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 其四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 其四

宋代 晁补之

浮云如游尘,倏忽蔽白日。登高念摇落,岁暮一何疾。

东陵种瓜事,富贵宁可必。人生无南北,行乐时易失。

诗人晁补之的古诗

答陈屦常秀才谑赠

宋代 晁补之

驱车触热中烦满,苦无蔗浆冻金碗。
陈君诗卷可洗心,持冻终朝晤言伴。
男儿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尘。
白驹皎皎在空谷,黄鸟睍睆鸣青春。
子桑之居十日雨,入门不复闻人语。
形骸正是吹一吷,安用虚名齐后土。
文章初不用意成,黼黻帝躬临下民。
时花俚服诮新巧,牛马安所辞吾名。
禹穴幽奇行可强,江北江南正相望。
乘涛鼓枻何当往,爱惜水仙桃竹杖。
不应越女三年留,相见还须未白头。
蘧生知非苦不早,巨壑夜半遗藏舟。
达人一言嚆矢疾,相从琢磨悔去日。
菖莆正是可怜花,我独闻名不曾识。

次韵毅父户部兄游栖岩寺

宋代 晁补之

恐是初禅第一天,千秋龙象镇危巅。
坐看玉井莲飘叶,绝胜香垆日照烟。
点点蚁封知晋甸,纷纷雁背向秦川。
要须浩荡奇言称,付与南华旧老仙。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代 晁补之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
诏畀千金访遗书,遗文书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
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
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
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圯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
闭门睥睨在一床。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
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
率更三日劳野食。长年囊褚况易掷,
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
十百数中聊取仂。胡君今书民,
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鈆椠老壮士,
朝廷岂无忧国人。曩时豪气今谁在,
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
世事无何付蝉蜕。

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宋代 晁补之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柟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碧牡丹(王晋卿都尉宅观舞)

宋代 晁补之

院宇帘垂地。银筝雁、低春水。送出灯前,婀娜腰肢柳细。步送香裀,红浪随鸳履。梁州紧,凤翘坠。悚轻体。
绣带因风起。霓裳恐非人世。调促香檀、困入流波生媚。上客休辞,眼乱尊中翠。玉阶霜透罗袂。

次韵答叶学古

宋代 晁补之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往投。
幸闻一诺荣,不受万户侯。
谁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
未几子告别,西宾帝王州。
吴船风雨夜,送子不胜愁。
八月子献书,高谈夏商周。
惜哉天下马,骊牡烦推求。
我滥乡老荐,麻衣望前旒。
愧非鸣凤祥,斥去还林丘。
三月我度江,子行穷海陬。
相望遂乖隔,慨叹不自休。
逆旅善辱人,虚激韩娥讴。
操瑟立齐门,乃反怨不收。
嗟哉子与我,不幸斯人俦。
有客道闽吴,书诗眷绸缪。
开缄恍自失,但觉胆气遒。
有如饮贪泉,海货溢两眸。
子诗益加富,我句犹能裒。
春禽与秋虫,引腹聊相酬。

鱼沟遇大水

宋代 晁补之

沙行水宿几江南,石斗龙求久已谙。
秋水故应旋面目,顺流东望为君惭。

出都呈十五叔父

宋代 晁补之

凌兢瘦马不堪驱,塞眼红尘暗九衢。
太学虀盐聊乐只,故园桃李且归欤。
上书北阙三年困,种豆南山一半芜。
忍志动心天相我,莫惭关吏辱陈余。

感皇恩(海棠)

宋代 晁补之

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须病寻芳懒春老。偶来恰值,半谢妖饶犹好。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花底杯盘花影照。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万年欢

宋代 晁补之

忆惜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嗟管鲍、当日贫交,半成翻手难信。君知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此事谈何容易,骥才方骋。彩舫红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君欲问、投老生涯,醉乡歧路偏近。

金陵南数十里江心烈山崒然特起犹金山也家人

宋代 晁补之

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
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扬州杂咏七首

宋代 晁补之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

宋代 晁补之

廖君愤世谈刺口,人言宁食葱三斗。
轩然齃鼻颐隐肩,葱葱醉市驱驴还。
我初目病视彷佛,望君有异大人间。
新丰两行惜不上,竹林风来虚自赏。
俯头落笔千人惊,一战取齐余两城。
田生龙甲赖束苇,诡胜尾热安知荣。
盈盈府中谁怜此,为君愧惭黄夫子。
论功欲识非战罪,试使喑恶走杨喜。
君不见方朔高才良独难,割肉要令生自弹。
北军给食谁致尔,羊求平昔安能攀。
偶然捧檄忽掷板,鸟自知还云出山。

离亭宴(忆吴兴寄金陵怀古声中)

宋代 晁补之

忆向吴兴假守。双溪四垂高柳,仪凤桥边兰舟过,映水雕柳华牖。烛下小红妆,争看史君归后。
携手松亭难又。题诗水轩依旧。多少绿荷相倚恨,背立西风回首。怅望采莲人,烟波万重吴岫。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三

宋代 晁补之

杨柳青青欲哺乌,一春风雨暗隋渠。落帆未觉扬州远,已喜淮阴见白鱼。

昨日雪已佳约李令希孝

宋代 晁补之

昨日雪已佳,今日雨亦好。
冰肤解万木,洗濯见枯槁。
思君对此坐,孤咏废幽讨。
明日尚相期,春禽听清晓。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宋代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宋代 晁补之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
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
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
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

虚斋

宋代 晁补之

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
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
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
时作苦语诗,幽泉汲修绠。

千秋岭上

宋代 晁补之

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
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
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49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