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显庵饷伊蒲索著语代简

显庵饷伊蒲索著语代简

宋代 许及之

却埽销长夏,来薰傍曲肱。辘轳金井水,沆瀣玉壶冰。

避暑元无法,安心却粗能。破除香积饭,供给在家僧。

诗人许及之的古诗

药畹

宋代 许及之

种药怜苗润,分畦戒蔓滋。休藏肘后法,医国是良图。

劝农口号十首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三劝农家敬主人,种它田土耐辛勤。若图借贷相怜恤,礼数须教上下分。

送刘东玉提干之官茂苑

宋代 许及之

共论隶古弄文漪,酌别宁忘载酒卮。去去台中摅婉画,行行箧里富新诗。

向来阀阅多丹禁,岂有人门后白眉。九万扶摇从此始,他年书劄问茅茨。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苍颜幸没黄尘里,清梦忽堕孤山涯。处士桥边卷蓬相,痴儿莫讶得香迟。

素丝行

宋代 许及之

冰盆缲丝千尺长,雪花玉色无晶光。机声札札逐羲御,百襄一一输文章。

素姿已是随时贬,妖茜娇蓝还点染。东邻巧妇斗痴妍,对刺文禽相掩冉。

衣裳颠倒那得知,但见新行胜旧时。倡优却得被后饰,汉庭只集书囊帷。

君不见古来志士多惨戚,古貌古心少颜色。

用韵酬侯居甫

宋代 许及之

玉树风前映玉峰,吾家安得此乘龙。书林未照青藜杖,甥馆肯陪高节筇。

归棹喜闻明月载,哦诗想带夕阳钟。从今社里添光宠,咳唾珠玑有仲容。

次韵章君济黄元章二广文种竹建康学宫

宋代 许及之

城云一坞碧云深,亦许分青到泮林。移去检书涓醉日,种来挟策较分阴。

细看直节难教改,设有繁霜不受侵。二妙育才如此竹,惜无健笔与长吟。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十三

宋代 许及之

莫将桃杏等閒看,栽接名窠有几般。为是开花仍结实,花供赏玩果供餐。

已晴复阴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弄晴斜日展仍收,一向寒云凝不流。次第今宵还是雨,自添香灺煖衣篝。

题画卷 其六

宋代 许及之

钧有婴儿伉俪情,山川其奈险难平。如何一得戎夷俗,长使中原不用兵。

呈张功甫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乞得云台散吏归,园亭物物有光辉。临湖更要波光阔,付与沙鸥自在飞。

用韵酬常之才叔

宋代 许及之

西山爽气挟莲峰,碍眼何尝恕箨龙。近种猫头何成竹,拟求人面替扶筇。

春归意绪愁千斛,病起情悰酒一钟。莫话朝鸡萌妄想,形骸老丑若为容。

太上閤端午帖子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久瞻黄屋见尧心,尽把薰风入舜琴。至乐殿中香一炷,静看周易对槐阴。

怀德久仍调爽约 其三

宋代 许及之

得句宁如餐玉秘,食言可似雨梅肥。暑中纵爱持竿手,夜后何如载月归。

题云起亭

宋代 许及之

云起有真意,水穷无尽心。盘洲宁涸泽,天下要甘霖。

括苍道中次陈颐刚韵

宋代 许及之

诗翁四十九行年,说著行边喜欲癫。介妇滩头随水宿,冯公岭上伴云眠。

趋时萍实甜于蜜,阅世匏壶老更坚。冀北须君空一洗,眼前驽马太劳鞭。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 其一

宋代 许及之

诗翁九日独登楼,怅望当年浅碧洲。菊径全稀当过节,橘乡无术敢当侯。

汉庭非晚咨良策,边算于今待远筹。曾得合肥家信否,未应胡越可同舟。

太上閤端午帖子 其二

宋代 许及之

艾枝簇虎斗时新,荷叶巢龟荐瑞频。自是仙家多乐事,天中佳节近天申。

对花果子

宋代 许及之

野华复结实,同在一枝上。了知色即空,聊作因果相。

崧高齐上施参政寿

宋代 许及之

灵山钟秀崧高齐,鹿苑名胜神所栖。水晶玉札银成泥,无论粉绿丹黄黳。

文星相望直斗奎,出藩入从黄金闺。谁坐廊庙赓凫鹥,山经地志古有稽。

我公间气今其繄,资兼文武双印提。十年太学甘朝齑,吐光万丈腾虹霓。

鸡林传诵争航梯,至今威名詟羌氐。张旃朔庭抚遗黎,鼓舞雄豪泣旄齯。

折冲樽俎眠鼓鼙,屯云万里行春犁。五风十雨无苦凄,此疆尔界谁町畦。

不须京观封鲸鲵,混一少忍矜扶藜。从容论道开端倪,一语折衷温如绨。

鉴裁不阅黄与骊,流品自成桃李蹊。琴音八极回薰兮,长庚夜明玉绳低。

貂珰晓驰建章西,黄封九酝天处题。寿以一饮千玻瓈,公开寿域民同跻。

龟文燕颔额插犀,中书之考米一稊。葛仙炼丹旧有溪,从公拟欲求刀圭。

散作人间刮膜篦,尽洗凡骨开尘迷。

许及之

许及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 5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