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子大知县

送王子大知县

宋代 许及之

金闺通籍绾铜章,荔子黄时恰到乡。僧夏相期尘外住,官期将趣橐中装。

倾心栖棘仇香地,侧耳鸣弦单父堂。说著江西如故里,南城春色胜河阳。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五

宋代 许及之

数日清寒不肯开,枝头阁雪冷皑皑。霜禽飞去花身动,一片清香在绿苔。

西户

宋代 许及之

勋业镜成斑,光阴箭能疾。明时贳此翁,不须绳系日。

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

宋代 许及之

慷慨中原泣夜阑,一门忠孝只南冠。来归九死赊犹易,就养一官轻底难。

幕府礼罗留莫住,清时长铗惜休弹。男儿富贵寻常事,要取功名与世看。

再次韵仲归

宋代 许及之

身名已愧凤巢阿,世念难教古井波。老觉病时终是懒,话当情处爱相过。

闻閒莫惜朋簪盍,服义相将户履多。意到会能拚剧饮,与君同赋醉时歌。

简才叔

宋代 许及之

坐看母竹长龙材,衣上新痕染碧苔。杜宇不随春老去,黄鹂偏傍水光来。

摇摇书带连香草,冉冉凌霄上古梅。此意转庵同领解,更须潘令好怀开。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宋代 许及之

出郊缓步当乘流,依壑幽寻少饯秋。水过斗门知浦口,庵当巽地见峰头。

赏心便拟为邻卜,志喜姑先著句留。祇恐据鞍方矍铄,未容此处就菟裘。

登江山伟观

宋代 许及之

江山如抱画难加,伟观标名似太誇。千古云烟无尽藏,百年登览足生涯。

诗情与客来天际,潮汛邀人上斗槎。自是皇恩聊许借,儿童莫便认吾家。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谏纸台评字字温,补天勋业妙谁论。风霜却是为霖手,桃李恩深更不言。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只教求食傍人门,彭泽何妨作令君。乡里小儿真解事,归来草木亦欣欣。

寄陈颐刚

宋代 许及之

眼见交游半陆沈,可无百丈引清深。注成兵法有奇志,閒过壮年应苦心。

几度梅花开怅望,有时杨叶梦追寻。男儿机会何终极,莫遣愁将鬓发侵。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世取名科耀故乡,君家显祖屹相望。将雏近喜重偕计,有子先登服义方。

著从事衫元漫仕,入元戎幕已交章。头风正待陈琳檄,熟路轻车痛折箱。

次韵陈大用分韵得对字

宋代 许及之

离群易兴怀,会面即忻对。兹岂非人情,况复是吾辈。

稍稍不晤语,毣毣已心愦。世态炎复凉,画事素先缋。

馀子纷珷玞,良友抵珍琲。仲方真小难,煮糜是所爱。

有作窥古淡,如女洗妆黛。亦尝和宫徵,惜不听环佩。

是举终当了,此事可使废。转庵传分韵,容成忆同载。

肝胆徒轮囷,酬酢任瑕类。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恭惟炎运恰中天,间气真成五百年。以舜继尧方诞圣,维申及甫即生贤。

玉绣毬花

宋代 许及之

平泉珍簇蝶,道是永嘉花。玉绣名吾里,瑶琨不浪誇。

杨似勋许惠丹砂

宋代 许及之

双矑炯炯朱成碧,两鬓星星玄尚白。丹砂入地长黄芽,苍颜幻得婴儿色。

了知色相无定形,造化于人亦儿剧。蓬莱三山何渺茫,内景黄庭犹准的。

怀璧其罪彼何辜,资盗以粮渠自贼。西州九转得奇功,愧我闻名未曾识。

小人有母垂八十,步履轻便自畴昔。今年一病起衰容,分明只得丹砂力。

九顿首拜三叹息,什袭藏之愿无斁。日引月长馀几何,神夺鬼偷疑暗掷。

间者从公有天相,启閟抽关话奇特。便祈公赐公许之,归语老亲感填臆。

膝行欲请还踧踖,盛事不应相趣迫。三沐三熏课长句,句岂能神公自德。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十五

宋代 许及之

明时与物总为春,乐处陶陶即是真。胜赏不妨閒信马,名园莫问属何人。

夜渡分宜水南

宋代 许及之

一水弯环抱县流,水南物色总清幽。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

灵壁道傍石

宋代 许及之

花石纲成国蠹盈,贼臣卖国果连城。陵迁谷变犹横道,反作傍人座右铭。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摩挲指点经行处,尽和诗篇二百馀。已是步趋瞠若后,或看晚节在归欤。

棠杕径

宋代 许及之

弟兄为师友,晚岁共三径。室迩伫远思,东风吹鬓影。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