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樛木

樛木

宋代 安道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安道樛木译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他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抚人或使人安定。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并且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盖了。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好几根葛藟爬上这根树枝,缠绕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一位快乐的君子,能够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安道樛木注释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民歌。诗人先以葛藟缠绕樛木,比喻女子嫁给丈夫。然后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满的生活。诗凡三章,每章只改易二字,句式整饬,以群歌叠唱的形式表达出喜庆祝颂之情。
樛(jiū):下曲而高的树。
葛(gé)藟(lěi):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藟似葛,野葡萄之类。
累:攀缘,缠绕。此处又作纍。
只:语气助词。
君子:此处指结婚的新郎。
福履:福禄,幸福。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故众妾乐其德而称愿之曰:南有樛木,则葛藟累之矣,乐只君子,则福履绥之矣。
绥:安定,安抚人心的意思。
荒:覆盖。
将:扶助;或释为“大”。朱熹:《诗经集注》将,犹扶助也。
萦(yíng 营):回旋缠绕。《康熙字典》:玉篇萦,旋也。广韵 绕也。
成:就;到来。

安道樛木赏析

从“祝贺新婚”方面的鉴赏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
  而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则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也实在非常形象。故从各章之“比”义看,这也是一首形象动人的祝福歌。
  所以透过诗经比兴的手法,从中可以还原在三千多年前一场婚礼宴席上:秋日的黄昏宾客毕集,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性急的孩童早从村口奔来,嚷叫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吹由此压过喜悦的喧声齐鸣。当幸福的“君子”搀扶新娘下车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青年男女们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于是,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萦之)”来比拟、形容新郎新娘的喜悦和美满以及当时的情景,是十分贴切的,也体现了《诗经》表达感情克制而平和的优雅。数次的叠唱将在众宾客心间的祝福之情宣泄的兴奋和浓烈,而《樛木》,正以如此兴奋和浓烈的激情,表现了我们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此处的“福”究竟在赞颂什么,诗中的比兴之物给了我们判断的方向。“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牝兽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如《邶风·简兮》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又如《郑风·山有扶苏》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都是如比。至于《唐风·葛生》叙妻子对亡夫的哀恋,更有“葛生蒙楚(荆树),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之语,以葛藤与荆木的相互依存,抒写了女主人公失去夫君的凄伤之情。通过对这一特点的掌握,则《樛木》进一层的比兴之义亦可迎刃而解:倘若此诗中的“樛木”,喻的是青年男子的话,那么缠绕樛木的翠绿“葛藟”,即比喻着他的美丽新娘。故《毛诗序》旧说:以为此乃歌咏“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之作,为对诗歌原意的误读;而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推测此诗“似于夫妇为近”、“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才真正猜着了这首祝福诗的旨意。
其他方面的鉴赏
  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讲了一位君子在没有嫉妒心之后的所作所为,也就是看到别人有优点的时候,真心的为别人高兴,看到别人有困难或不足的时候,无私的给予帮助和补充,"君子成人之美"。诗描绘了三幅画面: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你是南山一棵弯弯木,由我葛藤来牵附。快乐着的君子呀,一定能安享大福禄。(葛藤是樛木的保护伞)
  朱熹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本诗还是以" 樛木" 及”葛藟“起兴,然后再讲到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行。我们看,下垂的树枝(樛木)让葛藟爬上来快乐的生长和蔓延。以之教化人,君子也以帮助别人而快乐。而君子能够这样帮助别人,是因为他没有嫉妒心。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山有棵弯弯木,全靠葛藤来掩护。快乐着的君子呀,福禄离不开葛藤来扶助。(实现福禄靠葛藤)
  樛木是指下垂的树枝,并不特定指是什么树上的一根下垂的树枝。也许这棵树,它本身的树叶或花朵并没有多少,可是却有好几根葛藟爬到树上,茂盛的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把整根树枝都覆盖了。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南山有棵弯弯木,葛藤萦绕作庇护。快乐着的君子呀,一定能实现大福禄。
  《樛木》这首祝颂君子安享福禄的叙事诗,蕴藏着人际关系的哲理,而这个人际关系的哲理,是借用“葛藟”的特性来完成的,这就是诗中的比兴。从《樛木》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与被保护的作用。尽管你是一棵弯弯木,不能成其大材,但只要有像葛藤一样组成支持你,牵附你的人际网,也能获得福禄。因为葛藤有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葛藤萦之”是人生通达的途径,不遵循这条途径,就会陷入举步维艰,孤立无援。这里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不可忽视。
  结语:《樛木》这首诗讲了一位君子在没有嫉妒心之后的所作所为,也就是看到别人有优点的时候,真心的为别人高兴,看到别人有困难或不足的时候,无私的给予帮助和补充,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安道樛木创作背景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一篇《樛木》很好的表现了西周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纯朴的民风。

诗人安道的古诗

相和歌辞。朝云引

宋代 安道

巴西巫峡指巴东,朝云触石上朝空。巫山巫峡高何已,
行雨行云一时起。一时起,三春暮,若言来,
且就阳台路。

朝会 其二

宋代 安道

爰有嘉禾,含章自天。宛城洛画,粲若奎躔。珍符显著,灵意昭宣。

永告洪业,时万万斯年。

灯夕后二日雨中盛子勉招饮就宿金文鼎清风楼

宋代 安道

西园饮散暝烟浮,南市灯昏雨未收。归路谁怜狂客醉,出门深感故人留。

梅飘绛雪香侵榻,竹撼清风翠绕楼。残酒醒来浑不寐,独吟诗句拥寒裯。

拟李白古风 其一

宋代 安道

邃古何洪荒,庖牺辟乾坤。卦画始文字,器象森昭陈。

猗欤逮姬孔,经制完以淳。一朝罹阳九,亡秦恣凶嚚。

百王经世彝,涂地为埃坌。卑卑汉君相,不学奚足论。

贱儒取希世,绵蕞专袭秦。遂令末代下,盲识上古纯。

杞人抱时忧,薄言为谁申。

人日对雪

宋代 安道

梅花斗雪雨清妍,记得江南岁暮天。春到北枝犹未放,晨窗对雪亦欣然。

董济亭夫子寿言 其一

宋代 安道

天妃此日降仙家,又见先生福履加。论齿初扶灵寿杖,称觞恰趁吉祥花。

郎君綵服围朱履,弟子笙歌拥绛纱。最爱春光三月好,满门桃李烂明霞。

问诠禅师

宋代 安道

觌面难逢处,如何顾鉴咦。
乞师垂半偈,免使后人疑。

夜行船·虎*天罡吞凤尾

宋代 安道

虎*天罡吞凤尾。火轮转艮山初起。注鼎炎炎,烹煎神水。阳泰地精天髓。炼就纯阳丹贯体。换凡躯以别尘世。鹤驾匆匆,相从仙侣,朝现玉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 其三 梅影

宋代 安道

梦醒罗浮人去后。约略庞儿瘦。月下细端详。尺幅真真,淡墨描初就。

天寒合倩胎禽守。怜惜情都有。一样态珊珊。镜里嫦娥,厮并堪称偶。

题镇南门城楼

宋代 安道

排空雉堞接层楼,薄暮登临万古愁。红树一村蒲甸晚,黄云满地僰田秋。

江通平缅蛮烟重,山耸高峰素雾收。极目乡关何处是,西风衰草思悠悠。

过枫桥留别城西诸友

宋代 安道

烦君远饯意偏饶,念我离群乍寂寥。祖帐雨催诗欲就,邮亭风劲酒频浇。

舟移射渎黄昏近,路转江村碧树遥。记取今宵分手处,乌啼时节过枫桥。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

宋代 安道

有牲在涤,从以骍牡。或肆或将,有洁其俎。神嗜饮食,飶飶芬芬。

莫腆于诚,神其顾歆。

辞百师

宋代 安道

野鹤孤云去复还。欲留难。断肠恩爱两情关。泪阑珊。秋后凄凉归路远,速跻攀。洛西烟浦柳*间。望家山。

送黄文泽之金台乡试

宋代 安道

春满江梅子弄酸,看花仙客据征鞍。锦鳞跃破千山影,柳线斜牵七里滩。

但把青篇勤继晷,谩言佳句似弹丸。长安消息秋风里,一段天香彻广寒。

过恨这关

宋代 安道

千古英雄恨这关,疆分豫楚几重山。龙泉羽士嫌岑寂,鸟道征人叹往还。

剑削芙蓉身欲奋,幽栖岩壑意仍閒。遐思忠义当年事,历尽江山识岁寒。

花心动 次周清真韵

宋代 安道

青琐窗前,花心动、凉蟾夜华如昼。诗思荡云,词赋餐霞,分许画屏人就。

可怜寻梦鸳鸯里,微风颤、新池波溜。只纤指、金徽未展,暗添眉绉。

莫是酣歌殢酒。深院卷帘中,粉香徐透。多媚自娇,似醉还醒,凤侣甚时能就。

近来体贴情何厚。开一笑、丁香樊口。春雨后。凝思被谁惹瘦。

殢人娇 有寄

宋代 安道

十二楼头,一眼将那望尽。看谁是、星眸云■。天然风致,不施朱傅粉。

怎不道、亲来瀛洲阆苑。

鹦梦初回,燕栖未稳。这些地、休张空吻。团团纨扇,看才能半隐。

隔珠箔、徘徊更加亲近。

自林圯埔进师,与官军会约由溪洲底攻克斗六逆巢,越日袭取东埔蚋 ...

宋代 安道

夜半椎牛召乡里,鸡鸣蓐食千人起。摇旗撞鼓入蛮乡,伐竹编桥渡浊水。

长驱转战若无人,逐北追亡如捕豕。杀气朝横狮子头,降幡夜坚鲤鱼尾。

忽闻李愬入蔡州,一军欣欣色然喜。请缨直走伏波军,探穴争擒猛虎子。

是时官军拥贼壕,马鞭一掷风披靡。有如逐鹿猎平原,彼持其背我角犄。

列炬一声光烛天,千村万落无荆杞。可恨擒贼不擒王,黑夜柙中出虎兕。

未能当道戮豺狼,徒向空山拾蝼蚁。此曹也是伪公侯,平日作横苦桑梓。

一朝缚出绿林中,万姓欢呼彻街市。居人归业乐熙熙,从此一路肃清矣。

偈颂十八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云门放洞山三顿棒,黄檗打临济三顿棒。减灶添兵,伤盐费酱。

一不成单,二不成两。多少芦花对蓼红,时人只看丝纶上。

仙人隐迹

宋代 安道

上古有神仙,一去无消息。
峨峨碧岩前,独遗隐仙迹。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