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熥
朱粉慵调倦理妆,知音难遇有情郎。可怜一片西湖月,只向深闺照断肠。
山居四时词 其三
天末金风荐爽,夜深玉露生寒。黄菊含苞欲吐,芙蓉褪粉将残。
荔枝 其六 浪淘沙
一品状元红。金线金钟。麝囊吹散桂林风。黄玉紫琼真胜画,江绿丛丛。
双髻翠云松。兰寿香浓。绿珠魂在玉堂东。五岭三巴无此种,独擅闽中。
送了空禅师归长干寺是日为观音大士初度
寻声疑自普陀来,又赠杨枝海上回。缁衲折芦初地去,白衣成果普门开。
数千里路看飞锡,五十三参送善财。他日怀师劳远梦,栖霞兰若雨花台。
游武夷发白龙江 其四
参驾云中白鹿车,万年宫里荐乾鱼。江头有客来相送,不唱离歌唱步虚。
送李子行太守谪茶陵 其二
不为相逢叹陆沉,总缘离别易伤心。孤臣命似湘云薄,圣主恩同汉水深。
寄题郭张虚香雪斋
高斋遥散白氤氲,历乱梅花到处闻。一笛残魂千树雪,半窗疏影满林云。
寒生姑射仙人梦,香借孤山处士坟。何物江南堪寄远,年年春色倍思君。
送朝宗上人还金山
天涯行脚偶相逢,又向空门忆旧松。千里月嘶春涧马,半江云起晓堂龙。
临流独浣归山衲,礼佛重鸣到寺钟。闻说慈航堪度世,几时禅榻待周颙。
题顾长卿小影
郎君年少称高格,发未胜冠才覆额。同誇秀骨胜凡儿,已有雄文惊座客。
此日重披旧画图,神情虽是容华殊。挥毫写照方童稚,转眼相逢成壮夫。
悠悠岁月催人老,人生颜色难长好。休将青鬓度年华,自致云霄须及早。
陈振狂拟游武夷舟次渊溪兴尽而返戏嘲 其一
自是青山欠夙因,且将踪迹寄红尘。幔亭指日重开宴,遍问曾孙少一人。
与吴元瀚话旧
久客还家叹敝裘,对君犹自起离愁。数茎白发尊前泪,九曲青山梦里游。
松径夕阳秋系马,竹房疏雨午啼鸠。明朝又作匆匆别,目断西风独倚楼。
寻汪尧卿不遇
落叶苍苔满径幽,怀人空对秣陵秋。秦淮渡口无踪迹,一日看花十四楼。
既别田叔归过渊关公署怅然有怀 其二
高阁三层傍水开,诗人多在此衔杯。从今磴道空危绝,若个诗人得上来。
送苏明府擢南计曹
鸡舌新含入旧都,几时闽海更还珠。中牟理邑方驯雉,南部趋朝好听乌。
百里歌犹传蔽芾,一官清不愧莱芜。度支若上筹边策,愿赐江南一半租。
五君咏 其二 陈汝翔
汝翔好奇古,遁迹在柯屿。词藻何离离,才情尤楚楚。
能追正始音,不作齐梁语。臭味既已同,素心自相许。
睽乖劳我思,山中正延伫。
憩转华庵
精庐傍人境,虚寂无垢氛。食施隔林鸟,衲挂前山云。
池光既澄洁,香气尤氤氲。猕猴识戒律,狸犬嫌腥荤。
谈深不顾返,西岭将斜曛。终当远城市,高卧辞人群。
春情 苏幕遮
篆烟微,灯燄小。罗帐香酣,一夜春多少。钟漏沉沉人悄悄。
含醉含醒,梦只巫山绕。
枕云浓,梁月皎。笑语叮咛,此意休忘了。无那邻鸡声太早。
顾影仓皇,莫待纱窗晓。
金阊别李二
天涯摇落正深秋,一别亲知双泪流。不但思家心独苦,断肠今日是苏州。
为屠田叔题王玉生山水册 其六
崚嶒孤塔影中流,万顷江天一色秋。恍似金山高处望,片帆无数出瓜洲。
荔枝 其四 浪淘沙
驿骑走红尘。一笑华清。炎方何用献朱樱。天宝梨园新度曲,小部音声。
鼙鼓动西京。妃子心惊。梨花魂断不胜情。翠袖红缯俱是梦,水绿山青。
送黄明立北上
路远无倦蹄,天长无倦翼。千里始停御,九万方一息。
未骋康庄途,终当受衔勒。未能抟扶摇,安得惜羽翮。
之子腰袅姿,兼负鹍鹏力。行将垂青云,非久困槽枥。
一去登天闲,且向南冥适。飞腾自有期,临岐免悽恻。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荔枝 其七 浪淘沙
荔枝 其三 浪淘沙
怀仙馆
芋江驿楼口占送王元直重游金陵 其二
别意 柳梢青
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其一
苕川寻钱叔达不遇时叔达在闽
荔枝 其五 浪淘沙
同游宗振陈伯岑集陈季迪斋中
送张叔韬之官昌化 其二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赠羽士 其二
题罗太学青雨轩
同许灵长太学张去华山人陈幼孺曹能始二孝廉集邓汝高计部署中赋得 ...
怀谢在杭司理
鹫峰寺逢赵用拙
江行杂咏 其三
江行杂咏 其四
题宋画宫扇 其二
赠林敷毅公子
送陈振狂之汀州
春日居法云兰若 其四
送善上人募建水月庵
秋日访徐茂吴司理
彭城元夕怀故园诸友
红叶怨
访黄道晦
题画士女 其二 乐昌公主
桃叶渡访张幼于
隋宫怨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三
宿云窝赠陈司马
听旧宫人歌
小桃源呈吴元瀚陈惟秦江仲鱼
赴京道中寄惟起惟扬二弟 其四
垂虹夜泊怀陈幼孺
宿鼓子峰道院
怀李仪卿
送屠田叔之官沅陵五十韵
芋江驿楼送张四之白下
锦溪八景为林熙吉题 其六 宿猿洞
玄都观寻道士不遇
咏美人昼眠
吴门寻沈从先不遇
送林道鲁就婚之楚妇翁王献父时为吉藩左相
过沈从先江居
山居四时词 其四
金山持心上人以造塔募缘入闽喜而有赠
舟夜即事 其二
客中除夕闻钟 其二
题兴公扇面小景寄怀惟秦
马姬馆赠梅子马
题朱竹
寄题朗公宝函楼
同闵寿卿王献子二山人集王德载都护溪阁同得萧字
宿界河驿梦从许灵长索书兰亭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