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鹫峰赠埜堂和尚

游鹫峰赠埜堂和尚

宋代 徐元杰

目断天鹅影不留,梵风吹落鹫峰头。
野堂四大无窗壁,散诞当年个野牛。

诗人徐元杰的古诗

挽辛宪若五首

宋代 徐元杰

在昔我先翁,礼廑先正隆。
潭潭带湖府,凛凛玉溪风。
夜韭觞筹里,春花唱咏中。
怀哉秋水去,世好孰如公。

书安象祖静轩有感

宋代 徐元杰

太极即人极,坤爻德不孤。
直方真主宰,敬静实功夫。
老桧霜中干,寒梅雪里株。
常惺惺法处,收敛物俱无。

琼林宴恭和御制

宋代 徐元杰

丹墀密勿对尧言,忠款拳拳实恋轩。
帝学缉熙拳显行,圣心左右已逢原。
光昭宝画敷明训,仪侈琼林匝异恩。
百拜赓歌天日皎,报君惟有此心存。

讯剑浦主簿詹栋斋

宋代 徐元杰

竹林饥午隐禅扉,合傍鸾栖亦此栖。
时一参寮茶供罢,可能无语到双溪。

赠章酉仲

宋代 徐元杰

满门贤粹鹗横秋,文藻如君行愈修。
道本虚灵天内有,学於平实地中求。
坚凝力量诚无息,收敛精神外不浮。
充养腴丰随用显,大而敦化小川流。

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宋代 徐元杰

诗债松边了,鉏荒賸种花。
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
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其三

宋代 徐元杰

师承心独切,于道愧无闻。几载钻坚叹,前年枉教勤。

墨车回可赞,晋鄙善潜薰。道脉惟其寿,天胡遽丧文。

大巧

宋代 徐元杰

大巧工夫本不全,清光凿破未教圆。
岂无妙补苍穹手,修满冰轮送上天。

席间和周颖斋韵

宋代 徐元杰

清泉白石诱登临,净瞰轩窗竹一林。
隽永如君轩有味,膏肓和我不须鍼。
流行坎止人难必,果育蒙亨力要深。
一笑相逢邀一勺,喜渠介洁似侬心。

又赠术士薛镜台二首

宋代 徐元杰

始吾为养喜徼荣,今恨孤孱感慨增。
白发满头何所用,只存忧愿数年登。

部中观新竹有感

宋代 徐元杰

粉署窗前小竹林,子孙蛰蛰得春深。
土膏肥迸苍龙角,地发抽迟紫玉簪。
檐近十分饶宿溜,墙高终日硋层阴。
南风昨夜阳和透,放出参天劲节森。

饯上饶推幕叶西涧召为国子录二首 其二

宋代 徐元杰

客有携来端水珉,天然中界玉圭形。送君早入薇垣紫,结劄先登藜阁青。

要看濡毫香典籍,直须提笔福生灵。端凝正笏如山立,匪石斯心社稷经。

送上饶皇甫宰

宋代 徐元杰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忍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心诚求之若子保,人亦怀之如母慈。
上饶迩来号凋剧,苟焉称贷负赖随。
况多权官惨剥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罚计,等第输钱与断词。
词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狱缠累累。
公来愤悱感动处,与认前时已贷赀。
谓令亲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禄,胡宁又割民膏脂。
催科仅仅欲逃责,毫分不忍科罚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归州司。
请俸有时不给用,月索庄课来助支。
屡典缗钱代月解,几回过我同攒眉。
听讼元不以惮烦,使之无讼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懒出市廛讴耄倪。
日长喧雀堪罗设,星散饥乌靡孑遗。
花酣满县春风遍,草茂虚囹天意滋。
君之来也蹙頞告,蹈此汤镬出未期。
屡效渊明归去感,不求赫赫声名驰。
自甘阳城书考下,谁曰闷闷政术卑。
隐隐绰有棠阴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吏卒将迎相告语,东君政化尤可推。
义居孝友能为长,睦族慈幼存成规。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无事,默与古者气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岂栖栖为佞者,特告方来共鉴兹。

挽宜春赵别驾二首 其二

宋代 徐元杰

诗债松边了,锄荒剩种花。云程衡麓雁,风味仰山茶。

白玉楼成速,金銮事可嗟。桃源千古恨,寒日惨啼鸦。

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宋代 徐元杰

魁望西来职秘丘,年家托好叙绸缪。
身为僚友两三月,公肃皇华百八州。
列纬载班清剧耀,高风遽耀,
高风遽勇急中流。讣闻落晚呼天咽,
涕泗交颐重所忧。

登仙人掌山

宋代 徐元杰

山名仙掌足盘桓,未醉黄花半日閒。
更上一层高着眺,此身拟可透天关。

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

宋代 徐元杰

三才中立囿形均,昧者拘拘利乃身。
不道有身皆有血,岂应知我不知人。
其间一物容亏性,是即四肢顽不仁。
洞洞八荒皆我闼,豁然窥见等天真。

赠方介石

宋代 徐元杰

介石翁来契所思,骚吟风雅尽追随。
庾清鲍逸可无酒,岛瘦郊寒只有诗。
原不染尘圭窦适,未能忘世璧雍驰。
赋违恰限江天雪,说向梅花心事知。

送俞兄赴省

宋代 徐元杰

得隽文场气勿盈,便扣捧玉谨持盈。
乡邦毕竟辰年好,冰雪身心上帝京。

赠日者李成斋

宋代 徐元杰

谭天玄彻李成斋,豫讯东风著早梅。
自昔不离三正备,谓予带得五行来。
穷通於我何加者,演测如君亦伟哉。
说到常人难说处,灵台湛处现星台。
徐元杰

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 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