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杨奂
吾宗久零落,之子亦中年。紫逻堪高卧,玄经拟共传。
前言非戏尔,旧处想依然。留著新诗笔,教随过海船。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八
边奏行台急,东华夜启封。内人催步辇,不候景阳钟。
访耿君玉隐居
居幽穿洞府,岸狭束溪流。细径邻翁熟,悬厓远客愁。
桥明山月上,窗暗野云浮。世事何曾到,年侵亦白头。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五
内府颁金帛,教酬贺节盘。两宫新有旨,先与问孤寒。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九
北去迁沙漠,诚心畏从行。不如当日死,头白若为生。
呈公茂
冰雪相看十五年,照人风采只依然。我今自分蓬蒿底,君独何心道路边。
渭北几时无梦寐,终南在处有林泉。不妨便作求田计,伴取疲扬草《太玄》。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一
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閒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九
画烛双双引,珠帘一一开。辇前齐下拜,欢饮辟寒杯。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四
翠翘珠掘背,小殿夜藏钩。蓦地羊车至,低头笑不休。
留别儒禅
溪行鱼不畏,岩宿虎相随。怕客谈新事,逢人诵旧诗。
衲轻聊覆体,米滑欲翻匙。僧腊知馀几,霜须已满颐。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三
陡觉文书静,相将立夕阳。伤心宁福位,无复夜熏香。
次答正卿二首 其二
何人依玉树,有客隐金华。老觉身为累,时劳梦到家。
且骑山简马,谁识子阳蛙。日暮秋风起,飞尘满画叉。
忆君美
寒雁明朝下五湖,长安西望独踌躇。无情谁似张公子,两见秋风不寄书。
呈君美
上阳门外路,日暮独归时。齿发各衰谢,风尘仍别离。
断云横紫阁,急雨掠苍陂。地胜饶新句,君将寄阿谁?
宿草堂二首 其一
百顷逍遥苑,千年罗什家。荒林藏屋小,细径逐溪斜。
老桧今何在,瑞莲春自花。山灵憎俗驾,朝暮白云遮。
题赵继卿耕隐图
惜君玉雪成老丑,知君近出太常后。求田问舍计差早,恐君不是扶犁手。
长安冠盖闹于云,但说子真耕谷口。此心肯处万事了,直待钟鸣奈衰朽。
溪山入眼画样新,雨翠烟岚浮户牖。松亭可琴水可舟,中有石田三百亩。
剩锄乌豆种红秫,十分桑麻居八九。软浸豆屑饭晨犊,浓汤秫腴篘社酒。
冷盆缫丝给公上,挑灯纺绩裹妾妇。索钱豪吏喜食肉,准备羹材养鸡狗。
荆棘满野独漏网,太常遗泽亦已厚。军兴科徭古不免,为劝比邻死莫走。
残年得饱实大幸,傍舍偎篱插花柳。君家平日无杂宾,我辈过门须一扣。
若非代北少陵翁,定是周南紫阳叟。更阑朗咏除夜篇,聊与苍生洗尘垢。
次答庭干
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三
殿前轮直罢,偷去赌金钗。怕见黄昏月,殷勤上玉阶。
送张彦叔还陕二首 其一
管宁犹避世,裨灶岂知天。安稳将何日,奔忙各暮年。
且陪山简醉,未辨水衡钱。便了公家事,痴儿更可怜。
送靳才卿之平阳
却向他州去,萧萧雪满簪。丘园初到眼,儿女总关心。
汾水野烟白,霍山寒雾深。得归归更好,吾亦爱秦音。
晚至青口
长年困行役,短发易飘零。世事惊春梦,交亲散晓星。
烧痕侵路黑,柳色夹堤青。落日明霞底,原情动鹡鸰。
杨奂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91篇诗文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六
泊舟老鹳觜
游嵩山十三首 其一 轘辕坂
游嵩山十三首 其四 启母石
酬昭君怨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二
寄商孟卿
草亭既成招肥乡窦子声
晋溪行感故人崔君宝冯达卿至
有怀梁仲经父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 ...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五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一
病中次答
游嵩山十三首 其三 少室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七
重阳观
河道村
寄君美二首 其一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十六
宿南石桥
寄朱生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 其一
冠氏留别赵帅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一
寄长安
答京叔文季昆仲
题终南和甫提点筠溪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 其二
同完颜惟洪至楼观闻耗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二
得邳大用书复寄
题城南阴氏永思亭
孙烈妇歌
管宁濯足图
通济桥
送马公远归桂庵
青峰寺哭灿然弟
饮山家
浮生一首怀裕之
怀同祖卿
李王夜宴行
试万宁宫
至滑州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