一
趵突泉
遂閒堂独坐自和三首 其二
【中吕】朱履曲_休只爱夸强
翠阴亭落成自和三首 其三
感皇恩 自寿
惜鹤十首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咏史 其二 龚胜
泉州
绰然亭落成自和二首 其二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 其三 秋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 其四 冬
我爱云庄好四首 其二
过李溉之天心亭
读史有感自和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