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宋代 安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安道君子于役译文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安道君子于役注释

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何时。至:归家。
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来到。音、义同“佸”。
苟:诚,犹如实。

安道君子于役鉴赏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安道君子于役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诗人安道的古诗

清平乐 其十六

宋代 安道

寻寻多遍。却在屏风转。双脸断红娇一片。黛浅微含幽怨。

斜阳渐下楼边。黄金不换华年。难怪昨宵半醉,玉纤犹捧觥船。

南剑州

宋代 安道

化成丹碧出鳌头,独占闽川最上游。
两剑合来灵一境,双流分处带三州。

送赞臣之山东 其一

宋代 安道

暮年伤离别,为无相见期。我非暮年人,胡为心伤悲。

所悲方壮年,血气先已衰。形神日憔悴,酬酢多支离。

四十已无分,安敢望期颐。纵使幸不死,时局方艰危。

前路虽茫茫,结局已可知。生离是死别,难为分手时。

诸葛恪引里语

宋代 安道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海外四逐客四首 其一 李忠定公纲

宋代 安道

公来方始是朝廷,争奈吴儿苦讳兵。当扆戴天宁国是,杜邮兴念岂人情。

忍教丞相过南海,更有何人说北征。自古浮云能蔽日,重昏世及几时明。

恭挽晋赠中宪大夫崇庆牧理斋常老先生殉节录 其一

宋代 安道

涖政西川越六年,臣心耿耿问苍天。神人共鉴非凡令,士庶咸歌飞舄仙。

仓猝临危气益振,从容就义志犹坚。君王不负忠魂节,更锡恩纶属后贤。

狼山题壁

宋代 安道

一花一叶尽菩提,底事空山鸟乱啼。两袖白云归未得,宾王先我醉如泥。

空中歌三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真人昔遗教,悯念孤痴子。嬖邪不信道,祸乱由斯起。

身随朝露晞,悔恨何有己。罪大不可掩,流毒将谁理。

冥冥未出期,劫尽方当止。转轮贫贱家,仍复为役使。

四体或不完,蹩躠行乞市。不知积罪报,怨天神不恃。

大道常无为,弘之由善始。吾今获轻举,修行立功尔。

三界尽稽首,从容紫宫里。停驾虚元中,人生若流水。

临别属素翰,粗标灵妙纪。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二十

宋代 安道

天门初辟榜银河,可有鸿裁众口哦。夜市千家卖竹扇,秋云一片印花罗。

侧因惊吹疑神助,浴尽长波试醉魔。毛羽自丰标格好,肯将文字作身囮。

庚戌下第就沈阳陈监掣洪绪聘出山海关用杜少陵秋兴八首韵 其四

宋代 安道

思量往事总残棋,行路闲关岂足悲。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

乾坤一统通中外,秋夏长途尽骋驰。不管天涯遥与近,沽来苦酒了乡思。

昔梦

宋代 安道

千载也知无李杜,邯郸梦幻亦何哉。形容尚带三巴瘦,神采初游八极回。

星斗在天明似昼,江河行地吼如雷。蹉跎四十年前事,久矣吾衰不再来。

孤馆深沈

宋代 安道

琼英雪艳岭梅芳。天付与情香。
向腊后春前,解压万花,先占东阳。
拟待折、一枝相赠,奈水远天长。
对妆面、忍听羌笛,又还空断人肠。

登真武山览胜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放空眼界翠微巅,遐迩同收碧牖间。朱户万家巴子国,丹霞千缕缙云山。

风清竹屿松花落,日永莎阶鹤梦閒。指点涂村多胜境,令人追忆杳难攀。

苫次述哀

宋代 安道

慕思君父泪千行,四十余年顾复长。高厚深恩余罔极,瞻依情切托靡方。

天颜咫尺忽成隔,庭训趋承难再望。提命谆谆犹在耳,樽彝肃肃总摧肠。

衔哀但觉苍旻远,举首惟余白日凉。展转心增风木恨,劬劳忍诵蓼莪章。

仙軿已返层霄上,夜梦仍亲御座傍。海水可枯石可化,终天仰恋讵能忘!

恭挽崇庆州牧赠中宪大夫常老先生三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长驱未得歼蛮戎,夕岭军中落将星。带甲雄师色尽墨,储粮佳士气如霆。

忠魂不逐虫沙没,大节常昭汗简青。泪洒西风蜀父老,浣花溪畔吊英灵。

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连日大捷,重围以解 其一

宋代 安道

一旅团乡勇,连朝战伐频。破家欣得士,克敌不伤人。

感激由忠孝,招携仗搢绅。壶浆及箪食,犒赏敢言贫。

金陵杂诗十六首选八 其八

宋代 安道

鸡鸣寺改半山颓,永济荒凉灵谷灰。独喜清凉名实好,赞幽耽僻有谁来。

诗一十七首 其九 紫微诗

宋代 安道

灵人隐玄峰,真神韬云采。玄唱非无期,妙应自有待。

岂期虚空寂,至韵故常在。携襟登羽宫,同宴广寒里。

借问朋人谁,所存唯玉子。

春雨书怀寄草场君 其四

宋代 安道

屐响车声近市喧,最宜雨住板桥园。楼台罨画浑疑梦,桃李阴沈更不言。

马齿又增人愈老,猪肝为累道非尊。谁怜七十侯赢窘,晚入豪家贵相门。

劳歌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久向秋霜。

迍邅已穷极,疢痾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

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

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悲伤。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