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耶律铸
灵根原自养黄芽,标置长春胤此花。心喜芳时回上叶,眼明今日见重华。
玉楼叠起连珠树,宝阁成层结绮霞。谁在一天香阵里,得人争指是仙家。
和人落梅
晚来江上断人肠,占断严凝忆独芳。易得飘零严短笛,不胜憔悴褪残妆。
月明霜重得谁惜,尘暗云埋犹自香。拟嫁与春春不管,却随流水怨昏黄。
观友人所藏佛牙
竺朝大夫哀群灵,出自大教拔幽沈。汉明梦兆大神异,具书梵释来千岑。
翕然风誉耸华夏,宝方精像辉云林。传闻遗骨未灰朽,流散诸国磨古今。
朅来偶得见一齿,照座灿烂如璆琳。当时左右广长舌,咀嚼风雷兴潮音。
烟如珠珞吐光怪,洗我旷劫尘埃襟。目瞻顶礼固其事,岂必窣堵埋千寻。
凭君韫椟善持护,为绝阴怪窥窬心。
磨剑行
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剑华休遣尘生涩,万事人閒总未平。
游扇
绛节拥红云,凤吹随鸾扇。游历万华宫,转宴诸扇殿。
金母愿接欢,玉真求识面。为我问时人,谁曾是媒援。
高蹈步天衢,真游不知倦。又遇西王母,屡会瑶池宴。
前后三千年,蟠桃开一遍。为我问群扇,几见春风面。
送子周行
衰草凄凄塞日斜,春风得意出龙沙。南飞鸿雁三秋雪,东望关河万里家。
杯酌歧边浮竹叶,角吹陇上弄梅花。征鞍迢递中州道,淡淡长空点暮鸦。
客中吟 其二
白雁飞晴秋夜长,玉兰黄菊傲寒霜。寸心万里云山梦,一日三秋铁石肠。
贤王有云南之捷
诏出甘泉总六军,渡泸深入建元勋。旌旂动地深遮日,金鼓震天寒搅云。
鉴战折冲貔虎阵,先声靡拉犬羊群。中朝词客如椽笔,拟与名王纪所闻。
软玉膏
赤髓薰蒸软玉膏,不消割切与煎熬。是须更可教人笑,负鼎徘徊困鼓刀。
和人池亭秋宵思归
风定清烟冷自消,月明秋水浸兰桡。归心不与游尘息,空混沧波影动摇。
送侯君美
塞鸿不度暮声哀,况复分襟把一杯。望断野云人不见,满天风雪下高台。
送杨子阳南还
鞭催瘦马出龙庭,白酒一杯送子行。山头积雪一皎洁,风物凄凄伤别情。
穷庐冰凘结吟砚,行人欲去愁展转。功名入手头未白,世态浮云几千变。
何如有酒且高歌,百岁风光如过电,人生几度春风面。
金满城 其二
便得城中垛满金,不应将买住光阴。愈奇梦渴何生赋,足见从来不足心。
为阅俳优诸相赠优歌道士
一曲春风踏踏歌,月光明似镜新磨。谁游碧落骑鸾凤,记姓蓝人是彩和。
癸卯春莫经驻跸院废殿
野粉不留天日表,梦回龙去鼎湖空。东君若是繁华主,满院落英何处风。
雪岭
折扬霆电决雌雄,霆激狂峰电埽空。如席片飞何处雪,扑林声振海天风。
枕流亭
振濯尘缨奠枕流,桃花源上玉溪头。春风来领长欢伯,和气追陪独醉侯。
童子只知除害马,庖丁原不见全牛。痴仙事业依然在,甚识人閒有棘猴。
寄归二首 其一
深掩兰闺定自珍,千金一笑万金身。笔头无舌倾心事,不著流莺说不真。
木兰花慢 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
后凯歌词九首 其二 沙幕
金节煌煌下玉京,鱼丽三十六屯兵。一军电激穿沙幕,万燧云繁战野营。
送李稚川 其二
一尊浊酒与君同,握手相随出帝宫。牧笛唤回千里梦,秋风点破一飞鸿。
参横斗转关河月,山寂猿啼草木风。酌别淡烟衰草路,飘零踪迹又西东。
耶律铸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476篇诗文
达兰河
后骑吹曲词九首 其四 处月
天津早春
次赵虎岩春思诗韵
早发清冷泉戏题行厨家僮名三老者
后凯歌词九首 其六 涿邪山
太极宫
戏诸公省集
凤凰山别业寄润甫儒医尤娴于摄生
五禽咏 其四 烧香拨火
戊午冬十一月二十八日过阆州杨氏献小桃十二月二日又献杏花
次赵虎岩诗韵 其三
春晓 其一
曲水游 其二
岳台怀古
送焦宝国
赠卢隐君
婆罗门六首 其四
代人寄远
钱币
饮逸园
故宫对雪三首 其二
湿水谣
猎北平射虎
桃花马二首 其二
后凯歌词九首 其七 金满城
拜书尊大人领省瓮山原茔域寝园之壁
读汲黯传
后凯歌词九首 其三 枭将
春晓 其二
寄尹仲明兼简卢进之
横笛引 其四
留别赵虎岩吕龙山
寄杨诚之
辛巳年二月初四日夜半后梦中作
题西庵所藏佛牙
放雁词
西园梅花
次韵舟行次蓬州游历州境憩蓬莱堂
复次过玉泉诗韵四首 其一
戏题所藏芍药花辞
送冯赟
寄归二首 其二
过北村
夏州塞外道
过庖丁故居
大猎诗二首 其一
五禽咏 其五 不如归去
长笛续短笛引
凯歌乐词九首 其九 圣统乐辞
行帐八珍诗四首 其四 驼鹿唇
留题大防山孔水
十六夜月得人字 其三
西园席上招雪庭裕上人
玉溪
对城南池莲招曹南湖
次赵虎岩诗韵 其二
后骑吹曲词九首 其三 天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