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熥
匹马相逢叹路岐,匆匆对语不多时。知君别去无他想,也是寻思遇我诗。
怀吴元瀚
总是飘零未定身,不知吴楚与燕秦。远天夜雨孤舟冷,古道秋风一剑贫。
到处南冠羞对客,谁家西第肯留宾。薄游只恐无归计,迹落江湖又几春。
山居杂兴 其四
几年心与世缘疏,独有雕虫癖未除。赋就一篇诗得意,人来喜向扇头书。
怀沈从先
与君未倾盖,吴门费相寻。十日不能得,嗟哉谁知音。
故人不我弃,题书贻空林。感此岁月异,伤兹年鬓侵。
寥寥千古意,悠悠万里心。花残吴苑暮,月落枫桥阴。
望君不可见,思君空自深。
香闺七吊诗 其三 霍小玉
谁将薄倖负娉婷,怨魄啼魂唤不醒。我有多情双眼泪,一回开卷一回零。
过陈山人隐居
茆斋斜瞰武陵溪,万树桃花两岸齐。閒倚杖藜看乳燕,薜萝衣上落香泥。
延津逢许然明还武林诗以送之
相逢同是客中身,双剑延津合有神。满树流莺延去路,千山羸马送归人。
梨关月冷他乡梦,柳浪烟深故里春。订得西湖湖上约,六桥何处问垂纶。
拟九日客中登高 其一
独对青山酒一尊,他乡秋色易消魂。可怜举目关河异,惟有黄花似故园。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四
劈开金锁出重门,学得文君半夜奔。但爱风流人似玉,不知年少是梨园。
哭林逸人 其一
水明楼上看明月,共对冰盘品荔枝。今日谱成君不见,年年肠断荔枝时。
桃叶渡访张幼于
淮水东边杨柳新,白头犹醉曲中春。尊前试看红妆女,谁是当年劝酒人。
夜泊即事
夜静停舟傍水湄,隔舟人语许多时。起来试倚篷窗听,尽是思乡怨别离。
陈惟秦为其先人营葬久居永南山寄讯
春事飘零倍忆君,满庭红雨落纷纷。鳌峰已作三秋别,马鬣新成四尺坟。
花下几回虚朗月,竹中长日赋停云。北邙正有松楸感,乌鸟声声不可闻。
石溪歌赠林隐君
南剑有溪名君竹,脩竹苍苍溪水绿。中有幽人苍石溪,诛茅垒石溪之曲。
溪流日夜声潺湲,幽人啸傲石溪间。石可枕兮溪可漱,富贵浮云真等閒。
幽人今年八十几,足迹何尝到城市。白岩啸月遇崆峒,青嶂眠云梦黄绮。
怜余本是武陵人,欲向溪头一问津。桃花好逐溪流出,世上如今不是秦。
戏马台今改为昭烈庙
英雄千载说喑哑,此地曾经戏五花。只有荒台留不得,依然香火属刘家。
拟九日客中登高 其四
满径寒花绿酒前,客中愁绪转凄然。也知故国山长在,只恨登高是隔年。
闻伯孺由吴兴入姑苏遥有此寄
一剑飘零渡五湖,半年踪迹遍三吴。苕溪日暮踪心远,笠泽天长客梦孤。
旧隐云深寒薜荔,他乡春尽变蘼芜。满船载得乌程酒,曾酹要离墓上无。
送邵武李太守擢宪滇南
昆明池水静无波,拥传新从僰道过。开府定能宽汉法,采诗曾不废蛮歌。
趁墟滇客龙名市,纳款夷王象渡河。他日勒功留片碣,点苍如黛石嵯峨。
送温永叔郡丞守南宁
符分铜虎寄专城,新驾朱轮岭表行。八桂瘴云迎五马,二江岚月引双旌。
禁将巫蛊蛮丁化,燃出灵犀
拟登天台山
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
齐宫怨
遥见潘妃绰约来,六宫红粉一时回。隔花听得君王笑,知是金莲步步开。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548篇诗文
听旧宫人歌
逢雪宿华严阁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春怨 如梦令
舟夜即事 其二
长安书怀孟郊体
咏美人昼眠
进香词
题兴公扇面小景寄怀惟秦
姑苏怀郑翰卿
送李子行太守谪茶陵 其四
西湖十景竹枝词 其一 六桥烟棹
山居杂兴 其十
咏美人理发
炀帝行宫 其一
邓道鸣阃帅招集邻霄台送邓汝高计部还朝
过薛君故城
汉宫春晓词 其二
荔枝 其一 浪淘沙
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其二
怀谢在杭司理
桑溪禊饮诗二首 其一
五君咏 其二 陈汝翔
九日怀惟起弟客吴
宿云窝赠林熙吉
代郑翰卿闺人秋日寄远 其二
送林道鲁就婚之楚妇翁王献父时为吉藩左相
送刘宋卿还家兼讯顾长卿世卿
题画马扇面赠陈幼谦
回文诗
武夷十咏 其七 金鸡洞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题朱竹
过能仁寺
游武夷发白龙江 其一
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
交河道中 其一
宿冲祐观
重阳后顾世卿招游清凉寺翠微亭
南还留别许灵长张叔韬冯咸甫邓泰素文梦珠柯起之诸子
失剑
游仙曲 其六
访梅禹金秦淮客舍
同陈子卿过广陵访夏玄成吴叔嘉留饮席上分得灯来二字 其二
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送陈志玄还中都
小桃源呈吴元瀚陈惟秦江仲鱼
丙申元日得惟起弟越中书闻王玉生客苕消息因柬钱叔达
题高漫士晚阁溪云图
烈女吟
怀郑性之
望月有怀唐宗贞陈彦宗
送何伯达太学还鲤湖
渊关再别屠使君次来韵 其一
与王生对酌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 其 ...
游仙曲 其五
题画寄闵寿卿 其二
初夏邀黄仲高孝廉张孺愿太学钱叔达山人张公鲁徐仲和秀才及社中诸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