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舍人惠古梅酬以拙言

张舍人惠古梅酬以拙言

宋代 许及之

孤标耻付寿阳妆,薜荔为衣藓作裳。映竹蒙茸初破白,倚松鳞甲亦生香。

分无疏影追同辈,肯逐群英殿后芳。珍重折枝烦寄与,恍思千树故山旁。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简转庵

宋代 许及之

扣门有碍吾何适,排户顿疏君作难。不对桃花倾社酒,谁怜燕子怯春寒。

便过熟食过元巳,尚看酴醾看牡丹。却笑今年诗厄闰,略无好语入毫端。

玉堂宿直次高内翰九日前一日草妃子麻毕题案上韵

宋代 许及之

岁稔时和庶事康,未央称寿捧瑶觞。宣将銮殿金为炬,草就麻词玉作堂。

自是关雎思淑女,不同飞燕在昭阳。儒臣信得文章力,捧赐看花一样黄。

从潘济叔觅花栽得红蕉凤仙大蓼谓水栀仅有一窠寒窗不可无戏作二绝 ...

宋代 许及之

幽人怜我学锄耰,寄与花栽一一收。莫道芭蕉失寒暑,凤仙宜夏蓼宜秋。

太上皇后閤春帖子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广成得道自崆峒,少广功成阆苑中。自是仙家春不老,蟠桃枝上又春风。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世取名科耀故乡,君家显祖屹相望。将雏近喜重偕计,有子先登服义方。

著从事衫元漫仕,入元戎幕已交章。头风正待陈琳檄,熟路轻车痛折箱。

田家秋日词

宋代 许及之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閒未得。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 ...

宋代 许及之

新来怀抱少人知,自入修门未有诗。鸠自呼晴蛙唤雨,羡君湖上看西施。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恭惟炎运恰中天,间气真成五百年。以舜继尧方诞圣,维申及甫即生贤。

刘和州挽词

宋代 许及之

风姿酝藉发阳和,议论峥嵘砥柱波。先见不为时宰信,孤忠惟是圣心多。

两州惠爱逢人说,万里功名奈病何。期待自惭无补报,忍观埋玉北山阿。

酬孝若

宋代 许及之

自笑求田了不营,竭赀结屋为山青。尚怜远岫光倾座,犹欲平崖稳著亭。

同社唱酬虽数至,扣门剥啄未尝听。故交要识今吾面,不是遗民即隐丁。

送余伯益知县

宋代 许及之

建章万户及千门,博物如君自不群。入幕向来争论荐,鸣琴此去定知闻。

官惟作县堪行志,闽独于盐害未分。剖竹乘轺同臭味,愿求长策献吾君。

太上閤端午帖子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久瞻黄屋见尧心,尽把薰风入舜琴。至乐殿中香一炷,静看周易对槐阴。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岂以姻亲笃故情,最怜意气感平生。身居城市如专壑,家蓄图书得主名。

满拟归田谙笑语,何期中路隔幽明。有儿万事无堪恨,待勒铭诗作世程。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十一

宋代 许及之

晴岚羃羃水潺潺,归步花光夹道间。中竺已游游下竺,冷泉亭畔更登山。

呈张功甫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乞得云台散吏归,园亭物物有光辉。临湖更要波光阔,付与沙鸥自在飞。

黄精

宋代 许及之

白发终烦扫,黄精莫认花。叶疑新竹箭,根类老姜芽。

虏行移以盱眙为肝胎

宋代 许及之

华风虽染不知裁,将底论思献纳来。杕杜昔曾闻杖社,盱眙今却见肝胎。

曾主管由宜春道中得遗弃小儿属予收养道间寄诗纪实次韵奉酬

宋代 许及之

日月被八极,覆盆自无明。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明鸣。

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一旱出料外,谁与填饥坑。

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指囷宽嗷嗷,凛若临大兵。

雨馀百忧洗,痛定犹忡怔。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

高轩昨过我,绝尘不容瞠。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

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

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

舟中喜雨

宋代 许及之

骤雨飙风趁急雷,画船系缆小裴回。隔帘大点欺窗纸,入户微筛供酒杯。

一夏屡忧无计奈,半秋频喜傍怀来。世间好事无全美,濡首牵夫可念哉。

贺太庙产芝草

宋代 许及之

太室晶莹粲玉芝,慈闱恰遇未央时。两宫喜色腾尧采,万岁欢声动汉卮。

发祉有来增裔叶,产祥方至在孙枝。从今庆事频频有,准拟赓歌剩赋诗。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