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唐代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译文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注释

注释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
寻幽:探访幽隐之处。
攀:紧紧地抓住。
箫:是一种乐器。

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赏析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诗人施肩吾的古诗

笑卿卿词

唐代 施肩吾

笑向卿卿道,耽书夜夜多。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

春日餐霞阁

唐代 施肩吾

洒水初晴物候新,餐霞阁上最宜春。
山花四面风吹入,为我铺床作锦茵。

夏日题方师院

唐代 施肩吾

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

春日宴徐君池亭

唐代 施肩吾

暂凭春酒换愁颜,今日应须醉始还。
池上有门君莫掩,从教野客见青山。

冯上人院

唐代 施肩吾

扰扰凡情逐水流,世间多喜复多忧。
一回行到冯公院,便欲令人百事休。

收妆词

唐代 施肩吾

斜月胧胧照半床,茕茕孤妾懒收妆。
灯前再览青铜镜,枉插金钗十二行。

效古词

唐代 施肩吾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闻山中步虚声

唐代 施肩吾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宿干越亭

唐代 施肩吾

琵琶洲上人行绝,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满秋江山冷落,不知谁问夜如何。

赠凌仙姥

唐代 施肩吾

阿母从天降几时,前朝惟有汉皇知。
仙桃不啻三回熟,饱见东方一小儿。

春霁

唐代 施肩吾

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
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早春游曲江

唐代 施肩吾

芳处亦将枯槁同,应缘造化未施功。
羲和若拟动炉鞴,先铸曲江千树红。

观叶生画花

唐代 施肩吾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玩新桃花

唐代 施肩吾

几叹红桃开未得,忽惊造化新装饰。
一种同沾荣盛时,偏荷清光借颜色。

日晚归山词

唐代 施肩吾

虎迹新逢雨后泥,无人家处洞边溪。
独行归客晚山里,赖有鹧鸪临路岐。

吴中代蜀客吟

唐代 施肩吾

身狎吴儿客在蜀,春深屡唱思乡曲。峨眉风景无主人,锦江悠悠为谁绿。

山石榴花

唐代 施肩吾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
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

临水亭

唐代 施肩吾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望骑马郎

唐代 施肩吾

碧蹄新压步初成,玉色郎君弄影行。
赚杀唱歌楼上女,伊州误作石州声。

经桃花夫人庙

唐代 施肩吾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连山种桃树,花开犹得识夫人。
施肩吾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1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