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安道
永明频代拜,秋晨复此来。烛里金门启,松间宝殿开。
香烟罗几席,云雾隐楼台。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授马氏女诗
桃源忆故人 哭伯嫂蔡孺人
天涯竟梦游仙去。风雨伤心无数。此别竟成千古。痛定凭棺诉。
怜它稚子刚能语。忍听喃喃索乳。令我更添酸楚。难把人留住。
题金鳌山如画轩 其三
乱壑收云接涨澜,一天风露夜漫漫。金鳌不动涵坤轴,海月腾空万宇寒。
閒居杂咏 其十九
蟹眼声初咽,跳珠雪乱翻。清神与涤兴,玉水洒灵源。
满江红 秋夜有感
一晌清凉,西风起、吹来帘幕。恰又是、虫鸣来壁,虚澄小阁。
怪底秋声偏著耳,窗前淡月还同昨。叹年来、何处寄愁心,腰如削。
乡梦远,浑难托。琴书案,全抛却。但消磨羁旅,壮怀牢落。
百岁韶华弹指事,鸿回燕去空漂泊。问襟期、原不让男儿,天生错。
虞美人 答远山李夫人寄梦
春明一别鱼书悄。红泪沾襟小。却怜好梦渡江来。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
朱栏碧树江南路。心事都如雾。几时载月向秦淮。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梅 其十四
枫落溪湾弃叶红,孤山千树月明中。自从逋客微吟后,寂寞枝头笑冷风。
挽杨员外(讳乘)
葛屦
春日仿旧诗体
年老逢春莫等閒,逢春能得几回看。插花尽要花枝满,把酒休辞酒盏乾。
好向酒边留舞袖,不妨花外驻吟鞍。闻身健在须行乐,燕语莺啼春又残。
小秦王 柳浪闻莺
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咏日应赵王教诗
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先泛扶桑海,返照若华池。
洛浦全开镜,衡山半隐规。相欢承爱景,共惜寸阴移。
抚玉镜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其十一 太宗室用《大定》。
皇矣太宗,嗣服平成。益奋神旅,再征不庭。文武秉德,仁孝克明。
以圣传圣,对越紫清。
恭读常太翁老先生爱吟草殉节录赋赠四律 其四
青简为谁编,昭忠姓字传。浮生抛异地,劲节上参天。
义足扬亲德,恩宜荫子贤。褒荣三世外,华冑庆绵绵。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其一 降神用《高安》。
烨烨我宋,火德所畀。用火纪时,允惟象类。神以类歆,诚繇类至。
有感斯通,孚我阳燧。
草堂雪霁为樊双岩赋
先公昔分阃,曾此驻旌旗。柏府良弓后,茅堂肯构时。
原光摇霁雪,河响坼春澌。乐矣南荥曝,吾君恐未知。
石龙桥
百尺舆梁控宝城,巨灵鞭石派沧溟。晴涵碧海龙光见,月浸银河鹊影清。
班史青年曾点笔,文园今日总关情。沙堤此去知容易,千里云衢透玉京。
水龙吟·题荻秋访旧图,荻秋为明高攀龙读书故址
望中烟水萧萧,画图写出苍茫意。荒墩断岸,孤天云树,风前掩曳。
荻渚洲横,蟹村屋小,高人曾寄。叹西风故国,殷勤洄溯,扁舟去,何人会。
莫问泬寥秋气。想东林、昔贤胜地。名流三五,缥湘满架,兰襟清泚。
鸥鹭盟心,烟波息影,古怀同契。羡剡溪逸兴,飘然来去,话沧浪味。
安道
► 17220篇诗文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盥洗用《保安》。
桂殿秋 晚眺
潭柘寺偶作
和大兄甲辰岁九日见寄
观珍珠泉
太平林钝翁葺茅高卧处今为虎穴矣
宿嘉宗师一清山房
虞美人 明顺德陈独漉古生恭尹遗像
戍妇四时词 其四
游大梁书院
赠日本歌人
锁窗寒 蔷薇,拟清真
题葛仙饭蜂图一首
续梅花百咏 其九十二 全开梅
龙游八景·半山残雪
役夫叹
十月三十日夜二首 其一
道无情 老年退居沁郡,奉诏还燕京大长春宫
赐尚书励廷仪
驾还仁寿宫复召入赐饮白酒兼赐时服绯罗彩补
晚到河间太皇太后使人送乳饼食物
哀鸿篇
移耶溪旧居呈陈元初校书
示江南大小诸吏
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 其十
【中吕】粉蝶儿 寄情人
临江仙 秋色
摸鱼儿(灯花)
感望四首
元宫词
九日次王善夫韵
金缕曲 石王香招饮东篱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其十 过清凉山诸寺
题金台宴集
香奁八咏 其七 香尘春迹
相和歌辞 子夜冬歌
同人有效玉溪体者亦戏作一首
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 其三
满庭芳(寿徐佑卿·七月初五)
斋宿南山堂
贺新郎 饮东篱花下限韵
书院内小斋花草去年所手植也今又重开感而赋之 其四
偈颂六十七首 其十七
隆裕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
步出城东门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山居(七首)
慰樱航
大芙蓉接待
寄苏先生正
刮板
湖上梅花
郎开驿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 ...
赠水帘洞黄秀才
歌纪四明汪君信士
风入松 寄淑贞姊
壬子春同方虎轻过桃岭次韵
寄赠杨二山中丞以关内移抚山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