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唐代 姚合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
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诗人姚合的古诗

扬州春词三首

唐代 姚合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市鄽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唐代 姚合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机筹通变化,除拜出寻常。
地冷饶霜气,山高碍雁行。应无离别恨,车马自生光。

洛下夜会寄贾岛

唐代 姚合

洛下攻诗客,相逢只是吟。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
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忆君难就寝,烛灭复星沉。

种苇

唐代 姚合

欲种数茎苇,出门来往频。近陂收本土,选地问幽人。
静看唯思长,初移未觉匀。坐中寻竹客,将去更逡巡。

送崔中丞赴郑州

唐代 姚合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
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杏溪十首。溪路

唐代 姚合

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路边何所有,磊磊青渌石。

秋晚江次

唐代 姚合

萧萧晚景寒,独立望江壖。沙渚几行雁,风湾一只船。
落霞澄返照,孤屿隔微烟。极目思无尽,乡心到眼前。

寄山中友人

唐代 姚合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
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过灵泉寺

唐代 姚合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
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释子游何处,空堂日渐曛。

寄贾岛,时任普州司仓

唐代 姚合

长沙事可悲,普掾罪谁知。千载人空尽,一家冤不移。
吟寒应齿落,才峭自名垂。地远山重叠,难传相忆词。

游昊天玄都观(一作裴考功、厉察院同游昊天玄都观)

唐代 姚合

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藓文径竹色,鹤语应松声。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

拾得古砚

唐代 姚合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同裴起居厉侍御放朝游曲江

唐代 姚合

暑月放朝频,青槐路绝尘。雨晴江色出,风动草香新。
独立分幽岛,同行得静人。此欢宜稍滞,此去与谁亲。

寄裴起居

唐代 姚合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
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送李琮归灵州觐省

唐代 姚合

饯席离人起,贪程醉不眠。风沙移道路,仆马识山川。
塞树花开小,关城雪下偏。胡尘今已尽,应便促朝天。

和裴结端公早朝(一作和郭端公早朝)

唐代 姚合

鱼钥千门启,鸡人唱晓传。冕旒临玉殿,丞相入炉烟。
列位旒居左,分行忝在前。仰闻天语近,俯拜珮声连。
彩仗祥光动,彤庭霁色鲜。威仪谁可纪,柱史有新篇。

春晚雨中

唐代 姚合

寂寂春将老,闲人强自欢。迎风莺语涩,带雨蝶飞难。
傍砌木初长,眠花景渐阑。临轩平目望,情思若为宽。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唐代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郡中对雪

唐代 姚合

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寄绛州李使君

唐代 姚合

独施清静化,千里管横汾。黎庶应深感,朝廷亦细闻。
心期庶黄老,家事是功勋。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花多匀地落,山近满厅云。戎客无因去,西看白日曛。
姚合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3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