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房 其一

山房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山城久矣鞠榛埃,三径新成手自开。何用诛茅卜邻并,好风良月便应来。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喜宣甫至戏呈

宋代 许及之

陶溪路远强跻攀,犹得诗筒暂往还。有便催租俄败意,无心听鹊忽承颜。

菊花满径成三老,梅萼穿林见一斑。肯为转庵聊且住,预愁约束裹粮悭。

送鲍清卿运干调官还里二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家住城南水竹村,羡君月榭与风轩。头颅已料月生骨,言语难酬明主恩。

何日致还归里社,也教依样买山村。弹边求炙君怜我,许种名葩寄后园。

契师欲予隶书为此以赠

宋代 许及之

契师画得梅中趣,急水溪头印月时。昨夜卧披今起看,自宜重坼向南枝。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肠日九回谙世路,肱今三折悟良医。戎郎何自知贫好,却是归来远客知。

夺玉石桥

宋代 许及之

辇却民财积上京,民贫政自不关情。琼台要筑犹馀事,何况桥成夺玉名。

题睡足亭

宋代 许及之

唐皇溺太真,爱心苦未足。因人忆海棠,何如悟秉烛。

太上皇帝閤春帖子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一声清跸乘舆来,来献双亲万寿杯。想见瑶池同宴处,要花开后便花开。

王宣甫以予有诗求郑文之染髭法与其旧作暗合因录示次韵酬之

宋代 许及之

细看绿绕与红围,此地何曾著白髭。顾我全惊何鬓改,羡君犹有黑丝垂。

一皤博笑几同调,两丑相看莫敛眉。正使醉中巾帻堕,不妨齐唱赤壶词。

次韵才叔屠苏绝句

宋代 许及之

底须却鬼写台符,一盏侵晨不可无。老觉东坡翻倒置,奚为后我酌屠苏。

三月二十七日玉堂夜宿

宋代 许及之

以玉为堂未是誇,金林禽谢有金沙。稍传禁漏提初点,旋听周庐递晚衙。

春尽犹寒欺梦草,晴多未雨渴檐花。自怜虽是文章力,肯把凡驽污白麻。

皇后閤春帖子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龙楼问寝正鸡鸣,玉佩丁东晓气清。春入椒房偏起早,三茅观里未钟声。

蜀山堂

宋代 许及之

已把堂名占蜀山,爱山犹叠石孱颜。世间何事非儿戏,了得儿痴趁得閒。

听转庵弹琴

宋代 许及之

竞春人去客苔侵,喜对安仁理玉琴。百尺游丝非助我,一声啼鴂是知音。

湘桃作意红兼白,碧柳随宜浅更深。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四

宋代 许及之

桃李枝头锁冱寒,天工一笑发嫣然。唤回雪苑阳春脚,幻出琼壶小有天。

欻看南图羊角上,恍思西抹阿婆年。政须点勘频呵护,准拟开函近御筵。

仇香种梅已开而出乡未归再次伯晖韵

宋代 许及之

忆醉江南枝上雪,爱词人把罗巾裂。篇成皓齿发琼姿,酒尽貂裘堪当折。

如今消得督邮前,期会纷来闹似烟。故人一枝久寂寞,新愁万斛谁洗溅。

仇香有意移芳洁,索笑不来空哽咽。幸自花开君不归,一夜孤根冷如铁。

次韵才叔初春绝句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柳眼虽舒未展眉,逗寒阴雨故逶迟。潘郎袖却春风手,正想经营得句时。

诸葛忠叟初逢家垫池中产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宋代 许及之

我爱濂溪说,君能喜种莲。一经初建塾,双实遽呈川。

和气埙篪应,荣名棣萼联。勉旃成宅相,学也是家传。

次韵叶德友苦热吟

宋代 许及之

避暑本无法,有法心可移。达尊迫人事,盛服严天威。

六月厉戈甲,百鍊亲炉锤。前驱上峻坂,后鞭禁长吁。

正午万灶增,尅晷千夫炊。辕门待排结,军令无徐舒。

陆浑救急燎,栾巴稽噀霏。期以片时灭,不许一草萎。

醲赏激勇往,毕力争忘疲。不计挥汗雨,宁思濯风漪。

当其用力所,岂复知热时。万事心地存,百夫火宅驰。

四时更代谢,二至争愆逾。积阴理必复,大夏阳常居。

及此当歊赩,岂得怀郁纡。杜愿踏层冰,几欲投清池。

韩思坐深甑,为说亦岂疏。极知隶元气,孰与逃象滋。

聊用供嘲咏,且以相戏娱。吾侪幸安适,家食饕委蛇。

念彼方热耘,焉能思逃虚。静胜昔人心,屡空斯晏如。

况予负深谴,省咎阖重扉。友朋相急难,往复通有无。

每怀子叶子,久与期襟期。有此苦热吟,句韵两崛奇。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十

宋代 许及之

布地黄金间碧疏,归依大士摄心初。功名骨相元何有,身口业中除得无。

送俊老再住惠因

宋代 许及之

天台自是金仙窟,而况师曾住惠因。祖令全提馀作略,旧营重按想精神。

绝怜老宿参辰象,何限名蓝甲乙人。若遇毒龙师摄取,经行杯渡熟知津。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