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题泸州韩道人霞外山居

寄题泸州韩道人霞外山居

明代 徐祯卿

霞岭新刊处,由来古洞天。仙人炼金液,蜕此百馀年。

其事竟莫述,丹书空秘玄。忽有飞霞子,诛茅卧紫烟。

虚府澄物滓,灵根归自然。苍龙守神室,白虎伏阶前。

游心碧海外,高咏阆风巅。孤流振往派,绝理悟真诠。

余读相如赋,飘飘窃慕焉。欲跨青牛去,思餐金屑泉。

至道岂虚想,铭心非薄缘。瑶池应有会,琼笈愿相传。

诗人徐祯卿的古诗

庚午岁九日始见二毛

明代 徐祯卿

常年摇落不知悲,九日今年感鬓丝。绿醑满眼窃自寿,黄花插头从帽敧。

孤心久寄风霜外,生意长含日月私。已息尘机甘退斥,犹将笔砚愧支离。

徐姬诗

明代 徐祯卿

绕廊吟罢杨花句,欲觅杨花树已空。
日暮街头春雪散,杜鹃无力泣东风。

济上作

明代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鹞雀行

明代 徐祯卿

白鹞捉黄雀,斜盘下九天。
岂知南山侧,复有虞人弦。
一发中双翼,忽毙青云端。
行人皆抚掌,仰视落飞翰。
弓矢悬马头,少年坐雕鞍。
持归咸阳市,百鸟争聚观。
美酒白玉缸,肉腊黄金槃。
乐哉今日宴,四座争万年。

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三

明代 徐祯卿

锦水由来胜若耶,兰桡三月汎桃花。巴儿见客能歌舞,蜀女明妆笑浣纱。

书海棠扇

明代 徐祯卿

春风吹堕胭脂泪,散作妖花一树丹。
可奈五更清梦短,杜鹃声歇雨丝寒。

青门歌送吴郎

明代 徐祯卿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走马频看上苑花,回鞭几折青门柳。

青门曈曈鱼钥开,乳燕游丝相逐来。柳下雕鞍留别袂,花间酒盏覆苍苔。

浮云去去辞城阙,芳草连天那可歇。野店春风听早莺,关河晓树悬新月。

千里淮流双画桡,广陵驿前逢暮潮。落日帆归扬子渡,青山家对伯通桥。

吾家流水元非隔,宛转胥台通巷陌。草长难寻仲蔚居,林深不见陶潜宅。

清溪屋下可垂纶,复有莼羹足献亲。君归倘食冰丝鲙,为念羁栖塞北人。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 其一

明代 徐祯卿

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

凤凰山园杂咏五首 其三 香圃

明代 徐祯卿

露华散平林,月明在寥廓。时有天风来,泠然桂花落。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一

明代 徐祯卿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有断头。夜雨一庭繁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九日游眺三绝句 其二

明代 徐祯卿

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送许补之还丹徒

明代 徐祯卿

怜君挥手去,匹马向南天。旅病青山外,乡心落日悬。

燕关变积雪,淮柳动新烟。驿路重云里,相思易隔年。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

明代 徐祯卿

凤鸟期不来,瑶华几销歇。
唯有山中人,吹箫弄明月。

岁除贻廷实太常子容同年

明代 徐祯卿

岁寝物务宁,时昏群化伏。劳人嘅寤歌,旅者怀出宿。

倚徙穷阴冱,屏居夜气肃。游星回素郊,严霜下庭木。

玄黰忽变节,衰株遂临复。徂生苦鲜欢,运往悲志促。

前轨修已侵,后涂谅当卜。嗟尔同行子,及此荃蕙馥。

曹别驾画山鸡歌

明代 徐祯卿

东昌曹侯擅丹青,天机触手随风云。戏貌山鸡触�出草,锦毛霞翅回缤纷。

蹩距昂头势欲移,似猜罗网立还迟。家鸡突见甘一决,对此凝然仍自疑。

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明代 徐祯卿

玉罍为糟蘖,巴川即酒泉。
乘舟捉明月,直到女牛边。

拟古宫词七首 其四

明代 徐祯卿

十五承恩侍衮旒,宫中初拜大长秋。见说上林陪羽猎,君王同著紫云裘。

送盛斯徵赴长沙

明代 徐祯卿

昔愁越巂千峰仄,转入巴渝万里赊。岂料圣恩怜贾谊,犹烦佐郡出长沙。

蛮中瘴远三湘水,江畔春逢十月花。遥听岳阳楼上笛,可能回首忆京华。

江夏题王守城南精舍

明代 徐祯卿

林步不觉远,溪流随兴长。悠然深竹里,独往绿长庄。

山色佳南郭,平畴连北堂。野人来荷锄,蚕月百草芳。

寤惬白云赏,载谣丛桂章。垂杨足池鲤,閒牖有壶觞。

念此牵情性,何劳缁素裳。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三

明代 徐祯卿

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可堪荏苒惆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粘尘网雨冲围。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

徐祯卿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1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