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闾居河四首 其四

过闾居河四首 其四

元代 耶律楚材

自愧声名无可称,贤愚混世炭和冰。窃盐仓鼠初成蝠,喷浪溟鲲未化鹏。

卖剑学耕食粗遣,买山归老价难凭。秋江月满西风软,何日扁舟独自乘。

诗人耶律楚材的古诗

思亲二首

元代 耶律楚材

老母琴书老自娱,吾山侧近结蘧庐。鬓边尚结辟兵发,箧内犹存教子书。

幼稚已能学土梗,老兄犹未忆鲈鱼。谁知万里思归梦,夜夜随风到故居。

过云川和刘正叔韵

元代 耶律楚材

西域风尘汗漫游,十年辜负旧渔舟。曾观八阵云奔速,亲见三川席卷收。

烟锁居延苏子恨,云埋青冢汉家羞。深思篱下西风醉,谁羡班超万里侯。

和王正之韵三首 其二

元代 耶律楚材

自惭不解告嘉谟,十载韬藏僻一隅。巨海洪深容弃物,新朝宽厚用愚夫。

亨时嘉会千年少,圣主雄材万代无。文物规模皆法古,伫看明诏起真儒。

和金城宝宫旭公禅师三绝 其三

元代 耶律楚材

旭老今年锥也无,粪堆却得旧明珠。穹庐半夜无灯烛,请尽平安一纸书。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西胡搆室未全终,又见颓垣绕故墉。绿苑连延花万树,碧堤回曲水千重。

不图舌鼓谈非马,甘分躬耕学卧龙。粝食粗衣聊自足,登高舒啸乐吾慵。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十首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秋香真可人,不为无人改。自惭寒昔盟,东篱子空待。

我独摇酒卮,不得寒英采。临风望故园,参商二十载。

寄休林老人

元代 耶律楚材

世上元无真是非,丛林禅客自多疑。此诗寄向并州去,笑倒休林老古锥。

又和仲文二首 其二

元代 耶律楚材

室中忝预万松筹,脱得中间与两头。反覆人心厌殷室,咄嗟天下属宗周。

直须勇退中书事,未肯荣贪留国侯。收拾纶竿与蓑笠,华亭却觅旧渔舟。

和赵庭玉子贽韵

元代 耶律楚材

万里龙庭白草秋,时时归梦旧渔舟。酌残白酒难成醉,老尽黄花无限愁。

久识人心多厌政,喜逢天下已归刘。而今子入中州去,莫惜寒梅寄陇头。

信之和余酬贾非熊三字韵见寄因再赓元韵以复之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鴳鹑徒羡大鹏南,驽马终须后袅骖。至理犹删万归一,庸儒刚说二生三。

透关活眼嫌金屑,恋土痴人宿草庵。寄与云川贤太守,洗心涤虑与君参。

才卿外郎五年止惠一书

元代 耶律楚材

五年只得一书题,路远山长梦亦迷。睡老黑甜山顺北,冷官清淡泊辽西。

羡人得志能如虎,笑我乏才粗效鸡。伫看天兵旋北阙,从今不用玉关泥。

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

元代 耶律楚材

覃怀胜游地,济渎垂名久。忽见乐天吟,笑我输先手。

丽词金玉振,老笔风雷走。乘兴试续貂,启我谈天口。

平湖涌泉注,清凉莹无垢。凭槛瞰涟漪,风髯尘抖擞。

龙孙十万竿,蓊翳浓阴厚。沁水济源东,天坛王屋右。

秀色已可餐,何须杜康酒。步步总堪诗,佳篇如素有。

赓酬淡相对,独有龙冈叟。亭上几徘徊,斜阳西入酉。

晚年归意切,对此空沉首。何日遂初心,营居碧林后。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十

元代 耶律楚材

衰翁老矣倦功名,繁简行军笑李程。牛粪火熟石炕暖,蛾连纸破瓦窗明。

水中漉月消三毒,火里生莲屏六情。野老不知天子力,讴歌鼓腹庆升平。

和高冲霄二首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十里东风渭水春,临风酹月吊英魂。直须立事书麟阁,何必题诗寄雁门。

和李振之二首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半纸功名未可呈,无心何处不安生。十年沧海尘空起,百岁黄粱梦乍惊。

旧径既荒松菊在,丹诚不变鬓髯更。年来渐有升平望,每恨栖鸡半夜鸣。

德柔尝许作鞍玉辔且数年矣作诗以督之

元代 耶律楚材

异物当时许晋卿,几年思渴动诗情。龙庭风细沙堤软,玉辔雕鞍正好行。

万寿寺创建厨室上梁文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抛梁东,香积移来不犯功。却笑维摩无手段,但将盂饭到尘中。

寄孔雀便面奉万松老师

元代 耶律楚材

风流彩扇出西州,寄与白莲老社头。遮日招风都不碍,休从侍者索犀牛。

寄云中东堂和尚

元代 耶律楚材

云中种出火莲华,到底东堂是作家。伏手骨挝腰下剑,笑人家具手中蛇。

三玄戈甲徒心乱,五位君臣莫眼花。只遮些儿难理会,草鞋包裹破袈裟。

和景贤七绝 其七

元代 耶律楚材

知音重遇已忘忧,况复边山七月秋。联句弦歌清夜乐,人生适意亦何忧。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 —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占燕京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也因对金朝失去信心,决心转投成吉思汗帐下他的到来,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47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