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命永明殿先圣堂代拜

奉命永明殿先圣堂代拜

宋代 安道

永明频代拜,秋晨复此来。烛里金门启,松间宝殿开。

香烟罗几席,云雾隐楼台。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诗人安道的古诗

授马氏女诗

宋代 安道

女是寄生枝,男是冬青木。冬青驾白鹅,寄生跨黄鹿。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早早上三清,莫候丹砂熟。

桃源忆故人 哭伯嫂蔡孺人

宋代 安道

天涯竟梦游仙去。风雨伤心无数。此别竟成千古。痛定凭棺诉。

怜它稚子刚能语。忍听喃喃索乳。令我更添酸楚。难把人留住。

题金鳌山如画轩 其三

宋代 安道

乱壑收云接涨澜,一天风露夜漫漫。金鳌不动涵坤轴,海月腾空万宇寒。

閒居杂咏 其十九

宋代 安道

蟹眼声初咽,跳珠雪乱翻。清神与涤兴,玉水洒灵源。

满江红 秋夜有感

宋代 安道

一晌清凉,西风起、吹来帘幕。恰又是、虫鸣来壁,虚澄小阁。

怪底秋声偏著耳,窗前淡月还同昨。叹年来、何处寄愁心,腰如削。

乡梦远,浑难托。琴书案,全抛却。但消磨羁旅,壮怀牢落。

百岁韶华弹指事,鸿回燕去空漂泊。问襟期、原不让男儿,天生错。

虞美人 答远山李夫人寄梦

宋代 安道

春明一别鱼书悄。红泪沾襟小。却怜好梦渡江来。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

朱栏碧树江南路。心事都如雾。几时载月向秦淮。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梅 其十四

宋代 安道

枫落溪湾弃叶红,孤山千树月明中。自从逋客微吟后,寂寞枝头笑冷风。

挽杨员外(讳乘)

宋代 安道

太息南冠久陆沉,百年风节见于今。
王嘉不就公孙诏,朱泚宁移秀实心。
辽海有灵归夜月,荒原无树着秋吟。
不知江汉新降鬼,曾忆天朝雨露深。

葛屦

宋代 安道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春日仿旧诗体

宋代 安道

年老逢春莫等閒,逢春能得几回看。插花尽要花枝满,把酒休辞酒盏乾。

好向酒边留舞袖,不妨花外驻吟鞍。闻身健在须行乐,燕语莺啼春又残。

小秦王 柳浪闻莺

宋代 安道

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咏日应赵王教诗

宋代 安道

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先泛扶桑海,返照若华池。

洛浦全开镜,衡山半隐规。相欢承爱景,共惜寸阴移。

抚玉镜

宋代 安道

抚玉镜之纤尘兮,光皎皎而虚明。
睹此物之神圣兮,不淑见而心惊。
始自轩辕之时兮,含碧水之青莹。
悲朱颜其易改兮,惟寸心之不更。
掷荣华于俗外兮,修礼容时为盟。
鸡初鸣而披衣兮,视启明于东方。
塞跖途之旁径兮,法先圣而师乎邑姜。
览回文之纵横而咏胡笳之悲歌兮,则陈哀思而何所补于三
纲?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
想窈窕之淑范兮,敦坤德而惟洽阳。
仁风衍于百代兮,德业修于椒房。
扫兰个之清洁兮,焚兽炉而炷宝香。
云飞飞时绕户兮,风飂々而袭书窗。
时隆冬时冰霤兮,菊英英而吐黄。
柏森森而不凋兮,松苍苍其冒霜。
且草木亦有此劲操兮,吾人何可无此蕙纕!昔宋景之仁德
兮,荧惑退而徙三舍。
缅涂山之长子兮,内专一而兴大夏。
无非仪而安处兮,修妇职时遵圣化。
崇仁义时为郭兮,超世俗而为差。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宋代 安道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其十一 太宗室用《大定》。

宋代 安道

皇矣太宗,嗣服平成。益奋神旅,再征不庭。文武秉德,仁孝克明。

以圣传圣,对越紫清。

恭读常太翁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四律 其四

宋代 安道

青简为谁编,昭忠姓字传。浮生抛异地,劲节上参天。

义足扬亲德,恩宜荫子贤。褒荣三世外,华冑庆绵绵。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其一 降神用《高安》。

宋代 安道

烨烨我宋,火德所畀。用火纪时,允惟象类。神以类歆,诚繇类至。

有感斯通,孚我阳燧。

草堂雪霁为樊双岩赋

宋代 安道

先公昔分阃,曾此驻旌旗。柏府良弓后,茅堂肯构时。

原光摇霁雪,河响坼春澌。乐矣南荥曝,吾君恐未知。

石龙桥

宋代 安道

百尺舆梁控宝城,巨灵鞭石派沧溟。晴涵碧海龙光见,月浸银河鹊影清。

班史青年曾点笔,文园今日总关情。沙堤此去知容易,千里云衢透玉京。

水龙吟·题荻秋访旧图,荻秋为明高攀龙读书故址

宋代 安道

望中烟水萧萧,画图写出苍茫意。荒墩断岸,孤天云树,风前掩曳。

荻渚洲横,蟹村屋小,高人曾寄。叹西风故国,殷勤洄溯,扁舟去,何人会。

莫问泬寥秋气。想东林、昔贤胜地。名流三五,缥湘满架,兰襟清泚。

鸥鹭盟心,烟波息影,古怀同契。羡剡溪逸兴,飘然来去,话沧浪味。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