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

上盐铁尚书(时太庙宿斋)

唐代 薛能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城绝鼓钟更点后,
雨凉烟树月华新。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诗人薛能的古诗

野园

唐代 薛能

野园无鼓又无旗,鞍马传杯用柳枝。
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和曹侍御除夜有怀

唐代 薛能

有病无媒客,多慵亦太疏。自怜成叔夜,谁与荐相如。
嗜退思年老,谙空笑岁除。迹闲过寺宿,头暖近阶梳。
春立穷冬后,阳生旧物初。叶多庭不扫,根在径新锄。
田事终归彼,心情倦老於。斫材须见像,藏剑岂为鱼。
效浅惭尹禄,恩多负辟书。酬知必拟共,勿使浪踌躇。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唐代 薛能

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行径未曾青石断,
拂床终有白云残。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

题河中亭子

唐代 薛能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蒲根旧浸临关道,
沙色遥飞傍苑风。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好客

唐代 薛能

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
谁人肯信山僧语,寒雨唯煎治气汤。

北都题崇福寺(寺即高祖旧宅)

唐代 薛能

此地潜龙寺,何基即帝台。细花庭树荫,清气殿门开。
长老多相识,旬休暂一来。空空亦拟解,干进幸无媒。

春居即事

唐代 薛能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送胡澳下第归蒲津

唐代 薛能

无媒甘下飞,君子尚麻衣。岁月终荣在,家园近且归。
山光临舜庙,河气隔王畿。甚积汤原思,青青宿麦肥。

赠欢娘(八岁善吹笙)

唐代 薛能

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
当时纵使双成在,不得如伊是小时。

嘲赵璘

唐代 薛能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
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唐代 薛能

贵宅登临地,春来见物华。远江桥外色,繁杏竹边花。
戍客烽楼迥,文君酒幔斜。新题好不极,珠府未穷奢。

边城寓题

唐代 薛能

孤蹇复飘零,天涯若堕萤。东风吹痼疾,暖日极青冥。
蚕市归农醉,渔舟钓客醒。论邦苦不早,只此负王庭。

酬曹侍御见寄

唐代 薛能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珠膏枉被煎。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题平湖

唐代 薛能

平湖湖畔雨晴新,南北东西不隔尘。映野烟波浮动日,
损花风雨寂寥春。山无俗路藏高士,岸泊仙舟忆主人。
那得载来都未保,此心离此甚情亲。

关中秋夕

唐代 薛能

簟湿秋庭岳在烟,露光明滑竹苍然。
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

寿安水馆

唐代 薛能

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悬星月更无云。
惊鸥上树满池水,瀺灂一声中夜闻。

影灯夜二首(一作上元诗)

唐代 薛能

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此日将军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
十万军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

筹笔驿(余为蜀从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题)

唐代 薛能

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生欺仲达徒增气,
死见王阳合厚颜。流运有功终是扰,阴符多术得非奸。
当初若欲酬三顾,何不无为似有鳏。

嘲赵璘 其三

唐代 薛能

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杂曲歌辞。升平乐

唐代 薛能

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延圣祚,平地载神州。
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千秋。
寥泬敞延英,朝班立位横。宣传无草动,拜舞有衣声。
鸳瓦云消湿,虫丝日照明。辛勤自不到,遥见似前生。
处处足欢声,时康岁已深。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曙质绝埃氛,彤庭列禁军。圣颜初对日,龙尾竞缘云。
珮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逍遥岂有事,于此咏南薰。
一物周天至,洪纤尽晏然。车书无异俗,甲子并丰年。
奇技皆归朴,征夫亦服田。君王故不有,台鼎合韦弦。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唯书瑞,天台绝见祆。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无战复无私,尧时即此时。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
端拱乾坤内,何言黈纩垂。君看圣明验,只此是神龟。
旭日上清穹,明堂坐圣聪。衣裳承瑞气,冠冕盖重瞳。
花木经宵露,旌旗立仗风。何期于此地,见说似仙宫。
五帝三皇主,萧曹魏邴臣。文章惟反朴,戈甲尽生尘。
谏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升平不可纪,所见是闲人。
薛能

薛能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