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客何为者

有客何为者

宋代 徐积

有客何为者,不穿亦不凿。匣中是何物,尘埃渍锋锷。

登山守直道,荆榛与沟壑。安得百亩田,以就斑衣乐。

诗人徐积的古诗

玉妃

宋代 徐积

琳琅宫殿本无尘,犹跨青鸾踏紫云。怪得晓来天色淡,海霞都在玉妃裙。

寄管久中

宋代 徐积

我头未白心先老,吐出精诚为君祷。若无归计似陶潜,学取萧生抱关好。

又水仙 其一

宋代 徐积

紫金沙路明珠阙,浴罢龙儿洗明月。待来人世等麻姑,只被尘埃污罗袜。

寄江子和

宋代 徐积

客有江子和,时时慰衰老。寄我江黄书,其意不草草。

恐我有疾病,欲我得寿考。古人正如是,但恐今人少。

力仙 其一

宋代 徐积

崆峒道人良多识,易以真为难以力。岂无群圣可相师,亦有一篇言道德。

早朝仙 其一

宋代 徐积

紫瑶阙上烟霞晓,赤玉阶前剑佩齐。十二金童传诏罢,云冠星弁一时低。

奉呈河中教授

宋代 徐积

不息之谓诚,诚所以入德。无微而弗大,何往不可适。

惟其能言者,自求其所得。唯其自得之,久而能弗失。

问杨柳

宋代 徐积

我爱风流杨柳枝,杨柳如何报我诗。落花满面春风晓,借与丝鞭走马时。

无妄仙

宋代 徐积

清风窗外云初去,明月池中鹤自还。春色一帘閒睡过,瑶花落尽不抽关。

童仙

宋代 徐积

忆昔为儿跨竹梢,谁何传与太平谣。如今羽化已千载,绿鬓朱颜更不凋。

双树海棠

宋代 徐积

此花出在海州东,千涛万浪围山峰。不知谁是栽花翁,花根屈曲蟠双虹。

英英斗繁葩葩丰,晨霞夕霞滴不供。欻有神物射蛟龙,团团血溅摇春风。

超然花格非凡容,吴姬半亸钗头红。谁人移下海中山,神仙姊妹来人閒。

人閒无玉可消斑,歌姬舞态都且闲。当时血泪乱瑶关,金槃洗面痕犹殷。

吹箫郎去先骑鸾,妆未成时情已阑。汉皋台下娇蹒跚,曾解明珠瑶佩环。

无媒不嫁矜殊颜,自共美人香往还。霓衣同步绀云车,麻姑面上藏丹砂。

绿鬓已坠金钗斜,酒红不著罗衫遮。且教半笑含春华,但恐分飞成乱霞。

宜哉天下为名花,连根都种名卿家。温温容态孰可加,有如女德贞无邪。

共君醉倒插乌纱,从他群儿笑哑哑。

移竹和倪敦复

宋代 徐积

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閒尺寸阴。正是北窗閒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题东轩 其一

宋代 徐积

我有东轩景,喜君为此行。一如旷野外,四面好风生。

但见云连树,不知山是城。重来如有约,秋水夕阳明。

送沅州通判

宋代 徐积

过湘江时君且听,但恐水中有冤声。当时无地容屈平,众人皆醉嫌独醒。

烦君须吊独醒翁,以酒注之鱼腹中。不须以物缠米筒,但投诗去责蛟龙。

为君质直有古风,能高其义哀其忠。投诗已罢吊已终,寄声急报南城翁。

送乔司法

宋代 徐积

乔掾循循,有如寒士。面无浮气,能训诸理。可养可充,曰正曰直。

其维思诚,其在不息。

送陈长官赴衡阳

宋代 徐积

楚天摇落霜风早,山色依依江渺渺。洞庭水寒帆影孤,雁声正渺衡阳道。

君不见屈原憔悴贾生夭,遗恨至今犹未了。日晚江头船住时,行人莫望江边草。

送倪敦复 其三

宋代 徐积

各自逢人且寄音,仍须南北梦相寻。已成凫雁分飞势,更值淮湖连日阴。

每论事时于义切,重来别后此情深。山东定饮登高酒,剩折黄花望我吟。

呈舒信道

宋代 徐积

淮干风起木枝摇,颔下瓷瓯一尺高。我是折薪扶耒手,中丞且莫笑粗豪。

赠蔡子骧二子

宋代 徐积

凤子能双举,新从日下回。日边是云雾,却带越书来。

题寄亭

宋代 徐积

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

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

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

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

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

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

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

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

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

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