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徐搢珊
满头钗钏耀辉煌,一路花香间粉香。临去老娘吩咐细,游人多处要堤防。
读随园全集有作
恨我迟生七十年,仓山未获揖名贤。溪斋展读随园集,恰喜今生尚有缘。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 添香
竹床藤枕梦初回,炉冷添香拨烬灰。烟向北窗帘底出,知风隐约自南来。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七
云亭绰约丽人多,眉似双蛾髻似螺。更已阑时人已静,还来听唱忆秦娥。
打麦词八首 其四
身却横行步却齐,一声高去一声低。当场历落真堪听,起自东兮止自西。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二
稚儿也解忆长安,父不还家总不欢。多事绿纱窗外月,照人独自倚栏干。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八 钓鱼
风来堤上水生寒,恰喜鱼多上我竿。恼煞渔舟来荡漾,钩沉水底不平安。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一
妾虽未上望夫台,望子情殷自可哀。树欲静兮风不息,我郎何故不归来。
寿母七十索贺诗六首 其三
毁室鸱枭又后随,寄人宇下泪交垂。更炊虽不因人热,催课终难免吏欺。
回首不堪兵乱后,伤心最是寓居时。惟凭纺绩谋生理,积有馀赀抚四儿。
垂杨
柳阴密密画桥东,俯仰无停趁晚风。干作竿兮枝作线,隔溪疑有钓鱼翁。
湖村八景 其七 湾泾晚钓
湾湾湾处复湾湾,竟把湖村四面环。落日衔山孤墅晚,游鱼吞饵一竿弯。
波平似镜钩初下,萍乱如星网乍攀。妇子也知风味好,烹鲜治酒有欢颜。
悼内四首 其二
云姨结伴遽招呼,惜我年来觉影孤。自此鸡鸣谁戒旦,得闻枕畔唤余无。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三
两地原同戴一天,别才满月恍经年。莫愁湖上风光好,曾否花开并蒂莲。
奈何歌六首 其四
回忆儿时变故多,咸同之际遇干戈。承平备历诸艰苦,养不逮兮可奈何。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六
山湾村女也来游,貌不飏兮暗自羞。独往独来无伴侣,匆匆归去不回头。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四
百行原来孝最难,遵行邑宰亦心安。招宾今改称双孝,寿石常存古社坛。
登姑苏报恩寺北塔
三分鼎峙国无孙,七级浮图今尚存。自下升高梯有级,由中望外壁悬门。
上层已历云堪驾,绝顶先登斗可扪。欲问前朝兴废事,塔巅古佛竟无言。
小湖秋兴
回忆春光百日中,小湖从此又秋风。山缘过雨松逾翠,树为经霜叶半红。
燕雁代飞知冷煖,鸥凫无事任西东。眼前得失何须计,且面南轩倒酒筒。
丙戌岁朝立春
百年难遇岁朝春,谚语相传亦有因。岁序适当相丙戌,斗杓正喜建庚寅。
数声爆竹摧冰箸,万树梅花聘玉尘。九十韶光今日始,赏心乐事许相循。
湖村八景 其二 绮岫云来
先人卜筑意何深,常与南山共古今。翠嶂遥观南独坐,白云相对寄长吟。
从龙变化非无志,护鹤勾留恰有心。更喜游行情似我,不嫌日日到西林。
二月初十日,缮葺宗祠,因往督工,有感而作
剋期祠宇起工程,易举终须赖众擎。此事不妨仍旧贯,吾侪共冀奋先声。
欲为祖业千秋计,惟愿人心一样平。到底和衷能共济,岂容猜忌负公评。
徐搢珊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109篇诗文
时事歌十首 其九
课馀述怀
梅花 其二 白梅
代潘妇寄夫子四首 其四
悼内四首 其四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三
时事歌十首 其一
柳眠
客馆栽花三首 其二
闻雁有感
忧旱二首 其二
云亭灯市竹枝词
打麦词八首 其五
题李铁拐像二首 其二
湖村八景 其一 小湖月上
甲午乘轮赴试神速异常,口占二绝 其二
时事歌十首 其三
九秋望日月下有感
时事歌十首 其十
贯庄调灯五首 其三 百鸟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四 坐竹
寄张廷瑞索牡丹花二首 其一
辛巳秋,香樵居士以画梅见赠,时予适丧偶,因戏题之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一
暑夜纳凉二首 其一
伞墩观梅
读圩
时事歌十首 其二
汇香堂
莫城
奈何歌六首 其一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二 围棋
梅花 其三 寻梅
禁烟节
云亭灯市竹枝词 其五
血迹碑二首 其二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一 辞客
寿母七十索贺诗六首 其六
悼友潘蕙溪二首 其一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三 采莲
消夏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晚浴
贺清儒族祖病愈
客馆栽花三首 其一
寄张廷瑞索牡丹花二首 其二
忧旱二首 其一
时事歌十首 其五
历代国号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