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竹村

竹村

宋代 许及之

种竹亦云好,结交当有道。能邀岁寒伴,同呼酒家保。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灵壁坝

宋代 许及之

入泗行来汴似梁,坝成灵壁水全枯。汴流可遏从渠遏,思汉人心遏得无。

太上閤端午帖子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傍阶葵萼倾红日,映水榴花染绛云。鱼戏亦知天意乐,行行吹起碧波纹。

庆都县

宋代 许及之

庆都将过过唐河,欲访灵台去路赊。试问车夫能指点,好峰无数碧莲华。

西山爽气

宋代 许及之

负墙结槛太粗疏,真得西山爽气无。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

游鯈图

宋代 许及之

碧草差差泛绿猗,未施鱼影乐先知。遥怜般礴明窗下,便是濠梁得意时。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忘形海内鲍潮州,迟次天教得共游。行李未还长问讯,扶藜才过许赓酬。

湖光催我频携酒,花影何时傍结楼。昨夜满庭秋月色,一年无此亦知不。

积雨简百七丈郎中二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社中真率数追陪,合有閒缘带得来。十日顿疏新旧雨,百年犹负浅深杯。

护持卢橘黄金实,准拟榴花绛雪醅。但有菖蒲皆是节,不须端午始欢咍。

玉堂宿直次高内翰九日前一日草妃子麻毕题案上韵

宋代 许及之

岁稔时和庶事康,未央称寿捧瑶觞。宣将銮殿金为炬,草就麻词玉作堂。

自是关雎思淑女,不同飞燕在昭阳。儒臣信得文章力,捧赐看花一样黄。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

宋代 许及之

立秋三日天气殊,凉风渺渺舒郁纡。少日第拄渺山笏,暇时惟汎会昌湖。

投老身登华盖顶,度堂面直莲峰炉。长江回抱若裹玉,明月荡漾如怀珠。

楠溪大源小源出,樟浦早潮晚潮俱。凌空笔架呈挂綵,出海金轮看浴乌。

中川蚌胎非妩媚,港口螺浮疑虚无。何以得此江山伟,若有相者神明扶。

了知无一可云补,其敢有二当何诛。故人相逢笑颠错,生涯不解先膏腴。

且同野叟共尔汝,免以前衔相唤呼。看山未觉迷老眼,报国终愧全微躯。

斫竹特为三益径,把钓倦作扁舟图。乃知绝境真妙绝,强名孤屿何尝孤。

凭栏聊欲须款款,飞帆正尔来于于。明朝此兴定不浅,但恐劳苦肩舆夫。

次韵才叔屠苏绝句

宋代 许及之

底须却鬼写台符,一盏侵晨不可无。老觉东坡翻倒置,奚为后我酌屠苏。

读王文公诗

宋代 许及之

文章与世为师范,经术于时起世仇。少读公诗头已白,只因无奈句风流。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六

宋代 许及之

真人得道自崆峒,万国同归寿域中。致却升平更何事,朱颜绿发侍重瞳。

寄潘德久

宋代 许及之

新雨不可待,故人犹作疏。有方能煮字,无策与脂车。

洒地亲霜簟,敲冰想玉壶。端能乘月过,重赋碧芙蕖。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石笋金鸡传地谶,凤池虎榜属儒真。向来再世方稽验,今日兼荣孰比伦。

次韵陈大用

宋代 许及之

林峦迫摇落,卉木见槎梗。物当各归根,人盍思退省。

我今幸投閒,日力竞俄顷。阖户思寡过,出户忘造请。

第知龟藏六,大似蛙坎井。佳客车枉门,好语裘挈领。

遽发醯鸡覆,如脱孤㹠阱。见道乏新硎,导窾昧微綮。

元方擅能事,转庵互规警。倡酬传五字,玩味消百眚。

盘餐共粗粝,轩窗临阒静。恨方厉霜风,惜不行蔗境。

何当历崟岑,相与忘畛町。江山开伟观,华盖登绝顶。

题可止亭

宋代 许及之

涧叠裴公石,杯形鸱子船。乘流欣遇坎,结网胜临渊。

悯牛行

宋代 许及之

牢牛得肉那忍吃,匪论阳报谈阴德。忆牛初生阳犊时,随母耕田眼先识。

茧栗渐长初胜犁,脱轭项间染能赤。一行错误随后鞭,习得犁行如界直。

耕来耕去禾稻阳,得閒放食行田塍。稻秫掠嘴不敢食,自齧枯草甘如饧。

马终蒙帷犬蒙盖,牛岂无功遭横害。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载花航石自都城,惭愧波神每不惊。官职有何消得处,园池亦只信缘成。

赏心择胜难扁榜,信口哦诗莫主名。无奈新开城上路,江山如画总相迎。

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对床盍听风雨情,同胞兄弟亦何止。试于如梦境中听,雨声水声风过耳。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宋代 许及之

出郊缓步当乘流,依壑幽寻少饯秋。水过斗门知浦口,庵当巽地见峰头。

赏心便拟为邻卜,志喜姑先著句留。祇恐据鞍方矍铄,未容此处就菟裘。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