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菩萨蛮 元宵无月

菩萨蛮 元宵无月

明代 叶小鸾

画楼春弄东风软。灯山处处笙歌满。几点落梅花。侯家醉丽华。

歌声还唤酒。夜色频催漏。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

诗人叶小鸾的古诗

河传 七夕

明代 叶小鸾

鸾扇。星钿霞钏。暂撇残机。步移。思量去年今夕时。凄其。

未期先惨离。借得嫦娥初月镜。窥瘦影。拂试翠眉整。

驾云霓。河汉西。凄迷。只愁鸡暗啼。

浣溪沙 早春

明代 叶小鸾

灯夕初过冷未平。乍看今日试微晴。东风已解今人迎。

梨蕊几时飘弱韵,柳条如欲荡柔情。隔墙何处按歌声。

忆秦娥 秋思

明代 叶小鸾

湘钩揭。梧桐落向银床咽。银床咽。半庭斜日,数堆黄叶。

绣屏一缕销香怯。花阑又见飞蝴蝶。飞蝴蝶。怪他轻薄,捣衣时节。

虞美人 残灯

明代 叶小鸾

深深一点红光小。薄缕微烟袅。锦屏斜背汉宫中。曾照阿娇金屋、泪痕浓。

朦胧穗落轻烟散。顾影浑无伴。怅然一夜漫凝思。恰似去年秋夜、雨窗时。

捣练子 暮春月夜

明代 叶小鸾

春寂寂,月溶溶。落尽红香剩绿浓。明月清风同翠幕,夜深人静小窗空。

水龙吟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之二

明代 叶小鸾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凭栏极目,平续如画,云低晚岫。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馀得、青山瘦。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

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

凤来朝 春日书怀旧作

明代 叶小鸾

小院闲无事。步花阴、嫩苔雨渍。弄明光、几叠琴弦腻。曲槛畔、情何似。

静对圣贤书史。一炉香、尽消梦思。翠幕外、东风起。不觉又、欲瞑矣。

鹧鸪天 壬申春夜梦中作五首 其一

明代 叶小鸾

一卷楞严一炷香。蒲团为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远,半枕清风梦引长。

依曲径,傍回廊。竹篱茅舍尽风光。空怜燕子归来去,何事营巢日日忙。

蝶恋花 立秋

明代 叶小鸾

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疏雨数声敲叶小。

小亭残暑浑如扫。

流水年华容易老。秋月春花,总是知多少。准备夜深新梦好。

露虫又欲啼衰草。

洛阳春 柳絮

明代 叶小鸾

点点离魂如雨。轻狂随处。天涯不识旧章台,更阻断、游人路。

蓦地送将春去。燕慵莺怃。飘飘闪闪去还来,拾取问、浑无语。

浪淘沙 春景

明代 叶小鸾

杨柳弄柔黄。缕缕纤长。海棠风醉艳红妆。折取一枝归绣户,细玩春光。

春日对春妆。莺燕笙簧。横塘三月水流香。贴水荷钱波动处,两两鸳鸯。

小重山 晓起

明代 叶小鸾

春梦朦胧睡起浓。绿鬟浮腻滑、落香红。妆台人倦思难穷。

斜簪玉,低照镜鸾中。

徐步出房栊。闲将罗袖倚、立东风。日高烟静碧绡空。

春如画,一片杏花丛。

踏莎行 紫薇花

明代 叶小鸾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芳菲百日浓辉聚。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湘帘影卷猩姿雨。仙郎禁院旧传名,亭亭好伴西窗暮。

清平乐 命红于折秋海棠花

明代 叶小鸾

断烟撩乱。霁景穿庭院。草色苔痕添一半。染得秋光堪玩。

流苏帐晓花开。海棠几蕊簪来。昨夜熏笼香冷,新寒多上妆台。

浣溪沙 书怀

明代 叶小鸾

几欲呼天天更赊。自知山水此生遐。谁教生性是烟霞。

屈指数来惊岁月,流光闲去厌繁华。何时骖鹤到仙家。

鹧鸪香 春怀

明代 叶小鸾

日上花梢睡未醒。绣衾香暖梦留人。依依柳眼香边碧,澹澹山眉镜里青。

无意绪,惜娉婷。绿阶芳草伴愁生。东风吹梦知何处,空听流莺槛外声。

鹧鸪天 夏日

明代 叶小鸾

处处蝉声咽柳亭。隆隆日午正当庭。莲香有水日妆倩,竹粉无风翠影停。

挥扇子,候凉生。疏帘小簟却银屏。南熏日暮无行雨,唤煞啼鸠不耐听。

蝶恋花 秋海棠

明代 叶小鸾

浅绿嫣红开几许。谁料西风,也解倾城妩。酒晕盈盈娇欲伫。

檀心半吐轻含雨。

剪向屏山深处贮。似笑如愁,旖旒怜还怃。低亸对人浑不语。

断肠应恐人无绪。

南柯子 九日

明代 叶小鸾

日暖茱萸好,霜飞菡萏衰。碧云山外夕阳催。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

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湿苔。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

唐多令 秋夜

明代 叶小鸾

灯晕伴残更。萧萧落叶轻。诉穷愁、草际虫声。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

罗被夜凉清。凄然梦亦惊。透纱窗、月影纵横。几遍鸡声啼又晓,空蹙损,两山青。

叶小鸾

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 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