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宋代 安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安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安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注释

注释
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确定是。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安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问题探究

  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3.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谁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答: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是强词夺理;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4、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答: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安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鉴赏

  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安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问题批判

  近年来,也有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庄子所说,只是自己的一种体验,把体验当成知识,固然表现了其超然的态度,但对认识却大有不利,因为认识与体验是两回事。严格来说,庄子并没有从逻辑上反驳惠施,而是把逻辑引到了它够不到的地方,即各人当下的内心体验,而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过,庄子既然运用了逻辑推理,就应该把它运用到底。假如我是惠施,就会继续追问:你说你在濠上时知道了鱼的快乐,但那是刚才的你,而现在说话的当下你已经不再是刚才的你了,你怎么会知道刚才的你知道鱼之乐呢?比如我,我也不知道我刚才怎么知道你知道鱼的快乐。面对这样的诘难,我想庄子不会再说什么,他在语言上是输了,即被剥夺了说话的资格,但在内心却未必认为输了,他只要诉之于内心体验,就是永远的赢家(精神胜利法)。但恐怕不会有任何人愿意真正充当这样的赢家,因为一个每一个瞬间都不认同自己另一个瞬间的人将不再会是一个人了,甚至于将什么都不是。也许庄子的真正意图正是要说人什么也不是,但他决不可能说出这一点,因为一“说”他就“是”了(语言是存在之家)。实际上,就连纯粹内心的体验,甚至就连沉默,也是需要时间的(所谓“保持沉默”),而一进入时间,就“是”一点什么了(所以海德格尔把“存在”与“时间”看作不可分的),就有在先在后之分了,就可以用语言和逻辑来“说”了。所以只要提到“刚才”的你和“现在”的你的区别,就会彻底取消庄子的发言权。

诗人安道的古诗

纪游

宋代 安道

萍踪游览此追陪,故国他乡孰胜哉。趵突泉从平地起,濯缨水自半山来。

奇松触石穿松窟,鸟道登峰拜佛台。曾忆髫龄瞻泰岱,依稀隔海共崔嵬。

鹧鸪天·弱丧飘流未肯归

宋代 安道

弱丧飘流未肯归。玄关说与更增迷。此行若遇商丘老,弃却枯髅更不疑。先犯早,后迟迟。个中消息几人知。东风不解传春信,李白桃红自满

流萤词

宋代 安道

熠熠流光漾水烟,池亭雨歇晚凉天。西风吹堕红蕖里,照见鸳鸯自在眠。

朝中措 次欧阳六一韵

宋代 安道

潇潇暮雨暗长空。凉意绕心中。可是秋宵美景,无端清梦斜风。

英姿佳丽,偏生慧业,莫道情钟。只恨相逢太晚,吴霜点鬓成翁。

吴道夫乞语

宋代 安道

走得波波两履穿,担头书卷未能捐。
待君患过维摩病,却好重来见石田。

海棠春午睡 其二

宋代 安道

绿杨庭院东风足。透梵宇、回廊千曲。蕃骑簇金屏,簟拂寒蛩褥。

云鬟掩映夫容肉。新睡起、一痕红玉。小胆怯空房,风动萧萧竹。

满江红 题瓶中桃花遗画

宋代 安道

瓣染鹃红,铜饼里、生香不饼。想玉人,画眉初了,戏拈斑管。

折叠屏前花雾深,博山炉里沉香满。对兰窗,写出一枝春,天初暖。

曲栏外,飞絮乱。檐宇下,游丝缓。帘幕昼沉沉,暗垂银蒜。

几点燕支抚艳容,数行麝墨添芳款。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

平山堂吊古

宋代 安道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忆秦娥 风雨不寐

宋代 安道

香闺悄。夜深往事萦怀抱。萦怀抱。无多风雨,助人烦恼。

欲眠怎奈愁肠绕。檐前铁马声声搅。声声搅。听残玉漏,暗期天晓。

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 其二 风

宋代 安道

东风吹暖。轻动枝头娇艳颤。成枝惊飞。不是城南画角吹。

香英飘处。定向寿阳妆阁去。莫损柔柯。今日清香远更多。

眼儿媚 玉簪花

宋代 安道

金风作意碾琼英。点缀满秋庭。石畔娟娟,花边雪雪,月底亭亭。

绿云堆上■残雪,常共露华擎。惹袂偏香,簪鬟多韵,堕地无声。

平远亭

宋代 安道

城上翛然结数椽,登临正值雨晴天。不知老眼宽多少,一点青山小似拳。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蓬岛秋深胜似春,天开寿宇證全神。杖宜在国华年永,矩到从心耄学新。

小隐未恢经世业,长生弥懋读书身。即今嘉树勤封殖,吾爱吾庐志亦伸。

次果庵叔韵为张公玉题钓月

宋代 安道

风月老吟边,何人道谪仙。拨云金镜现,弄影玉钩牵。

捉笔山摇翠,狂歌剑倚天。广寒宫阙近,醉袖任便娟。

苏幕遮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

宋代 安道

七返功,人难会。返本还元,七转收归兑。阳九但行阴六位。何虑三峰,雪里安然睡。在人修,须发志。烹炼依时,勿使心游外。澄净湛然无垢腻。神水频浇,别有甘甜味。

送刘季德归南海

宋代 安道

相逢苦不早,相送复沾衣。
愁见孤帆影,遥于五岭归。
青看海气近,白望瘴烟微。
家在罗浮下,秋风独掩扉。

次良乡琉璃河馆壁题诗韵 其二

宋代 安道

红泪模糊白练巾,封侯夫婿满头尘。弓刀队里羊裘畔,祇共题愁笔墨亲。

鹧鸪天 寿冯超然七十,辛巳七月

宋代 安道

三十年来对户居。相逢琐语画诗书。碧云回绕青镫梦,紫燕常迎夕照车。

知己感,解人俱。个中大智若愚愚。人生七十还当壮,明月清风一撚须。

修西方十劝 其七

宋代 安道

劝君七,念佛莫令三业失。专专敬礼愿西方,去见弥陀无上日。

自题题画 其一

宋代 安道

插架牙签胜石渠,芸香百合辟蟫鱼。一瓻拟就先生借,补读生平未见书。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