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

送天台僧雪中入杭

元代 叶颙

杖策路迢迢,经年别石桥。厌听方广磬,去看浙江潮。

雪透麻鞋冷,云和布衲挑。旧时清隐地,月落故山遥。

诗人叶颙的古诗

读宋徽宗北狩龙沙赋忍听羌笛落梅花乐府

元代 叶颙

一声羌笛咽龙沙,万里燕云独梦家。
吹入中原都是恨,如何只怕《落梅花》。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 其七 开径延驯鹤

元代 叶颙

开径延驯鹤,爱此癯瘦形。不与凡鸟伍,戛然独长鸣。

我性鹤相似,宠辱常不惊。平生寡交游,闭户鲜送迎。

松关夜月孤,茅屋秋霜清。从今与鹤游,骑鹤朝玉京。

鹤尔幸知此,慎勿轻渝盟。

次潘鹏举喜雨韵二律 其二

元代 叶颙

苍龙将雨出山来,天为生灵息祸灾。甘泽既能随愿足,片云未必为诗催。

稻畦已溢平畴水,蕙帐仍轰动地雷。剩欲搆亭题志喜,只疑人怪老坡才。

江村睡醒

元代 叶颙

霜重五更钟,箫声半夜风。梅香方旖旎,松影正朦胧。

睡醒吟肌爽,神清世虑空。孤洲烟艇冷,渔唱月波东。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 其十九

元代 叶颙

褰衣陟芙蓉,挨云拾瑶草。寘之怀袖中,食之颜色好。

元代 叶颙

丙申大旱呈时官二首 其一

元代 叶颙

雷久无声电敛光,老龙何地密韬藏。只愁遂失苍生望,何不留心济四方。

梅影二首 其二

元代 叶颙

夜深随月上纱窗,妆点西湖处士房。惊醒一床胡蝶梦,春风冷落淡无香。

送萧君祐宪史升南台掾二首

元代 叶颙

汉朝丞相裔,台阁惯惩膺。云海横孤鹗,天风快俊鹰。

几年居宝婺,后夜发金陵。李白题诗地,阑干试一凭。

读金中孚诗

元代 叶颙

珠玉篇章语不凡,宋唐佳句晋清谈。云分霞彩佳银汉,月借波光下石潭。

老鹤唳霜栖未稳,孤鸾对镜舞初酣。直从瘦岛推敲后,今度诗人数二三。

磻溪钓图二首 其二

元代 叶颙

白发荒凉钓渭滨,宅心非是为金鳞。不知丝线长多少,牵掣江山八百春。

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荼蘼春暮各一首 其二

元代 叶颙

浅红深紫间轻黄,天下无花敢比芳。素与东君同富贵,肯随凡品擅称王。

次李本存端午见寄韵二首 其二

元代 叶颙

独醒孤坐与谁同,懒把哀颜换酒容。素负岁寒齐桧柏,不将春色误芙蓉。

堂堂阵美谁能犯,整整师严孰敢冲。万里白云风捲尽,蟾光飞上楚烟峰。

二月江城见梅二首 其二

元代 叶颙

桃杏纷纷正得时,疏梅高洁合知几。如何万卉娇春日,犹有孤芳驻夕晖。

未要板桥寻蜡屐,最宜沙路试罗衣。轻鞋小扇孤山下,绝胜逋仙踏雪归。

吾琴所为曹令所坏寓居赋秋风破屋歌

元代 叶颙

君不见南山叟,一室容身小如斗。闭门僵卧学袁安,雪打风吹懒开口。

又不见牛马走,短布单衣寒露肘。长途汨没笑李斯,咸阳市上牵黄狗。

男儿壮志要似渭川云梦竹,不染尘埃出林麓。又似苍颜劲节松,偃蹇孤高立岩谷。

雪中矫矫舞游龙,霜里涓涓濯寒玉。春和长有拂云青,岁寒岂减昂霄绿。

野人旷荡无所归,居无华屋膳无肉。胸涵胆气欲食牛,世乏才能耻干禄。

高眼不复梦功名,信步何曾限南北。行藏无碍独纵横,动静随缘少拘束。

从来任运合天真,坦率人皆笑粗俗。儒生性僻不入时,身老乾坤忘宠辱。

囊虚买誉百两金,日籴充饥五升粟。顽然空洞腰十围,唯贮文章满斯腹。

谩开电目烛五行,徒援霜毫写千幅。祗闻张奉贱毛生,未见夷吾怜鲍叔。

短琴一弄固有馀,长铗三弹常不足。噫戏安得乐天都盖洛阳城里万丈之白裘,杜陵大庇天下寒士万间之广屋。

尊贤重道贻今羞,大厦宽袍遂吾欲。床头更有酒新熟,绿蚁濡唇斟百斛。

此时不愿万户侯,何心更作九州牧。山中宰相乐馀年,管领丘园慰幽独。

云边吟咏足逍遥,月下壶觞倍清淑。闲铺棋局伴炉薰,满吸湖光饮山渌。

含烟细草叠芳茵,过雨馀花呈绣褥。王侯卿相非我俦,牧圉樵渔是予属。

四时佳景尽来归,泉石烟霞皆素蓄。笑拖长袖醉春风,寄傲轩窗百斯福。

久客寄邻叟

元代 叶颙

久客秋仍晚,烟霞锁敝庐。晴江思共钓,云岭忆同锄。

贫贱交情薄,飘零酒盏疏。何当风雨夜,归读旧时书。

和李本存孤字韵 其六

元代 叶颙

孙刘何苦各称孤,想是当年计画粗。若使尽忠扶汉祚,坐观曹魏眼中无。

二月江城见梅二首 其一

元代 叶颙

二月江城第一枝,怕寒故故著花迟。不嫌艳杏故桃俗,甘受狂蜂妒蝶疑。

月落西湖惊旧梦,雪消南国忆当时。楼头亦有霜天角,懒对春风暖日吹。

李本存叠有和章再和孤字韵二首 其一

元代 叶颙

撚须索句兴怀孤,信手围棋著数粗。病酒风情愁后减,惜花春梦老来无。

题伍子胥传后

元代 叶颙

子胥忠孝两难偕,破楚鞭君谢父奢。何事危言强谏日,死无贤嗣挞夫差。

叶颙

叶颙

(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 331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