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毛滂
烛影摇红 其三 归去曲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古槐阴是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知人醉懒。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次歆琳老中秋月
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临江仙(客有逢故人者,代书其情)
玉楼春(立春日)
阮郎归(惜春)
岁寒而春迟闰正月犹有雪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去国呈蔡元度
二月二十八日祷雨龙湫
过净林杏花下微见晓色
谢郭倅见访
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清平乐(春兰用殊老韵)
踏莎行(早春即事)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登普宁寺岁寒庵面江山之胜令人欲赋而长老因
蓦山溪(杨花)
育阇黎房见秋兰有花作
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
雨中花(下汴月夜)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381篇诗文
去国
水调歌头(元会曲)
点绛唇·柏叶春醅
闻诸君不裹粮游山暮归清坐静林僧居相与乐以
满庭芳(夏曲)
小重山(春雪小醉)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 ...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
小重山(宴太守张公内翰作)
次韵张台卿桃花诗
上林内翰二首 其二
正月三日游证道寺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隋堤采蕈
生查子(春日)
蝶恋花(听周生鼓琵琶)
赵乐道挽诗二首 其一
汪发强中见遗佳篇笔势高妙且从仆求诗以归辄
德清五兄寄清茶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
夜行船(余英溪泛舟)
县境不雨祷响潭得之明日一龟出潭水上取以归
忆秦娥 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对雪作诗未竟曹使君寄声招饮因成篇以寄
惜分飞(富阳水寺秋夕望月)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
伯骏同官以仆祷雨龙渊屡效百里荐岁熙和官曹
呈蔡内翰
游翠峰寺
于飞乐(代人作别后曲)
次常山简叔祥
昨夜陪诸公饮今尚委顿未能起坐闻孙守出送陈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蝶恋花 其五 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
临江仙·都城元夕
夜行船 其二 馀英溪泛舟
踏莎行(中秋玩月)
和王宣义买菊栽二首
和巨中游芝山
广鉴大师观上人为灵芝数百众故乞从檀施乞米
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
诉衷情(七夕)
径山无畏老人从旁郡来解包武康观音院昨日访
浣溪沙(仲冬朔日,独步花坞中,早酌萧然,见樱桃有花)
散药过东湖戏作绝句寄陈巨中
更漏子·柳藏烟
赵乐道挽诗二首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东堂作)
次韵成允寒秀亭
无畏道人居观音院落奉寄一首
上元夜
浪淘沙令 其五
解武康悬印至垂虹亭作
次韵曹子方对雪以诗见招观灯
烛影摇红(归去曲)
上执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