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奉宗宰绩溪

元奉宗宰绩溪

宋代 杨亿

游梁度几春,时誉蔼天伦。
家寄汀苹久,名题桂籍新。
溪鳞清可数,泽雉到应驯。
黟歙非难治,民风自古淳。

诗人杨亿的古诗

宿斋太乙宫答李寺丞次韵

宋代 杨亿

泰畤斋居肃,梧楸荫缭垣。
露葵深得味,风铎乍成喧。
绿发松乔侣,丹经黄老言。
心期阻良久,蝶梦绕朱门。

休沐述怀寄秘阁钱少卿

宋代 杨亿

风号电笑雨平阶,纨素微凉暗入怀。
昼枕乍成园吏梦,晨蔬聊学太常齐。
名惭引籍通丹地,心愧移文刻翠崖。
大隐金门犹自适,日亲方朔听诙谐。

邵奉礼归乡

宋代 杨亿

二年分直浴堂门,簪笔垂绅奉至尊。
日过八砖批汉诏,宴开三殿挹尧樽。
忽闻抗表干君父,切要悬车示子孙。
碧落改官旌旧德,黄金加锡见深恩。
群公祖道争飞盖,故吏沾襟亦恋轩。
定是辽东叹城郭,肯同彭泽慮田园。
捧觞莫诉前为寿,上马犹能左属鞬。
临别延英对数刻,已应惇史记嘉言。

即席赋得笔送宗人大著通判广州

宋代 杨亿

著作蓬山局,职司华衮褒。
已能成马史,何况梦江毫。
金劲鸡摇距,霜寒兔堕毛。
归来批凤诏,弄翰莫辞劳。

留题张彝宪池亭

宋代 杨亿

潇洒危亭枕碧池,昔年飞盖此追随。正逢五綵承颜日,兼是三荆并秀时。

夜坐不知银汉没,春游长诉玉杯迟。如今罢郡重登赏,喜见扶风旧白眉。

题张濬所居壁

宋代 杨亿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
深喜太邱重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

柳绅归缙云

宋代 杨亿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
故郡曾登太守榻,上都频扫相君门。
挥毫月殿香盈袖,锡宴星津酒满樽。
归去吏民如问我。

太常乐 其六 送神

宋代 杨亿

悬象著明,照临下土。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韵得悲秋浮

宋代 杨亿

楚客登临处,离怀重隐忧。
二毛初入髩,一叶早惊秋。
旅雁他乡思,悲笳绝塞愁。
凭何遣羁绪,菊蕊满杯浮。

杭州严從事

宋代 杨亿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
幕中莲渚泽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
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
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 其一

宋代 杨亿

宸游方扈从,移疾废枢机。步辇亲临问,肩舁遽告归。

忽闻号左毂,旋见泣中闱。城郢遗言切,忠魂定有依。

上已玉津园赐宴

宋代 杨亿

禊饮逢元已,春游盛舞雩。
流杯传楚俗,饫赐出雩厨。
玉树天开苑,银潢水贯都。
肆筵环曲沼,飞盖塞交衢。
洛邑声诗逸,兰亭岁月徂。
颜王有遗韵,待子一操觚。

诸暨簿张慈

宋代 杨亿

新官佐邑近闽禺,令伯欢心就养初。
暂住梁园慵献赋,因经禹穴便探书。
忘机海国亲鸥鸟,寄信京华托鲤鱼。
回日杀青兼两载,想群清奉亦无馀。

表弟李宗元知桂州阳朔县

宋代 杨亿

桂林阳朔溪山秀,莫欢迢迢五岭南。
百里字人须敏政,千金酌水更懲贪。
鸣榔下濑潮程远,曳彩升堂寿宴酣。
远地民淳无牒诉,县齐终日好清谈。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九初献奏禧安之曲

宋代 杨亿

大报于帝,玄德升闻。
酬齐良洁,姿盛苾芬。

作坊魏使知隰州

宋代 杨亿

几年供奉宣徽殿,一旦腰悬刺史鱼。
戚里园林甲京洛,将坛家世阅诗书。
离筵惜别空银榼,官舍思归梦玉除。
四十专城谁不羡,骖驔千骑拥干旟。

次韵和钱崇班再寄之什

宋代 杨亿

祖祢勤王国史褒,传家自有吕虔刀。雄豪结客自燕侠,憀慄悲秋笑楚骚。

奕世勋名金钺贵,出群风格玉山高。诗中敏手兼无敌,射落霜雕钓得鳌。

比部朱员外知东明县

宋代 杨亿

宰邑承颜帝泽优,春郊数舍跃跸骝。
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
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
陶潜未省荒三迳,班嗣何因乐一邱。
兰长谢庭傅赋咏,花开潘县占风流。
薰炉绫被馀言馥,省闼沉沉侍史愁。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

宋代 杨亿

太乙祠宫肃,斋居荐至诚。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玄谈知理胜,蔬食觉身轻。

仙驭排云下,空歌绕殿声。仍闻得丹诀,簪绂顿忘情。

建溪十咏 其四 陆羽井

宋代 杨亿

陆羽不到此,标名慕昔贤。金瓶垂素绠,石甃湛寒泉。

百汲甘宁竭,千金志不迁。真茶汎云液,一歠可延年。

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2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